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文物|晋收眼底——我的山西之旅

剑平

<p class="ql-block">对山西的想往,我也是由来已久的了。</p><p class="ql-block">那是源于“地上文物看山西”的话,早已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p><p class="ql-block">2025年的五月初夏,我们搭乘吉祥航空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经过二个多小时的航行,顺利降落在山西临汾机场。</p> <p class="ql-block">在机场的出口处,见到了前来迎接我们的此行专属导游——小丁老师,也由此开启了未来一周的美好旅行生活。</p> 山西D1·临沂·尧庙 <p class="ql-block">出了机场,上了大巴,小丁老师开启了她的工作模式,而我们也开始了对山西这座千年古城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击壤歌》是一首古老的民谣,相传采集于尧帝时期,记载于《古诗源》,是我国最早的诗歌之一 。</p><p class="ql-block">石头上的文字是篆书。原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描绘了远古先民质朴的生活状态与对自然、自主生活的满足。</p> <p class="ql-block">踏上山西这座千年古城,即被它的厚重感所吸引。而作为华夏子民,到了尧都也必定要去尧庙祭祀尧帝。</p><p class="ql-block">据司马迁《史记》云:"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足见华夏文明自尧始。</p> <p class="ql-block">进入尧庙,看到当地居民正聚集在戏台周围,原来这里在进行一场蒲剧文艺演出。</p><p class="ql-block">能在尧庙里演戏、看戏,真是一种福分呀,我心里这样想着。</p><p class="ql-block">据了解,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临汾蒲剧院获得“蒲州梆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p> <p class="ql-block">五凤楼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从香炉、建筑装饰等也能看出其与宗教文化、传统建筑文化的关联 。</p><p class="ql-block">那源自元代的对联“王春正始放怀舜日尧天”,因为战火等原因只剩半幅,至今无人能对出下联,堪称千古绝对。</p> <p class="ql-block">这贴“蟠龙图雕”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龙型简洁古朴,龙嘴衔含稼禾,反映了人类对农业文明的追求与崇尚。</p> <p class="ql-block">晨钟暮鼓,看来中原佛教的这个建制是来源于此了。这个鼓楼里,藏着尧庙“五个一”中的天下第一鼓。</p> <p class="ql-block">作为第一次踏上山西的我,第一天的第一处景点,就让我有种目不暇接、心灵震撼的感觉了。</p><p class="ql-block">我也在我第一天行程的朋友圈里写到:尧庙还有三个一:天下第一门、天下第一井、中国第一高的华表。所以,来尧庙,不但可以追寻尧舜禹的传说,还可以去寻找这五个一,看看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p><p class="ql-block">​第一站就这么有看头,值!</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也拍了这双好看的虎头娃娃鞋。意喻是:我属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p> 山西D1·临沂·广胜寺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跟着小丁老师来到了广胜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胜寺亦称育王塔院,始建于东汉元年。在建筑布局上分上寺、下寺和水神庙。其特色具有“三绝”(飞虹塔、赵城金藏和元代壁画)、“一奇”(唐代左右扭古柏)。</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86版西游记里唐僧和孙悟空扫塔辩奇冤的地方。也是中国四大佛塔之一,它被世界记录认证为全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多彩琉璃宝塔——山西广胜寺飞虹塔。</p> <p class="ql-block">飞虹塔呈塔平面八角形,13级,高47.31米。塔身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全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捏制精巧,彩绘鲜丽,至今色泽如新。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设计十分巧妙,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琉璃鸱吻:古建筑屋脊两端兽形构件,图中屋顶的琉璃鸱吻,色彩、造型体现古建筑装饰艺术与文化,是广胜寺建筑琉璃工艺的体现 ,广胜寺琉璃构件反映山西民间高超琉璃烧造技艺,是建筑艺术重要组成。