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并存的旅游胜地

金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五一小长假,有幸自驾到运城地区感受它那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奇特的自然景观。运城位于山西省西南端,是历史名人关羽的故乡。</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关公故里文化景区感受一下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来一次心灵深处的对话。关公文化以“忠、义、仁、勇”为核心,它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有着鲜明的民族性。</p><p class="ql-block">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关羽这个人物是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了解、认知的。三国演义中的 “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我,关羽的忠勇、仁义以及盖世无双的武功千百年来被后人所崇拜、敬仰。</p> <p class="ql-block">  运城还有一个著名的自然景观——运城盐湖,它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由于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誉为“中国死海”。</p><p class="ql-block"> 运城盐湖所产的盐富含钾、钠、钙、镁、磷、氯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具有消炎、杀菌、去角质、美白嫩肤等功效,不但可供人食用,也是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制药业的重要原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离开运城以后,我们来到运城以西60公里的永济市(隶属运城地区),这里有鹳雀楼、黄河大铁牛、普救寺等著名景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在金元光元年(1222年)遭大火焚毁,1997年鹳雀楼开始重建,2002年鹳雀楼正式对游客开放。 鹳雀楼同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一道被誉为我国的四大名楼。整座楼阁分为台基和楼身两部分,总高度达73.9米,是四大名楼中最高的一座。为方便年迈的老人和残疾人登楼,内部还设有电梯。鹳雀楼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的仿唐代建筑,其工艺在中国仿造楼中是比较精致的,是山西省著名的4A级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  登上鹳雀楼后向西远眺,便可以看到从北向南滚滚流去的黄河。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便是在登鹳雀楼后有感而发的,这首诗描绘了祖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色,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奋发进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普救寺位于鹳雀楼与永济市的中间,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普救寺里屹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方形密檐式的砖塔,原名舍利塔,因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发生在塔下,故俗称“莺莺塔” 。因其独特的工艺使得该塔具有特殊的回音效应而称为“普救蟾声”,当游人在塔西以石相击,可听到从塔上传来“咯哇!咯哇!”的蛙鸣声。这一奇特现象使得鸳鸯塔名声大噪,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三门峡宝轮寺塔,重庆潼南区大佛寺的“石磴琴声”一起堪称为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也使普救寺成为享誉华夏的旅游胜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次旅程时间虽短,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所到之处的自然景观,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