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至 芒种忙——园区幼儿园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格尔木市园区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芒种,芒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麦浪滚滚满飘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忙着收,忙着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连收带种,麦熟一晌,虎口夺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始于希望,结于丰盈,收获美好……</p> <p class="ql-block">  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于每年公里6月5日至7日交节。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节令的反映。芒种忙种,可收可种,预示着播种希望,收获喜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6月5日芒种时节,万物并秀,正是感知自然、体悟农耕智慧的好时机。我园紧扣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体验活动三大维度精心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带领孩子们以趣味化、沉浸式的方式走进传统节气文化,在探索中触摸自然韵律,在实践中传承农耕文明,在体验中感受劳动魅力,让古老的节气智慧在童心沃土中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知安苗习俗 享农耕之趣</b></p> <p class="ql-block">  在中一班的认知活动中,教师以芒种"安苗"习俗为核心,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领略这一传统习俗的独特魅力。教师借助精美的图片、动画视频,详细介绍"安苗"起源于古时人们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每逢芒种时节,家家户户会用新麦面蒸发包,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造型,再用蔬菜汁染上颜色,寓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同时,结合趣味故事,教师向孩子们展示古人如何在田间地头举行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孩子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提问,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对芒种"安苗"习俗有了深入的认识,传统文化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p> <p class="ql-block">  在实践活动环节,中一班的教室里洋溢着浓郁的创作热情。孩子们化身小小"安苗使者",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五彩斑斓的彩泥精心塑造着象征丰收的蔬菜水果与五谷。稚嫩的小手中,金黄的麦穗弯成饱满的弧度,翠绿的黄瓜带着立体的纹路,红彤彤的苹果仿佛散发着香甜气息。有的孩子还发挥创意,捏出胖乎乎的玉米、圆滚滚的南瓜,将对丰收的祈愿融入指尖创作。作品完成后,孩子们将这些栩栩如生的彩泥作品陈列在教室布置的"安苗祭坛"上,模仿传统祭祀仪式,双手合十许下"风调雨顺"的美好心愿。这场充满童趣的实践,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在亲手创作中深化了对"安苗"习俗的理解,体验到传统农耕文化的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  在芒种体验活动中,孩子们走进精心创设的"田园小天地",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割苗、插秧游戏。准备了嫩绿的"秧苗"和柔软的"稻束"道具。孩子们手持特制小镰刀,弯腰模仿农民伯伯割稻的动作,感受收获的喜悦;在插秧环节,大家小心翼翼地将秧苗插入"水田",学着大人的样子退步栽插,专注的眼神里满是认真。活动现场,孩子们相互交流着"种植经验",虽然动作略显笨拙,却热情高涨。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中,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农耕劳作的乐趣,更在实践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深刻理解了芒种时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绘本启童心 折纸寄花神</b></p> <p class="ql-block">  中二班的认知活动中,教师以绘本故事《芒种送花神》为引,带着孩子们穿梭于古老的民间传说之中。打开精美的绘本,绚丽的插画将芒种时节百花凋零、花神退位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教师结合图文,娓娓道来:在古代,芒种时节正值百花渐次凋谢,人们为感激花神带来的烂漫春光,会举行盛大的送花神仪式。</p> <p class="ql-block">  在实践活动里,孩子们化身巧手小匠人,用折纸艺术演绎"送花神"的浪漫传统。教师提前准备了五彩斑斓的折纸,有象征热情的玫红色、清新淡雅的浅粉色、明亮活力的鹅黄色。随着折纸步骤的演示,孩子们专注地跟着老师折叠、翻转、塑形,将一张张平面彩纸变成立体的玫瑰、百合与雏菊。有些孩子还发挥创意,在纸花上点缀亮片与彩笔绘制的花蕊,为作品增添灵动气息。</p> <p class="ql-block">  在体验活动中,一场充满诗意的"送花神"仪式温馨上演。孩子们手持之前亲手折制的纸花,在悠扬的古典乐声中列队而行。