</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内留存众多精美的古代彩塑,这些彩塑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是研究中国宗教艺术、雕塑艺术以及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其造型、色彩等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审美与宗教文化内涵 。</p> <p class="ql-block">这是广胜寺地藏殿内的悬塑,此类悬塑将神话人物、瑞兽等立体呈现,融合彩绘,展现古人高超技艺,是山西古建宗教艺术、传统雕塑艺术的典型代表,承载历史文化与宗教内涵。</p> <p class="ql-block">广胜上寺弥陀殿内供奉西方三圣像,主尊为明代空心铜铸阿弥陀佛,高约5米 ;两侧为元代泥塑观自在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p><p class="ql-block">这些铜佛是广胜寺宗教艺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古代铸造技艺与宗教造像风格,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与历史研究价值 。</p> <p class="ql-block">此彩塑人物面部表情鲜活,笑容极具感染力,姿态自然,仿佛有真实情感与动态,打破传统造像刻板印象 。</p><p class="ql-block">虽历经岁月,仍能看出衣饰纹理、细节雕琢精细,体现古代工匠高超雕塑技艺,对人物身份、气质塑造精准 。</p> <p class="ql-block">这二棵左右扭古柏位于广胜寺大雄宝殿前两侧,栽植于唐代,树龄约1300余年,人称“唐柏”。</p><p class="ql-block">东边古柏逆时针旋转,西边古柏顺时针旋转,就像两位护法将军守护着大雄宝殿。东边古柏高5米,冠幅12×13米,胸围378厘米;西边古柏高6.4米,冠幅15×13米,胸围400厘米。</p><p class="ql-block">关于其左右扭旋的原因,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可能是由于遗传基因导致大多数柏树顺时针生长,而少数因风力、向水性、向化性等因素导致向相反方向生长。还有传说称,东汉建和年间,广胜寺两小和尚因矛盾被方丈罚每人栽一株树,结果二人栽的树一个左扭,一个右扭。</p><p class="ql-block"> 这两株古柏是广胜寺的“一奇”。</p> <p class="ql-block">“光辉万古”匾:题字人是清雍正皇帝(未登基时),落款为“皇四子和硕雍亲王敬书” ,书写时间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癸巳菊月 ),当时雍正以亲王身份,因临汾地震赈灾时,震惊于广胜寺建筑(如飞虹塔)受损少,奏请康熙帝后为大雄宝殿题写。</p> <p class="ql-block">这是广胜寺内的石碑,碑首刻有“德同霍岳”,碑身有“建塔备述建禅闸碑记”等文字 。</p><p class="ql-block">此碑对研究广胜寺建塔、禅闸等历史信息有重要价值,可辅助了解寺院历史沿革、建筑营造等内容 。</p> 山西D1·晋中·平遥古城 <p class="ql-block">游完广胜寺胜境,我们驱车前往今晚的落脚点——平遥古城。</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抵达平遥古城。你知道这城里的味道如何吗?那便是浓郁的芳香,真是无“醋”不在。</p><p class="ql-block">​山西人对醋的喜爱真是刻在骨子里啦!不管是吃面、拌凉菜,还是炖肉、包饺子,醋都是必不可少的“灵魂调料”,甚至还有“顿顿有醋,长寿常驻”的说法呢。真是妥妥的“醋文化担当”。</p> <p class="ql-block">这便是平遥古城的市楼。平遥古城有3000多年历史,是著名古建筑,蕴含国风古韵。夜晚游玩古城,还可品尝炒碗托、平遥牛肉 ,其夜景展现古建筑之美,承载千年记忆 。</p> <p class="ql-block">今晚入住古城内的一家“鸿禧楼”的民宿,睡的是炕,吃的是抿尖(山西特色面食)。淋上一勺老陈醋,酸味能提鲜增香,让抿尖风味更独特。</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的灯光秀没去看,心想还是明早儿早点起来,绕着古城看日出吧。</p> <p class="ql-block">今晚六个人的菜单,简单而别有风味。</p> <p class="ql-block">生平第一次睡炕,哈哈,感觉不错。</p> 山西D2·晋中·平遥古城 <p class="ql-block">五点不到出了大院,走在空旷的古城墙下,听着风的声音,感受着百年古城的魅力。</p><p class="ql-block">一早的天气有些凉意,而当太阳升起时,古城青砖的地面顿时洒上了一层金光,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于明代洪武三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p> <p class="ql-block">对古城的了解,还是要听住在古城里的老人讲的故事,那个地道,那个质朴,那个精髓。</p><p class="ql-block">这不出了院子,我就扬招了一辆三轮车,让大爷带着我沿着古城墙溜达一圈。大爷看我实诚,还带我到那些犄角旮旯的胡同转转。