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码头到老龙头

悟空

<p class="ql-block">塘沽老码头 ,这里不仅是城中的小众打卡地,更是海鸥的天堂‌‌。塘沽老码头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88年,当时 李鸿章 奉旨修建了 唐津铁路 ,并在1903年修建了新河材料厂,包括11条专用铁路线和一座可停靠2000吨船舶的码头‌。然而,由于城市建设,老码头在2004年被拆除,仅留下部分老木桩伫立在水中。现在,每到下午,成群的海鸥在水面上盘旋,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喂食和观赏‌。</p> <p class="ql-block">以"观沧海、近万鸟、赏日出、看大潮坪、访伟人足迹"驰名国内外,素有"赏日出圣地"和"国际观鸟胜地"等美誉鸽子窝大潮坪所代表的北戴河森林湿地是大型城市湿地,也是一张享誉全球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公园始建于1916年,因临海悬崖上的巨石形似雄鹰,且曾有大量鸽子栖息,得名"鸽子窝"。1937年建成了标志性建筑鹰角亭,成为公园人文景观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1954年夏,毛泽东主席在公园观海时写下《浪淘沙·北戴河》</p><p class="ql-block">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p><p class="ql-block">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p><p class="ql-block">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p><p class="ql-block">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纪念此事,公园内立有诗词碑和毛主席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北戴河位于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滨海小城,以其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海滨风光闻名,是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自19世纪末起,北戴河因外国传教士和外交官的开发逐渐成为避暑地。</p><p class="ql-block"> 1898年,清政府正式将北戴河辟为“中外人士避暑地”。</p><p class="ql-block"> 20世纪50年代后,成为中央领导夏季办公和休养的重要场所(“北戴河会议”即在此举行)。1950年代:北戴河被定为 **中央暑期办公地**,中共中央、国务院等机构在此设立疗养院,成为“夏都”,许多重要会议在此召开(如1954年毛泽东在此起草《北戴河决议》)。1980年代后:北戴河逐步对外开放旅游,海滨度假功能增强,老虎石、鸽子窝等景点成为热门目的地。2003年起:中央取消暑期北戴河办公惯例,但其政治象征意义仍存,部分重要会议和接待活动仍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疗养地</p> <p class="ql-block">老邮政</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是同时拥有长城、山地、古城、河流、森林、湿地、岛屿、滨海资源的城市区,区内有1个5A级旅游景区,3个4A级旅游景区,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北部燕山余脉森林覆盖率达70%,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南部13公里滨海岸线,水质清洁,拥有河北省唯一一座无居民岛屿﹣﹣石河南岛,近500种迁徙鸟类驻足于此; 26公里明长城由山入海,纵贯南北,山海关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以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为引领,开启了世界遗产地保护利用新模式。山海关先后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等20多项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作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是明长城三大名关之首,山海关景区包括山海关景区.天下第一关与山海关景区·老龙头,获得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长城文化之乡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长城是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国家记忆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遗产。长城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在全民抗日战争和改革开放两大历史性变革时期,唯一一个由全国民众自发组织、回归、认同、向往的历史与文化的标识。</p><p class="ql-block">1933年我国军民在山海关古城打响了长城抗战第一枪,《大刀进行曲》威震敌酋,"长城抗战"极大地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为取得抗战伟大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自此,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1935年红军越过"六盘山",实现三大主力会师,在陕甘长城沿线留下了无数英勇战斗的事迹和毛主席的不朽诗篇《清平乐·六盘山》,使长城成为反映共产党人坚定革命信仰的重要文物载体。1949年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冉冉升起,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八荒,中华民族自此屹立东方。长城不代表着闭关锁国,而是体现着中华民族开放策略的高度自由,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p><p class="ql-block">长城最突出、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包括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这三大精神历经岁月锤炼,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p> <p class="ql-block">四通八达的中心城楼</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地处华北与东北的交界处,自古为交通要道,是我国古代的军事重镇。