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闻佛音回响

海蓝蓝HL

<p class="ql-block"><b>中国第一古刹</b></p> <p class="ql-block">  洛阳白马寺名扬海内外,沒来白马寺之前,还真不知道这么有禅意的名字背后还有一段悠久的历史故事呢。</p> <p class="ql-block">  据传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闻西方有异神,便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永平八年,蔡、秦等人告别帝都,踏上“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永平十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p><p class="ql-block"> 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永平十一年(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p><p class="ql-block"> 洛水之滨,白马驮经,白马寺遂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华佛教祖庭,第一名刹,第一译经道场。</p>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是一个坐北朝南的长方形院落,寺院整体环境清幽,古树参天,远离城市喧嚣。 我漫步在浓郁燎绕的香火中,听着钟声和诵经声,顺着中轴线依次观赏着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 接引殿和毗卢阁。</p> <p class="ql-block"><b>天王殿</b></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是寺內的第一重大殿。天王殿顶作九脊歇山式,正脊中央饰圆形"佛光";脊正面字为 "风调雨顺",背面字为 "国泰民安" 。 </p><p class="ql-block"> 殿内正中置木雕佛龛, 贴金雕龙,,富丽堂皇。龛顶和四周共雕有五十多条不同姿态的 龙,雕工精细,活灵活现,为清代的上乘木雕 艺术品。佛龛内供奉弥勒佛,像高约1米,面带笑容,赤脚打坐,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袋,是一尊明代的 "夹縇干漆" 造像。</p> <p class="ql-block"><b>钟楼 马寺钟声</b></p> <p class="ql-block"><b>鼓楼 释源鼓音</b></p> <p class="ql-block"><b>佛说四十二章经</b></p> <p class="ql-block">  <b>大佛殿</b></p><p class="ql-block"> 大佛殿系明代重建。殿顶作单檐九脊歇山式,正面字为 "佛光普照", 背面字为 "法轮常转" 。殿内正中须弥座上供奉塑像七尊,正中主尊释迦牟尼佛,结咖跌坐于须弥座,像高2.4米。大佛面容丰满,庄严凝重,双目下垂, 慈祥肃穆。</p> <p class="ql-block"><b>大雄殿</b></p> <p class="ql-block">  大雄殿为元代重建。殿中央置巨大的木雕贴金双层佛龛,精雕细刻,金碧辉煌。在上层龛额正中, 雕有一 只大鹏金翅鸟,两边还各雕有三条龙。</p><p class="ql-block"> 佛龛内三尊主佛结珈跌坐于莲花宝座之上。 正中尊为释迦牟尼佛,其左侧为药师佛, 右侧为阿弥陀佛。三主佛之前,左右相对而立两位护法,韦驮和韦力天将,这两尊造像,通体匀称,气韵生动。在大殿两侧供奉有十八罗汉。这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的一套元代 "夹縇干漆"造像。</p> <p class="ql-block">  韦力天将,为寺内现今仅存的一尊元代泥塑造像。 左手执戟, 右手握拳,站立在通高2. 55米的须弥座上,威武无比,护持道场。</p> <p class="ql-block"><b>玉佛殿</b></p> <p class="ql-block"><b>接引殿</b></p> <p class="ql-block">  接引殿内须弥座上供奉三尊立像。 正中主尊阿弥陀佛,像高约3.5米。他右手向前下伸, 作接引众生状。左 手指向西方 "极乐世界"。</p><p class="ql-block"> 阿弥陀佛左側为协侍观世音菩萨,手执净瓶;右侧为协侍大势至菩萨,手托莲花 。 这里的一佛二菩萨, 合称"西方三圣"。均为清代泥塑造像。</p> <p class="ql-block">  满怀敬畏之心一边观赏,一边思考,佛教的传承,信仰的力量,人性善恶之源,法道自然之本。每进一处寺院,每见一尊佛像,心灵都会受到一次启蒙和洗礼。</p> <p class="ql-block"><b>清凉台</b></p> <p class="ql-block"><b>藏经阁</b></p> <p class="ql-block"><b>释源美术馆</b></p> <p class="ql-block"><b>法宝阁</b></p> <p class="ql-block">  <b>齐云塔</b></p><p class="ql-block"><b> </b>位于白马寺东南约200米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公元六十九年。塔高三十五米,十三层。 齐云塔,被誉为中国的第一座佛塔,这座古建筑是洛阳地区现存最早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b>止语茶舍</b></p>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而后又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白马寺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因此20世纪末以来,日本捐资重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泰国风格佛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缅甸风格佛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印度风格佛殿</b></p> <p class="ql-block">  国际佛殿区令人惊艳,泰国风格佛殿金碧辉煌, 充满浓郁的东南亚风情;缅甸风格佛殿造型独特, 展现出别样的佛教韵味;印度风格佛殿造型端庄大气,廊柱上的雕刻精彩丰富,充滿异域特色。一天之内, 便能领略四国佛教建筑风格,感受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文编 海蓝蓝HL</p><p class="ql-block">图摄 <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蓝蓝HL</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背景音乐 步步生莲</span></p>

白马寺

佛殿

佛教

正中

须弥座

永平

造像

天王殿

佛龛

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