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导言】时隔数年,又在春夏交替的季节回到第二故乡:贵阳,山水依旧,亲情仍浓。这次为了更加深入、接地气地回访周边景点,出行全都利用本地的公交资源,且仅在市区范围内转悠,随拍了一些“感觉良好”的片子,急不可待地欲与美友们分享、共赏,权当是对贵州美景之“窥斑见豹”。如了心愿,感动、感激!</b></p> <p class="ql-block">▲ 在贵州,除了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以外,其它宽幅面、高落差的瀑布也随处可见,同样碧水潺潺之声不绝于耳,蒸腾的水雾袅袅盘升,给人以宽广雄厚、气势磅礴的震撼定力。</p> <p class="ql-block">▲ 山傍水生、水依山转,是这里自然景区的显著特征,犹入“山依水韵添灵秀,水傍山姿映黛悠”之境。尤其是晨间难得一见的雾气盘绕、悬荡景象,可谓如仙似醉,留客不归……</p> <p class="ql-block">▲ 天河潭,是水洞、旱洞栉比相邻的罕见景观,以其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而著称,几乎是每次返乡的打卡必到之处。洞内奇石林立、彩灯绚烂、“阴风”四起,惊喜跌宕与感官刺激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船至纵深处,感觉拍照实在难以重现现场的惊艳与震撼,于是便改用短视频摄录一段,幸未错过良机:</p><p class="ql-block"> <b>无论打卡细品,重在身临其境;</b></p><p class="ql-block"><b> 倘若缺少感觉,欢迎围观视频…</b></p> <p class="ql-block">▲ 船出水洞,一口巨大的“天井”呈现在眼前,其直径约莫有50米左右,近圆形。观其周边,皆是笔直的悬崖陡壁,一帘“龙门飞瀑”倾泻而下,声似炸雷,形如银珠,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天河潭的成因不止一个版本,但大都指向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崖壁陡峭险峻,潭水碧绿幽深,身处其间有如井底之蛙,喊天不应,叫地不灵,深感自己在巧夺天工的大自然面前如此渺小、无能。</p> <p class="ql-block">▲ 旱洞则风格迥异。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花、石笋等在七彩霓虹灯下尽显妩媚,真是一步一景,步步生景,再辅以暗河涌动、声效加持,叹为观止。唯一的“痛苦”是,里面石梯无数、起伏跌宕,太费心脏和关节。</p> <p class="ql-block">▲ 石笋的成因涉及化学反应、环境因素、地质历史等维度,此不赘述。这颗如此硕大的石笋,实为罕见,估计它出落的年代之久远,应是天文数字;究其价值,更无法想象……感恩大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非常有幸能拍到这幅照片。当时下蹲想丈量其缝隙间距时,正好有盏射灯光束穿缝而过,机不可失,马上咔嚓。为褒赏此片出笼,同行的家人事后感慨道:</p><p class="ql-block"> <b>寒武老岩两相望,不知何时能同堂?</b></p><p class="ql-block"><b> 穿缝彩灯来牵线,期待欢聚明早上。</b></p> <p class="ql-block">▲ 花溪河畔的十里河滩,则是以碧水清波、岸柳秀木为主题的湿地杰作,没有之一。不分节日假期,人们在这里挥浆荡舟、悠闲垂钓、漫步骑行已是“标配”,而在岸边小舍的树荫下点杯冰爽的卡布奇诺、燃支沁人肺腑的烟卷,其幸福指数立马直线飙升。</p> <p class="ql-block">▲ 这只孤独的鸳鸯,在幽静的水面上划出道道碧波,也未能寻见同伴的身影……然而,她还在坚持,再坚持。岸柳的倒影,也一直在陪伴她、鼓励她,给她以永不言弃的心力支撑。</p> <p class="ql-block">▲ 虽然,花溪上游的黄金大道还没到最佳的观赏期,但油绿的法国梧桐与水面却早已“同频共振”。相近色系的撞击,更具冲击力和感染力,再伴以微风撩起的阵阵清波,其感受哪能用“心旷神怡”来囊括?</p> <p class="ql-block">▲ 近来,尤其喜欢拍摄倒影,一是因为视角的倒位,二是由于画面的对称,极具观赏性。角落的小船,正等待着游人的驾驭,虽不说将“扬帆起航”,但可以闲泛轻舟,别有一番情趣与格调,也算惬意。</p> <p class="ql-block">▲ 原想到青岩古镇啃点儿正宗的卤猪蹄,在当地那是相当有名的,实至名归的那种。不料,却对这里的古城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依山蜿蜒盘旋而上,垛口、城楼、角楼、城门等一应俱全,简直就是八达岭长城的微缩版。此行千值万值:饱了眼福、口福,爽死。</p> <p class="ql-block">▲ 这个季节,本地多雨、潮湿,白昼的温差也大,我这个“北方佬”起初还不能完全适应。尤其喜欢雨后的景象,在润湿的空气中漫步、在欲滴的花草旁拍照,都是一种极致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花溪河的夜景实在太美。新建不久的跨河拱桥犹如一张弓弩,在灯光的装饰下尤显靓丽,并与水中的倒影相互呼应,不禁令人拍案叫绝。拍摄时,屏气、手稳是第一要素,后期处理也有些许门道。都懂。</p> <p class="ql-block">▲ 来到这里,地方特色小吃是绝对不能错过的,更不能被辜负。尽管食材资源算不上丰富,但本地人能把普通的原材料做到极致,就不得不佩服了。凉拌米凉粉、脆哨洋芋粑、酸辣肠旺面、碳烤黄粑粑……哪一样不值得你垂涎三尺呢?</p> <p class="ql-block">▲ 无人不晓,贵州的牛肉粉在国内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而贵阳的粉又名冠贵州,花溪粉更是在贵阳拔掉头筹,花溪的“飞碗牛肉粉”最终又傲视群雄……不到这里排队整一大碗,可能吗?!</p> <p class="ql-block">▲ 无疑,这是压轴之片,将其作为此篇的封面,不言而喻。此桥名曰“马鞍桥”,因其拱背造型而得名。桥下溪水潺潺,清亮而透彻;每当夜色降临时,桥的本体与倒影构成一幅绝美的月升图,静谧而温馨,不禁让人驻足痴望、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结语】此行的最大收获,莫过于全程享受当地公交的乐趣:可以更亲近地接触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观察街景以及体验当地的风俗习惯,这是其它交通方式难以达到的境界,也为以后的出行探出了新路。此行感慨万千,但限于篇幅,不得不就此撂笔,稍事歇息去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摄影/文字:夜黑风轻】</b></p><p class="ql-block"><b> 2025年6月5日晚 / 滨海新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