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华严寺位于山西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三大辽代寺院之一,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华严寺寺门东向而开,这独特的朝向彰显着契丹人“拜日崇东”的古老信仰。踏入山门,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尘世的喧嚣瞬间被隔绝在外。</p> <p class="ql-block"> 华严寺建筑依东西轴线布局,总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整体分为上下两寺。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橱和天宫楼阁等。</p> <p class="ql-block"> 普光明殿前,几株古柏虬枝盘结,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宛如佛经中“一花一世界”的生动隐喻。殿内供奉着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面容慈悲,衣袂飘飘,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佛法的真谛。四壁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更是令人惊叹,以青绿为底,金线勾勒,人物栩栩如生,山水楼阁错落有致,仿佛将佛国的盛景展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上华严寺门内两侧一左一右“哼”、“哈”二将守护着寺庙。</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是华严寺上寺的主殿,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重建于金天眷三年(1140年),是华严寺的核心建筑,也是辽金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殿宇矗立在五米高的月台之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如鲲鹏展翅,檐下斗拱层叠如云,尽显雄浑之气。殿前的一对琉璃鸱吻高达4.5米,一为金代原物,一为明代补制,龙鳞熠熠生辉,怒目圆睁,仿佛在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拾阶而上,步入殿内,顿感自己的渺小。五方佛高踞莲台,通体贴金,慈悲与威严并存。两侧的二十诸天护法神像前倾15度,衣袍翻卷,甲胄铿锵,明代工匠巧妙的力学设计,让泥塑既有庄严之感又充满动感。仰观藻井,973块彩绘平棊组成了漫天星斗,龙凤腾云、宝相花绽放,清代画工的精妙笔触令人赞叹。北壁的清代壁画描绘了释迦牟尼从降诞到涅槃的八十一化场景,人物神态各异,衣纹线条如吴带当风,设色鲜艳如初,历经百年依然光彩夺目。</p> <p class="ql-block"> 下华严寺西的华严宝塔通高43米,是一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登上塔顶,古城全景尽收眼底,北望雁塔苍茫,南眺桑干河如带,寺内殿宇错落有致,斗拱层叠如浪涌。塔下地宫更是令人称奇,五百平米的铜殿金芒璀璨,千尊鎏金佛像环列如林,中央的琉璃罩内供奉着一粒米粒大小的舍利。铜壁上阴刻的《华严经》经文在烛光中流转,让人感受到佛法的庄严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 下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是华严寺最古老的建筑,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殿门开启,三世佛端坐莲台,两侧的三十一尊辽代彩塑菩萨衣袂轻盈,面容温婉,仿佛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p> <p class="ql-block"> 旁边那尊合掌露齿的胁侍菩萨尤为惊艳,她身姿微侧,笑意嫣然,璎珞垂肩,裙裾褶皱如水波轻漾,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生动地展现了辽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 华严寺就像一部厚重的史书,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其精美的雕刻、绘画、建筑布局等,展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风格和艺术成就,让人在领略古代建筑艺术之美、感受佛教文化深邃魅力的同时,也对生命与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