孩子们或双手合十,闭眼默念:"谢谢花神带来美丽的春天,明年再来和我们玩!"这场沉浸式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仪式感中深刻感受"送花神"习俗的浪漫内涵,也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尊重自然、敬畏传统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卡纸上的麦浪 线索里的节气</b></p> <p class="ql-block">  中三班的认知活动中,教师以生动有趣的绘本为引,带领孩子们探索芒种时节的气候奥秘与小麦收割的农耕知识。翻开色彩鲜艳的绘本,一幅幅描绘芒种时节的画面徐徐展开:天空中雷雨阵阵,麦田里麦穗金黄低垂。教师结合绘本内容细致讲解:"芒种前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这样的气候特别适合小麦成熟。"同时,通过动态图片与视频,展示饱满的麦穗如何在充足的光照和雨水滋养下快速灌浆、成熟。在趣味互动中,对芒种时节的气候特点与小麦收割知识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在实践活动中,一场创意满满的手工之旅悄然展开。孩子们化身“小小麦田设计师”,用彩色卡纸、剪刀、胶棒等工具,亲手制作出金黄饱满的“小麦”。老师先示范制作步骤:将黄色卡纸裁成长条,卷成螺旋状模拟麦穗,再用绿色卡纸剪出细长的麦叶,最后将两者组合粘贴在棕色卡纸条上作为麦秆。孩子们全神贯注地模仿学习,小手灵活地裁剪、卷折,让其看起来更加逼真饱满。当一束束形态各异的“手工小麦”完成后,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作品,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丰收场景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创作中加深了对芒种时节小麦收割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体验活动以趣味横生的线索图游戏展开,孩子们化身"节气小侦探",循着绘本故事中的图片线索,开启了一场探索芒种农耕奥秘的奇妙之旅。教师将绘本中描绘小麦生长、收割的关键画面制作成线索卡片,并设置了"发现线索—破解谜题—完成任务"的闯关机制。孩子们手持任务卡,仔细观察卡片上画面,在桌子上寻找对应的实物线索。孩子们时而聚在一起热烈讨论,时而仔细比对线索,最终成功拼凑出完整的"芒种丰收图"。这场充满挑战与乐趣的线索图游戏,让孩子们在沉浸式探索中,深化了对芒种节气知识的理解,也在合作与思考中收获了别样的成长体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五谷成花寄心愿 落英缤纷送花神</b></p> <p class="ql-block">  在大一班的认知活动中,教师以"祭祀花神"这一传统习俗为核心,带领孩子们领略芒种时节古老而浪漫的文化风情。教师借助精美的PPT、动画短片与文物图片,从历史渊源娓娓道来:"芒种时节,百花渐次凋零,古人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通过祭祀花神仪式,祈求来年繁花似锦。孩子们认真聆听着祭祀花神的流程——人们会用柳条、花瓣编织花帘,在花神画像前供奉鲜花、果品,焚香行礼,吟诵祝祷之词等。传统习俗的种子在幼小心灵中生根发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在趣味讲解中得以生动展现。</p> <p class="ql-block">  实践活动现场,孩子们变身创意小达人,利用五谷杂粮与果壳,将"祭祀花神"的传统习俗融入艺术创作。教师提前准备了金黄的玉米粒、饱满的黑豆、以及色彩斑斓的开心果壳自然材料。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将黄色彩泥画成花蕊,再把色彩缤纷的果壳精心排列成花瓣,用胶水细心固定在卡纸底座上。有的孩子还别出心裁地将黄色玉米粒做成一片片花瓣,为花朵增添灵动之感。不一会儿,教室里便绽放出一朵朵独一无二的"五谷果壳花":有娇艳的"向日葵"、淡雅的"雏菊",还有充满童趣的抽象花型。这些承载着自然气息与创意巧思的作品,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更让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向花神献上祝福,感受传统习俗与自然材料碰撞出的奇妙魅力。</p> <p class="ql-block">  在体验活动中,一场充满诗意与仪式感的"送花神"花瓣雨在幼儿园的小花园里唯美上演。孩子们将提前收集的花瓣、落叶缓缓抛向空中,刹那间,五彩斑斓的花瓣、落叶如细雨纷飞,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轻轻落在草坪上。孩子们仰起小脸,追逐着飘落的花瓣,有的忍不住伸手接住花瓣贴在脸颊,在手心许下心愿:"花神明年一定要带来更多漂亮的花!"这场沉浸式的花瓣雨仪式,让孩子们在浪漫的氛围中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在心中种下了尊重自然、敬畏传统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果壳变金穗 童心绘丰收</b></p> <p class="ql-block">  在大二班的认知活动中,教师以农作物小麦为核心,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探索小麦奥秘的知识之旅。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播放小麦从播种、发芽、抽穗到成熟的生长过程视频,用生动的画面展示小麦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不时发出惊叹:"原来小麦要经过这么长时间才能长大呀!"随后,教师结合趣味故事,介绍了芒种时节小麦收割的重要性,以及古代农民如何利用智慧与节气规律进行农事劳作。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积极举手提问,分享自己见过的面食,课堂气氛热烈而活跃。