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想带大家走进一段充满自然之美与文化传承的旅程,而这一切,都始于我们学校精心搭建的平台与深远的育人眼光。2023年5月30日,是库尔勒市第二十二中学“趣芦苇工艺坊”的生日! 正是在这一天,我们的学校慧眼识珠,特别邀请了技艺精湛的芦苇工艺研发专家张新华老师,担任学校“趣芦苇”课程的校外辅导员。学校的这一重要决定,不仅为我们打开了接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芦苇画的大门,更亲手为我们种下了一颗热爱传统、创意表达的种子。“趣芦苇工艺坊”由此诞生,成为我们校园里一颗闪亮的明珠。两年来,在学校的坚定支持和老师们的用心培育下,已有20多位同学在这里学习、成长。学校始终致力于在文化教育这条路上寓教于乐,引导我们欣赏非遗艺术的博大精深,正是在二十二中这片沃土上,我们在内心深处逐渐夯筑起精神文化的殿堂,文化自信日益增强,立志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创新。</p> 布展筹备 <p class="ql-block"> 从材料保障、场景搭建、处理用电、桌凳摆放等等,我校拥有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的先锋团队,由副校长向天合带领总务处做外围保障,教务处、美术组强强联手完成内部建设。</p> 开展啦 一起来体验 <p class="ql-block"> 从最初的选材、软化、熨烫,到剪裁、粘贴,构图、配色、层次处理,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专业的学习环境和耐心的指导。还记得刚开始削苇丝时他们手抖心慌,现在,面对最精细的虎须粘贴,他们也能气定神闲。是学校的课程,让他们在一根芦苇的蜕变中,学会了用指尖丈量细节,用耐心浇灌对这门艺术的热爱。今天在这里,他们每个人都是非遗的“小小传承人”。</p> 热闹观展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芦苇画,深深植根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地域文化,而这正是学校美育的独特魅力所在!学校依托“山水梨城 壮美巴州”的湿地生态,专门组织师生去孔雀河畔采集芦苇。在辨识品种、感受芦苇柔韧质地的过程中,学校让师生建立了对家乡自然环境深深的亲近感。创作时,通过剪裁、粘贴呈现家乡的山水花鸟,学校让孩子们在感受材质肌理与构图美感的同时,将家乡的生态记忆与历史底蕴,内化为强烈的文化认同。能在家乡的土地上,用家乡的芦苇,讲述家乡的故事,这是作为二十二中学子的骄傲!</p> 因艺术结缘 <p class="ql-block"> 在库尔勒市第二十二中学,“趣芦苇工艺坊”不仅仅是一门课程,一个社团,它更是学校送给孩子们的一份珍贵礼物一份关于美的启蒙,一份关于文化根脉的守护,一份让我们亲手创造价值、为校争光的实践机会。在这里,他们学习技艺,更收获成长;他们传承文化,更创新表达。他们为能成为“趣芦苇工艺坊”的一员而自豪,更为他们拥有这样重视文化传承、支持学生多元发展的二十二中而骄傲!</p> <p class="ql-block">文字:周彩霞、曹瑞</p><p class="ql-block">图片、视频:曹瑞</p><p class="ql-block">初审:杜美婷</p><p class="ql-block">终审:曹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