</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每个建筑,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古城故事多,听它来叙述。</p> <p class="ql-block">平遥市楼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133.4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二层三重檐楼阁过街楼建筑,高18.5米,面宽、进深各三间,三重檐歇山顶,孔雀蓝、黄、绿三色琉璃瓦覆顶,并饰琉璃脊饰、宝刹。</p><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来到平遥古城,在这座“活着的古城”中触摸历史寻访传统,并留下了“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文化遗产”的话语。</p><p class="ql-block">​质朴老街,悠悠百年。斑驳城墙,四方院落,诉说着过往的历史,也续写着千年辉煌。</p> <p class="ql-block">今天早晨在我们民宿住地的餐厅,有点古色古香,有点意思。</p> <p class="ql-block">八点一到,县衙的门慢慢打开了。</p><p class="ql-block">“平遥县署”是平遥古城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能让人感受古代行政司法等体系,是了解平遥历史、体验古建魅力的重要景点 。</p> <p class="ql-block">进入院内,女掌柜给我们讲述起晋商票号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女掌柜的面相倒是很有福分,她说,你们是我院今天接待的第一批客人,理应有我来接待。</p> <p class="ql-block">在女掌柜的热情接待与招呼下,游客们也不由自主、心甘情愿地从手机里或口袋里掏出“银两”,去兑换那从没见过的“银票”。</p> <p class="ql-block">夫人用银票换了一个大大的金元宝。</p> <p class="ql-block">在这位导游的游说下,我们对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有了一些了解,也在这位导游的介绍下,我们在这家“非遗馆体验馆”为山西特色醋买了单。</p> 山西D2·晋中·乔家大院 <p class="ql-block">我是从电视剧《乔家大院》和《康熙皇朝》中“认识”这座大院的,而今天在这里有幸一睹了她的芳容。</p> <p class="ql-block">在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大院中,流传着四大宝物的传说,它们分别是九龙灯、犀牛望月镜、万人球和九龙屏风。这四件宝物不仅是乔家大院的镇宅之宝,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犀牛望月镜由镜面、镜托、犀牛、底座4部分组装而成。镜面为圆月形,镜框由6块滚圆弧形构件榫结而成,镜托为高浮雕祥云,犀牛为卧姿,头部上仰,双目望月,底座为高浮雕山石。整器选材硕大考究,工艺繁简有度,造型生动独特,为馆藏重器,国家珍品。</p> <p class="ql-block">九龙屏风由纯花梨木雕刻而成,高2.7米,长4.07米。古人以“九”为天的象征。该屏风镶嵌着9条祥龙,中间72条小龙盘旋其间,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富贵祥和。</p> <p class="ql-block">九龙灯是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藏精品之一,清代用红木制成。昔日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而逃向西安时,乔家捐赠30万两银子予太后以解燃眉之急。后慈禧太后为感谢其忠诚而赏赐了两盏九龙灯。</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件既豪华繁缛,又实用美观的木雕工艺精品。经考证,在中国尚未发现有类似的第三件。</p> 山西D2·晋中·晋祠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全世界最早的立交桥,这里有梅兰芳最喜欢的泥塑,这里有北宋最美的建筑,这里有3000年前的周柏,这里有……这里就是山西著名的晋祠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进入晋祠公园,坐车环园来到晋祠博物馆。进门不远便看到“水镜台”。</p> <p class="ql-block">晋祠的水镜台,名字好听而建筑更有特色。它为明清结合体,坐东向西,前部为清朝的重檐歇山顶,后面是明朝的单檐卷棚顶,造型独特,集楼、台、殿、阁为一体,凝聚明清建筑智慧,是晋祠中轴线建筑,也是展现古建筑魅力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明清结合体的“水镜台”,有道是:东坐西朝水镜台,每逢祭祀把戏开。瓮埋四口分双侧,现代音箱由此来。</p> <p class="ql-block">在金人台的四角,立有四尊造型独特、威武雄壮的铁人,这便是晋祠四铁人,也被称作是“晋祠四金人”。因为铁也是金属之一,故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晋祠的周柏。