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端午假期,领着一家老小,回到故乡看望父母,父母在哪哪就是家,在外我是别人的父亲,回到家里,我再大也是个孩子,无时不刻不在享受着父母之爱,可这种享受不能时间太长,因为父母年龄均大,身体也不是很好,我们在时,他们会不遗余力去照顾你,时间长了怕身子受不了,于是决定提前离家,虽有不舍,但也属无奈之举。就在假期结束的前两天,我们驾车来到了就近的煤都大同。</p><p class="ql-block"> 大同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是北魏时期的首都,天非常的蓝,第二天一早起来就来到明堂公园,一是为了会会毽友,二是为了再次领略这座北魏皇家建筑的风采。</p> 明堂,建成于太和15年10月,即公元491年,上圆下方,三层十二堂、九室,辟雍从西北部引水入,从东南处流出。明堂的第一层为夯土层,边长为43米,东南西北各建有3座独立的堂,共12座堂,代表着12个月。农历每月的初一为朔,这一天,帝王必须在按月排列的十二个堂中的某一堂坐朝,听大臣们汇报或建议,研究如何解决问题、治理国家等。这就是所谓的“听朔布政”,表示帝王们月月时时在勤勤恳恳地治理着国家,而且都是亲力亲为,这就是古人说的帝王们“听朔布政于一堂之上”。 <br> 第二层,建有八室,与第三平台上的太室合称九室,代表九州。九室各自独立,每室的四面各开一门,代表四序;门的两侧各有两扇窗子,每室共有八扇窗子,代表八节。四序和八节的示意,据《周髀·算经》载:四序:即春、夏、秋、冬。八节: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它反映出了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尤其在唯一的农耕经济中,对天象、气候变化的极度敏感、敬畏、重视。 <p class="ql-block"> 第三层,是九室的中心建筑——太室。顶部为圆形,代表天。下部为方形,代表地。除了祭祀功能外,也具备了查看天象的功能。</p><p class="ql-block"> 九室的排列是按“九宫格”的排列方法,中央一室为太室,其他方位的室都以太室为中心而命名:东方代表春,正东的一室叫青阳(春为青阳);南方代表夏,正南的一室叫明堂(夏为朱明);西方代表秋,正西的一室叫总章(取西方能“成全万物”,并能彰显这“成全”过程中的政绩);北方代表冬,太室正北的一室叫玄室(北方,为阴,仙人之所)。在这“九宫格”中四角的四个室没有固定的名字,而是以太室为中心点,跟随着青阳、明堂、总章、玄室四室来称呼其名称。例如东北角的一室,既称玄室右个,也称青阳左个,东南角的一室,既称青阳右个,也称明堂左个。其它两个角室的叫法,以此类推。</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越来越高,踢毽子的陆续散去,于是我开始了第二项日程,就近参观了明堂的北朝艺术博物馆。博物馆里藏品约有300余件,均来自于北朝时期,涵盖了北朝时期的宗教文化、石雕艺术、出行仪仗、墓志碑文、砖瓦建筑及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示了北朝社会的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 棺床起源很早,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已经发现有土质棺床,汉代出现的棺床上置棺椁,到北魏时期使用下面呈倒”山”形的石棺床做为葬具,但墓主人的尸骨直接放置在上面。在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屏风上绘制人物坐榻的形象与石棺床的形制什么相似,印证了它是从生前实用器演变成葬具的。</p> <p class="ql-block"> 根据北魏平城出土的棺床可以推断出它的形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太安三年(457年),尉迟定州墓出土的呈倒“山”字形,仅在足的四周雕刻简单的浪尖纹。</p><p class="ql-block"> 460-482年前后间,石棺床大量出现,一般下层装饰浪尖纹,上层装饰忍冬纹,中间足为浮雕兽面,左右两足对称装饰忍冬花花瓶。</p><p class="ql-block"> 483-494年,棺床前装饰的纹饰更加复杂多样,床足上开始出现狮子、力士和待者等人物、动物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武士伎乐纹石床,质地为砂岩,上部雕波状忍冬纹,忍冬纹枝叶间雕伎乐人物及花蕾,下方为波状忍冬纹及水波纹,中间一足上部为兽面,下为胡人驯狮,左右两足各有一武士,看形制应该是483年以后的。</p> <p class="ql-block"> 孝子故事石床,质地为石灰岩,由8块石板拼接而成,前立板呈倒“山"字形,以减地线刻忍冬纹、联珠纹、陶索纹构成边框,内雕“郭巨埋儿”等孝子故事,中间一足雕兽面纹,两侧足各雕一立于莲台上的菩萨,背饰火焰纹。 </p> <p class="ql-block"> 石帐座:柱孔安插木杆,用以支撑帷帐,质地为砂岩,底座是方形的,上为覆盆式,中央有圆孔。方座周围刻波状忍冬纹,覆盆腹部浮雕四条首尾相连的龙。</p> 莲花纹石帐座,质地砂岩。 <p class="ql-block"> 莲瓣忍冬纹石帐座,质地砂岩,底座方形,浮雕忍冬纹;腹部雕宝装复瓣莲花一周,内侧饰连珠纹一周。 </p> <p class="ql-block"> 高浮雕骑兽龙纹帐座:材质为砂岩,方形底座,上为覆盆式,中央有圆孔。方座四周刻波状忍冬纹,四角上高浮雕骑兽人物。覆盆腹部浮雕四条龙,上部外围装饰一周莲瓣,孔周为双鲵盘桓。</p> 石帐座,看质地是砂岩,为方形,素面。 石灶台,和以前见到的陶灶台一样,看样子就是当时日常生活适用,功能符合生活所用。 力士纹石灯,质地为砂岩。方形底座上有四个力士作蹲坐状,上身裸着,双手上举承托灯盏。 兽面石灯,质地为砂岩。灯座双面雕兽首,眼睛贯通,大鼻阔嘴,有三颗獠牙,从眼睛看,怎么看怎么像个猫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