<p class="ql-block">景山公园位于北京内城南北中轴线中心点上,南依故宫,西靠北海,北与鼓楼遥遥相望,曾是北京城中心的最高点。景山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宫后苑,曾多次更名:青山、万岁山、镇山、景山等,民间还曾称为煤山。1928年开放,1957年被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被定为国家4A级景区,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公园。</p><p class="ql-block">景山公园内古树参天,山峰独秀,殿宇巍峨。山上五亭横列,中峰万春亭坐落于北京城中轴线制高点,尽享天时地利,登临其上,可俯瞰故宫全景,一览京城轴线,领略整齐对称的布局神韵,品读气势恢宏的宫廷建筑。这里曾是明、清帝后祭祖追思的重要场所,保存着寿皇殿、观德殿、护国忠义庙、绮望楼等古迹文物,散发着浓厚的根祖气息,是传承和发扬中华孝道文化的胜地。</p><p class="ql-block">景山五亭</p><p class="ql-block">富览亭: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与东侧的周赏亭相对而建,两座亭子的建筑形式和彩画完全相同,为重檐圆攒尖顶,蓝琉璃瓦紫剪边,龙锦枋心金线小点金旋子彩画,亭高11.75米,建筑面积76.36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辑芳亭: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与东侧的观妙亭相对而建,两座亭子的建筑形式和彩画完全相同,为重檐八角攒尖顶,绿琉璃瓦黄剪边,龙锦枋心金线小点金旋子彩画,亭高12.05米,建筑面积90.3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万春亭: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北京中轴线上最高和最佳的观景点,京华览胜第一处。为三重檐四角攒尖顶,上檐为七踩单翘重昂斗拱,中檐为五踩单翘重昂斗拱,下檐为五踩单翘单昂斗拱,檐上有琉璃宝顶,黄琉璃瓦绿剪边,龙锦枋心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亭高15.38米,建筑面积296.5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观妙亭: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与西侧的缉芳亭相对而建,两座亭子的建筑形式和彩画完全相同,为重檐八角攒尖顶,绿琉璃瓦黄剪边,龙锦枋心金线小点金旋子彩画,亭高12.05米,建筑面积90.3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周赏亭: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与西侧的富览亭相对而建,两座亭子的建筑形式和彩画完全相同,为重檐圆攒尖顶,蓝琉璃瓦紫剪边,龙锦枋心金线小点金旋子彩画,亭高11.75米,建筑面积76.36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寿皇殿</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面阔九间(东西54.90米),进深五间(南北26.53米),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和玺彩画。曾供奉清代历朝皇帝、皇后画像,是清代皇家举办祭祖典礼的场所。</p><p class="ql-block">观德殿正殿</p><p class="ql-block">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面阔五间(东西27.5米),进深三间(南北15.30米)。黄琉璃歇山顶,宝珠吉祥草彩画。殿名取自《礼记·射义》中“射以观德”。</p><p class="ql-block">古树池</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年间,寿皇殿院内添建28座树池,树池用料皆为乾隆时期利用前朝旧石构件改造而成,其规模和技艺都十分罕见,特别是树池采用拼插组装构造形式为树木生长预留拓展空间的设计更令今人叹为观止。后经不断添建,现在共42座,大树池40座,小树池2座。树池材质为青白石,自下而上依次是土衬石(两层)、枭(两层)。其中下层枭雕刻云纹、上层枭雕刻八达马纹饰(莲瓣)。“八达马”俗称“八字码”,是梵文的译音,意为莲花。</p><p class="ql-block">景山关帝庙</p><p class="ql-block">景山关帝庙(护国忠义庙)为前后两重院落,占地面积1710平方米,建筑面积310平方米。现存的关帝庙建筑沿袭了清代规制,下碱为青砖干摆,上身为红墙,以黄琉璃瓦覆顶,梁间的油饰彩绘采用等级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绘。《宸垣识略》记载:护国忠义庙在观德殿东,塑关帝立马像。林木阴翳,周围多植奇果。</p><p class="ql-block">崇祯自缢处</p><p class="ql-block">明代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攻到北京,3月19日,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在歪脖老槐树下自缢身亡。1971年5月,崇祯自缢树被移除。1981年公园管理处将景山南坡一株碗口粗的小槐树移栽至原处。1996年,公园从东城区建国门内北顺城街6号居民院内移出一株胸径50厘米的百年古槐替代移栽此处的槐树。</p><p class="ql-block">明思宗殉国处碑</p><p class="ql-block">1930年,故宫博物院在崇祯自缢处旁立明思宗殉国处碑。碑高2米,正面纵题“明思宗殉国处”,上款为“中华民国十九年三月”,下款为“故宫博物院敬立”。1955年,明思宗殉国处碑被拆除。2004年修复后重立。</p><p class="ql-block">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p><p class="ql-block">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碑高3.1米,为汉白玉材质。其碑文近千字,为清末3位翰林协作完成:傅增湘撰文,潘龄皋题额,陈云诰书丹。</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5日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