周柏种植于西周早期,距今近三千年,是晋祠“三绝”之一 ,其与另一棵柏树形成独特景观,为晋祠八景,契合“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聚在云里”的意境,承载着悠久历史与文化,是晋祠极具代表性的古柏景观 。</p> <p class="ql-block">小丁老师在仔细讲解,我们在认真听讲。</p><p class="ql-block">所以到了山西,有了这样一句话,三分看,七分听。唯有这样,你才能对晋文化有更多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对越坊,是晋祠“三宝”“三绝”等特色景观。这里的对越牌坊,用的全是木材(明朝的牌坊用石材居多)。“对越”就是“报答”与“进献”的意思。对越牌坊的斗拱建筑更像一朵朵盛开的莲花。</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献殿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属宋代建筑,在祭祀等活动中曾用于陈设祭品,其建筑结构精巧,体现宋代建筑技艺。</p><p class="ql-block">献殿的梁架设置,既省料,又坚固,只在四椽栿上放一层平梁,上立驼峰、蜀柱,平梁两端用驼峰架在四椽栿上。</p> <p class="ql-block">晋祠中的木雕盘龙。这是晋祠圣母殿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属宋代木雕,蟠龙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展现古代木雕技艺,是晋祠“三绝” (难老泉、侍女像、周柏 )之外极具代表性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晋祠圣母殿的宋代彩塑。晋祠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而建,圣母殿彩塑是晋祠“三绝”之一,含43尊彩塑,主像为圣母邑姜,42尊侍从像按宋代宫廷“六尚制”塑造,有宦官、女官、侍女等,展现北宋宫廷仪卫风貌,写实生动,曾让梅兰芳赞叹。</p> <p class="ql-block">梅兰芳对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宋代彩塑评价颇高,尤其钟情侍女像 ,比如这尊歌舞侍女像(头扎红髻、身穿蓝袍、腰垂红飘带 ),梅兰芳也以“一颦一笑,似诉生平”称赏,感佩其对复杂情感的呈现 。</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是晋祠“三绝”之一,“难老”匾额、“晋阳第一泉”牌匾,展现晋祠特色。有榫卯结构等古建筑技艺,体现晋祠在古建筑、泉水文化等方面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子乔祠”,它是太原王氏宗祠。子乔即太子晋,是王氏始祖 。祠内有太子晋雕像,留存诸多牌匾、楹联,承载王氏家族文化传承与祭祀等功能。</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恭恭敬敬地拜上一拜,鞠上一躬。</p> 山西D2·太原·双塔寺 <p class="ql-block">游完晋祠,我们驱车前往忻州古城。途中经过太原双塔公园,我们下车打卡。</p><p class="ql-block">​双塔公园作为太原的新地标,也深受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欢迎。</p> <p class="ql-block">在夜幕降临前,我们来到忻州古城。忻州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走进古城里,看得最多的是各类小商摊,听得最多的是商贩的叫卖声,闻得最多的是各类烤串味……</p><p class="ql-block">人间烟火也就如此罢了。</p> 山西D3·忻州·五台山 <p class="ql-block">五台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五台山保存了世界上鲜有的古建筑群、佛教造像群等,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等,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龙泉寺的影壁(照壁),雕刻于1922年。影壁为八字形青砖结构,周边以雕刻图案装饰,正中是整块汉白玉镂雕,呈现五台山文物、建筑、寺庙及人物,是砖雕艺术佳品,也被视作“五台山佛教缩影图” 。</p> <p class="ql-block">龙泉寺,其原为杨家将家庙,寺旁有泉曰龙泉,寺由此而得名,始建于宋代。</p><p class="ql-block">其以精美石雕闻名,有“华北第一石雕”赞誉,是五台山祈福等宗教文化活动相关的重要寺院。</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的建筑风格、人物着装等处处体现着佛教文化特色,在佛教信仰与文化传承等方面意义重大,这些僧人服饰为典型的藏传佛教僧人着装风格,常在此进行宗教活动与修行。</p> <p class="ql-block">殊像寺,其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建于东晋。