在这样充满趣味的讲解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小麦的生长知识,更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  户外草坪上,一场热火朝天的"割小麦"户外游戏精彩上演。将操场布置成仿真麦田,手持特制的软质塑料镰刀,化身小小农夫。游戏开始前,教师叮嘱记住要小心不要伤到自己哦!"随着一声令下,孩子们干劲十足地穿梭在"麦田"中,有模有样地模仿着割麦动作。有的孩子专注地将割下的"小麦"整齐摆放,有的则和同伴比赛谁割得又快又多。遇到"麦秆"缠在一起时,大家还会互相帮忙,合作解决问题。游戏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收割小麦要抓紧时间,就像芒种时节农民伯伯抢收一样!"欢声笑语回荡在操场上,孩子们在欢乐的游戏中,既锻炼了肢体协调能力,又切身感受到农耕劳作的辛苦与乐趣,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p> <p class="ql-block">  在实践活动室内,一场充满创意的手工创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孩子们围绕"小麦"主题,用开心果壳作为主材,精心制作栩栩如生的麦穗。教师提前准备了开心果壳,以及卡纸、胶棒等辅助材料。活动开始,教师先展示成品样品,并细致讲解制作步骤并把开心果壳错落有致地粘贴在卡纸上,模拟饱满低垂的麦穗。</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动手实践,专注地挑选大小合适的果壳,小心翼翼地涂抹胶水,将果壳一片一片叠加粘贴。</p><p class="ql-block"> 当一束束独特的"开心果壳麦穗"制作完成后,孩子们兴奋地将作品布置在教室的"丰收角"。这场将自然材料与传统农作物相结合的手工实践,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让他们在创作中加深了对小麦形态的认知,感受劳动创造的乐趣与丰收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指尖青瓜韵 童享芒种鲜</b></p> <p class="ql-block">  在大三班的认知活动中,教师以"吃青踏春"这一独特的芒种传统习俗为切入点,带孩子们感受古人与自然共生的智慧。教师通过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视频,向孩子们展示"吃青"习俗,想象着古人踏春时的悠然心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吃青踏春"习俗的由来与意义,更体会到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亲近自然、感恩自然的生活智慧。</p> <p class="ql-block">  在体验活动现场充满奇思妙想,孩子们变身“游戏设计师”,围绕“摘黄瓜”主题展开创意构思。活动开始,教师先引导大家回忆黄瓜生长的模样,讨论采摘时的情景,激发创作灵感。随后,孩子们分组热烈讨论,用画笔勾勒游戏蓝图:有的小组设计“障碍摘瓜赛”,要求选手绕过“障碍物”快速摘到悬挂的塑料黄瓜;有的小组构思“合作摘瓜”游戏,两人一组,另一人指引方向,共同完成采摘任务。当一个个充满童趣与巧思的“摘黄瓜”游戏成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互相体验,在欢笑与挑战中感受设计游戏的乐趣,也加深了对芒种时节农作物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在实践活动中,一场充满生活气息的黄瓜主题活动热闹开展。孩子们系上小围裙,化身"小小美食家",从清洗黄瓜开启这场实践之旅。他们小心翼翼地搓洗着翠绿的黄瓜,仔细冲去表面的泥土,水珠顺着黄瓜滑落,映出孩子们专注的眼神。</p><p class="ql-block"> 清洗完毕,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用安全塑料刀具尝试切黄瓜。有的将黄瓜切成圆滚滚的薄片,有的切成细长的瓜条,还有的挑战创意造型,切好的黄瓜被整齐摆放在餐盘里,搭配、胡萝卜瞬间变成精致的美食拼盘。</p><p class="ql-block"> 最令人期待的品尝环节,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黄瓜品尝。"哇!脆脆的,还有点甜甜的!""撒上白糖、五香粉、食盐更好吃!"大家一边品尝,一边分享着自己的感受。最后,孩子们主动将切好的黄瓜分享给同伴和老师,教室里洋溢着欢声笑语,这场从清洗、切割到品尝、分享的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快乐,在舌尖上感受芒种时节的清新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在芒种节气之际,园区幼儿园各班级围绕传统习俗与节气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以"祭祀花神"为核心,通过知识讲解、五谷果壳手工制作花朵,再到体验花瓣雨送花神仪式,让孩子们在古韵雅趣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聚焦农作物小麦,从认知小麦生长过程,到户外模拟割小麦游戏,再用开心果壳创意制作麦穗,帮助幼儿深入了解农事劳作与粮食来之不易;再以"吃青踏春"习俗为引,开展设计摘黄瓜游戏、实践洗切品享黄瓜活动,将节气习俗融入生活体验,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与分享意识。</p><p class="ql-block"> 这些活动将知识性、趣味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孩子们通过听、看、做、玩、尝等多元方式,不仅加深了对芒种节气的认知,更在传统文化浸润、自然知识探索与生活实践体验中,收获了成长的快乐,播下了热爱传统文化、敬畏自然与珍惜劳动成果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 核:韩玉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 辑:祁秀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