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个时节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空气湿度增大,人体容易感到困倦、乏力,脾胃也容易受到影响。以下是一些芒种时节健脾胃、祛湿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f5l30VWpjVldAKN1wuxRgA" target="_blank">芒种中医养生</a></p> <p class="ql-block">饮食调理:多吃健脾胃的食物:如山药、南瓜、红薯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山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等功效。南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矿物质等,能够促进脾胃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红薯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同时也有健脾养胃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适量食用祛湿的食物:如薏仁、红豆、冬瓜等,这些食物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湿气。薏仁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食材,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排毒的功效。红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等,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的作用。冬瓜性寒味甘,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适合在芒种时节食用,帮助排出体内湿气</p> <p class="ql-block">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加重湿气。例如,冰淇淋、雪糕等生冷食物容易导致脾胃受寒,影响消化功能;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腻食物难以消化,会增加脾胃负担;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容易刺激脾胃,引起上火、腹泻等不适症状。</p> <p class="ql-block">生活习惯调整: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帮助排出湿气。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至1小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慢跑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和湿气。瑜伽通过各种体式和呼吸练习,可以调节身体的平衡,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同时也有助于舒缓压力,促进睡眠。</p> <p class="ql-block">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脾胃的休息和恢复。中医认为,熬夜会损伤肝肾阴血,进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建议在芒种时节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每晚11点前入睡,早上6 - 7点起床,保证7 - 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注意防潮防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的环境,可以使用除湿器或空调除湿功能来降低室内湿度。在潮湿的天气里,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容易滋生,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要注意保持衣物、被褥的干燥,勤换洗衣物,避免穿着潮湿的衣物。同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预防皮肤病等疾病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中医调理:穴位按摩:按摩足三里、中脘、脾俞等穴位,可以起到健脾祛湿的作用。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按摩中脘穴位可以调理脾胃,促进胃肠蠕动,缓解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脾俞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脾俞穴位可以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p> <p class="ql-block">艾灸:艾灸关元、神阙等穴位,可以温阳祛湿,增强脾胃阳气。关元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艾灸关元穴位可以温补肾阳,调节人体的阳气,增强免疫力。神阙即肚脐,艾灸神阙可以温阳固脱,调理脾胃功能,对于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p> <p class="ql-block">中药调理: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服用一些健脾祛湿的中药,如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参苓白术散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状。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组成,是补气的基础方剂,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适用于脾胃气虚、面色萎黄、食少便溏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应在专业中医师的诊断和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p> <p class="ql-block">芒种时节,湿气重,健脾胃、祛湿非常重要。饮食上要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南瓜、薏仁、红豆等;生活习惯上要注意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防潮防湿;还可以通过穴位按摩、艾灸等中医方法进行调理。如果需要,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这些方法综合运用,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