殿内正中佛台上供奉的文殊骑狮塑像高近十米,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塔院寺的大白塔,它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全称为“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是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象征 ,虽目前在修缮中,仍可看出其在宗教文化、建筑景观上的重要地位,常作为五台山游览打卡、感受佛教文化的核心地标 。</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我来过了。</p><p class="ql-block">虽然只停留了短短的二个多小时,但五台山已在心底留下刻下深刻印记。那蓝天白云下,白塔虽裹着修缮的脚手架,仍难掩庄严,似默默诉说千年佛韵;寺院里香烟袅袅,信众虔诚的身影,传递着心底的祈愿,让我沾染了几分宁静;山风拂过,带着古寺的幽凉,混着草木清香,消散了尘世喧嚣,哪怕仓促,这方佛国圣地的祥和与厚重,已住进心间,成了难忘的片段,也懂了为何它能引无数人奔赴,为求这片刻心灵栖息 。</p> 山西D3·大同·悬空寺 <p class="ql-block">进入悬空寺景区大厅,一行红色字体很是醒目。</p><p class="ql-block">还好我们到的时候,游客并不是很多。</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素有“恒山第一胜景”之称号。</p><p class="ql-block">​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历代皆有修缮。</p><p class="ql-block">全寺由立木和横木支撑着,以横木为梁者称作“铁扁担” ,其是用当地的特产铁杉木加工成为方形的木梁深深插进岩石里去的。</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亦被唐代大诗人李白赞为“壮观”,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惊叹为“天下巨观”。</p><p class="ql-block">​俺也一直寻思着,这些古人整日不用坐班,游山玩水写诗吟诵,也太不亦乐乎了罢。</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建于北魏,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依悬崖而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建筑风格奇险,融合多种建筑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承载着历史文化与建筑技艺价值 。</p> <p class="ql-block">二位年轻美丽的导游在一侧的凉亭内休息闲聊。</p> 山西D3·朔州·木塔 <p class="ql-block">惊叹完悬空寺的壮美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应县,去一睹木塔之芳容。</p><p class="ql-block">从悬空寺到应县木塔有近60公里的路程,由于团队中有几名游客未按时上车,加之路上警察叔叔查验车证耗掉一些时间,我们赶到应县已将近晚上六点,而木塔景区的闭门时间也是六点。</p><p class="ql-block">脑补一下画面吧,车离景区400多米无法进入,我们只能赶紧下车,以“百米冲刺”般地一路狂奔冲向景区入口处。</p><p class="ql-block">我特地拍下了这块记录牌,以示留念。</p> <p class="ql-block">进入寺内,我们便一路跟随小丁老师,听她讲诉着木塔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的木塔,更显古朴庄重 。暖色调的余晖洒在木塔上,与深沉的木色相互映衬,勾勒出其精巧繁复的斗拱结构与层叠轮廓,为这座千年古建增添了几分神秘而迷人的韵味,仿佛在悠悠诉说着过往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木塔周围​,成群的麻燕绕塔飞舞,叽叽喳喳,它们不在塔内筑巢,而是住在斗拱里,木塔为麻燕提供了栖息之所,麻燕则守护木塔不受虫害,二者形成了和谐共生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 )历经千年风雨、地震等灾害,佛像受环境、岁月侵蚀及历史事件影响出现损坏,后世修复时留下“补丁” ,这些“补丁”是保护、修复文物的痕迹,见证着对古建及造像传承守护的历程,也反映木塔与佛像在历史中经历的沧桑变迁。</p> 山西D3·大同·古城夜景 <p class="ql-block">抵达大同已是晚八时了,虽人困马乏,但还是被古城之美景撩得心弦荡漾…说服了几位同伴后,便马不停蹄一同去大同古城走走。</p><p class="ql-block">和​我在大同的古城走一走,</p><p class="ql-block">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p><p class="ql-block">你会挽着我的衣袖,</p><p class="ql-block">我会把手揣进裤兜,</p><p class="ql-block">走到古城墙的那头,</p><p class="ql-block">坐在豆面老号的店里。</p><p class="ql-block">来一碗肉沫豆面,</p><p class="ql-block">上二道荤素小菜,</p><p class="ql-block">再撸上那羊肉串,</p><p class="ql-block">这便是相逢的五月。</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平遥古城的夜景是一幅古朴典雅的水墨画,弥漫着悠悠历史韵味,那么我要说,大同古城的夜,更像一曲恢弘激昂的交响乐,在雄浑壮阔中涌动着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城墙灯火勾勒出巍峨轮廓,护城河波光与阁楼霓虹交相辉映,既藏北魏平城的豪迈风骨,又添现代都市的璀璨活力。</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古城,尤其在这美丽的夜晚,不妨也融入一下当地的烟火气吧。</p> 山西D4·大同·云冈石窟 <p class="ql-block">你还记得这段相声吗?</p><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漂亮,佛像刻的真棒,双手合十想对象,愁得脑门倍亮。</p><p class="ql-block">我打小对云岗石窟的“认识”就是这段相声,那时什么敦煌石窟、龙门石窟等都没有概念。</p><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前的塑像为北魏高僧昙曜,他主持开凿了云冈石窟,对佛教文化传播与石窟艺术发展意义重大 。</p> <p class="ql-block">这块石碑,记录着石窟相关的佛法、营造等内容,体现古代书法与石窟文化融合。从文字字体看,属于魏碑风格,方正厚重,契合北魏书法特色。</p> <p class="ql-block">“入佛知见” 体现佛教文化内涵,牌坊建筑风格展现古代木构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关于云冈石窟“入佛知见”的题字者,有不同的说法。有观点认为是宋代米芾所写,因为落款有“米元章”,米芾字元章。也有说法称是宋代黄庭坚游历云冈石窟时应邀题词。不过,据云冈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入佛知见”牌匾是十年前云冈景区改造时集的字。</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大型石窟群,是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其雕刻艺术展现了北魏风格,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今天一整个上午都在云冈石窟参观。可能是去年在中华艺术宫二次参观过“何以敦煌”,故而对石窟、佛像等有了一些了解。加上此次小丁姐姐细细解说的加持,可谓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云岗石窟的少部分石窟现在开始了“轮岗修整”,只能从围挡外侧的图片感受其“真容”了。</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应朋友的建议,俺出镜一次(我喜欢拍照但不喜欢拍自己)。这照片也蛮应“这段相声”的意境,你觉得呢?!</p> 山西D4·忻州·雁门关 <p class="ql-block">有关描写“雁门关”​的诗有不少,如大家熟悉的边塞诗《雁门太守行》,而我唯独喜欢以下二首(节选)</p><p class="ql-block">📝春,汝归欤?风雨蔽江,烟尘暗天。况雁门阨塞,龙沙渺莽,东连吴会,西至秦川。宋代 · 刘辰翁</p><p class="ql-block">📝记烧烛、雁门高处。积雪封城,冻云迷路。添尽香煤,紫貂相拥夜深语。明代 · 屈大均</p> <p class="ql-block">今日登上素有“九塞之首”“关隘之都”的雁门关,顿觉其气势恢宏,历史底蕴深厚,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当年李牧一战成名的地方;是卫青、霍去病北上抗击匈奴的地方;还是满门忠烈杨家将镇守边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我仿佛感受到了南控中原,北扼漠原的豪情壮志。</p> <p class="ql-block">曾经何时,这里有千军万马从这里经过……</p> <p class="ql-block">这是雁门关的关帝庙。雁门关位于山西忻州,是长城重要关隘,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 ,关帝庙在此彰显忠义文化,是感受历史与人文融合、追溯古代军事与精神传承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的“雁门驿站” 。雁门关有 “九塞尊崇第一关” 之称,在此可感受边塞风情、追溯古代军事与交通等历史文化,还能关联到杨家将、昭君出塞等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雁门关上眺望远方,我仿佛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苍凉。</p><p class="ql-block">古老的长城蜿蜒在山脊,似一条沉默的巨龙,承载着千年的烽火与故事。</p><p class="ql-block">风声掠过耳畔,像是千年前戍边将士的低语,诉说着守卫家国的坚毅与孤寂。</p><p class="ql-block">那连绵山峦,见证过金戈铁马、商贾往来……</p><p class="ql-block">如今虽宁静,却仍能让人触摸到岁月沉淀的温度,明白这片土地曾历经的跌宕与辉煌,先辈们的热血与坚守,都融入这天地间,成为民族魂的一部分 。</p> <p class="ql-block">今晚下榻的住地。</p> 山西D5·晋中·王家大院 <p class="ql-block">“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这是一家​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的大院,它的名字很牛,与我同姓,叫“王家大院”。</p><p class="ql-block">​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两院相比,乔家要比王家“逊色”一些了,只是乔家的名气早了些。</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以砖雕、木雕、石雕为主的雕刻艺术装饰分布在大院建筑群的每个角落,被誉为“雕在石头栋梁上的史书”,其中有些“三雕”有意无意地成为传承廉政文化的一种载体。这也是王家大院更具特色、更显魅力、更受欢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是王家大院的建筑,是极具特色的晋派民居代表,以宏大建筑规模、精湛雕刻艺术闻名,一砖一瓦承载岁月,彰显山西传统文化与历史底蕴,展现“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的三晋大地建筑文化魅力 。</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建筑中的柱础石(柱墩、磉盘 ),常见于山西等地的晋派建筑(如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等传统民居 )。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基石,兼具实用(防潮、加固柱子 )与装饰功能,雕刻有卷草纹等传统纹样,体现中式建筑美学与工艺。</p> <p class="ql-block">这是王家大院的建筑构件,图中是螭吻(龙生九子之一 )。王家大院以“三雕”(木雕、石雕、砖雕 )著名,这类雕刻体现清代建筑装饰风格,题材多含花鸟鱼虫、典故传说等,有历史与艺术价值,能展现山西大院文化。螭吻在古建筑中,有防火、辟邪、装饰等作用,常置于屋脊,既是建筑构件,也是文化符号 。</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各个建筑群,包括堡、巷、院、祠堂等,散布于静升村各处,各自形成独立的布局体系。</p> 山西D5·临汾·壶口瀑布 <p class="ql-block">今天从王家大院出发前往壶口瀑布近250公里的行程确实有些辛苦,好在大家都抱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态度,一路还算自得其乐的轻松。</p> <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据导游介绍,目前这个季节黄河的水量并不是很大,一般要到七八月份时,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更能显现出来。但现在的水,还是显得比较清澈。</p> <p class="ql-block">看到不少游客都在拍羊倌照(其实是驴倌),也好奇地扮上一回。二十大洋一次,随便你怎么拗造型,随便你拍多少,关键这个过程挺嘻哈、挺愉悦的。</p><p class="ql-block">​黄河,我的母亲河,总算拥抱过了。</p> 山西D5·临汾·汾城古建筑群 <p class="ql-block">在离开临汾前,我们还特地参观了​汾城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该古建筑群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西南汾城,唐初为尉迟恭的封地一鄂公堡。 经历朝历代建设,在汾城留下大批古建筑,被誉为“山西省十大古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其整体建筑与规制,仍保持着中国县级城市建筑的布局。民居主要为文庙东北侧的王氏知府第和城隍庙东侧的李氏民居。</p><p class="ql-block">2007年,汾城古建筑群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p><p class="ql-block">​目前该古建筑群还未正式开发,我们也真正领略到了它的原汁原味。</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影视拍摄基地,《黑神话·悟空》和《小巷人家》的取景就选择在此。</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还能看到文革时期“遗留”的标语,厚实的老宋体文字,无不透露着当年的沧桑岁月。</p> <p class="ql-block">临别前,我们与陪伴了一周的小丁老师依依惜别。</p><p class="ql-block">小丁姐姐说:祝你们此行有收获,期待着有缘再见!</p><p class="ql-block">我们回复道:感谢您的一路陪伴与辛勤付出,有你真好!</p> <p class="ql-block">此行可谓是一次美丽的神话之旅。</p><p class="ql-block">一切晋在不言中,地上文物看山西,晋收眼底。</p><p class="ql-block">感谢小丁妹妹此次山西之行的一路详细讲解,才有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勇气”,有不实或胡说之处,还请小丁妹妹指正了。</p> 欢迎您的收看 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