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将军徐达在此建关设卫,山海关的镇东门就成为出关入关的交通要道。行人、商贾、外国使节等经此过关,需经验明批引文凭方可放行。现如今,能有幸游历古城的您,重温往昔,办一张《通关文牒》,同样会把幸福的夙愿、吉祥和祝福带回家!</p> <p class="ql-block">出了这里就到关东了!</p> <p class="ql-block">镇远镖局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西大街14号。镇远镖局不仅是一家历史悠久、充满文化底蕴的景点,还是古代镖师们聚集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展示古代镖局文化的重要场所。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镖师的训练场所、议镖大厅、信房等重要区域,了解镖师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并可以通过丰富的展览,如古代武器、服饰、文书等,更全面地了解古代镖局文化的魅力。此外,镇远镖局还提供试穿古代镖师服装、体验镖师日常训练等互动活动,让游客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古代镖局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明思宗朱由检(1610~1644),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的弟弟。天启二年(1622)受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即位,改元崇祯。他竭尽全力,节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是明朝少有的勤政皇帝之一。然而他专横独断,刚愎自用,杀害抗清英雄袁崇焕,致使朝廷内部人人自危,最终众叛亲离;又横征暴敛,向人民征收"辽饷"、"剿饷"、"练饷"等苛捐杂税。诸如此类种种原因,终于导致了明朝的灭亡。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今景山)自缢身亡。</p><p class="ql-block">李自成(1606—1645年),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出身农民家庭,明崇祯三年(1630年)率众起义,成为农民起义军领袖。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崇祯九年(1636年)高迎祥牺牲,继称闯王。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他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受到百姓的一致拥戴。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建立政权,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击败明陕西总督孙传庭部,旋即进兵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明亡。其后,由于农民起义军的将领们犯了骄傲自满的错误以及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等原因,起义军失利,退出京城。李自成率部转至河南、陕西一带与清军对抗。永昌二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p><p class="ql-block">吴三桂(1612—1678年),字长白,明清之际高邮(今江苏境内)人,辽东籍。武举出身,袭封军官。明末任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驻防山海关。李自成进京后受降,但旋即以家人受辱为由叛向清军,引清兵入关,受封平西王。其后受清廷命镇压陕西、四川的农民起义军以及云贵地区的南明政权,并受命镇守云南,形成割据势力。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举兵反叛,自称周。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不久病死,余部为清兵所灭。</p><p class="ql-block">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1650),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1626年封贝勒,后因战功封睿亲王。皇太极去世后,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并实际掌权。在多尔衮摄政时期,清军入关,满清侵入中原,对清朝开始在中国近300年的统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9岁时,多尔衮因狩猎坠马不治而亡。</p> <p class="ql-block">京师御边日行不足百里,骄兵敛财已成强攻之末:成关守将家眷京都被辱,冲冠一怒反戈相击;清兵枕戈待旦,金汤关塞如履平地。审视历史遗存,物是人非,书信已成历史见证,战袍褪去往日光彩,"至今沙上留残血,夜夜青磷照绿苔",战争惨烈跃然眼前!一场战争将李自成、多尔衮、吴三桂的命运彻底改变,大顺王朝人亡政息,清朝政权入主中原。历史更无法重演,石河大战引后人扼腕感叹。</p> <p class="ql-block">据《临榆县志》记载:"万历七年(1579年),戚继光在长城滨海处,增筑入海石城七丈,视为长城的起点,其地名'老龙头'。"</p><p class="ql-block">老龙头为明代万里长城东部起点,坐落于山海关城南的临海高地,依山襟海,长城耸峙海岸,优越的地理形势,加上精心建造的军事防御工程,气势之大,海岳天开,被誉为"人类建筑史上的千古奇观"。</p><p class="ql-block">山海关景区·老龙头由宁海城、澄海楼、入海石城、龙武营、海神庙等景观组成。在此可欣赏到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入海石城、唯一的一座海上敌台、明代长城东部的第一个垛口、第一道关口、第一座观海楼阁及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海防兵营等。</p> <p class="ql-block">入海石城是老龙头长城伸入海中的尽端部分.全城屹立于海水之中,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为蓟镇总兵戚继光派参将吴惟忠修建。1987年修复的入海石城,伸入海中22.4米,宽8.3米,高9.2米,为九层巨石砌墙,墙的四五六层仍然用原来遗址的巨石垒砌,让我们有机会领略石城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昔日八国联军营盘所在地﹣-龙园内沙软潮坪、林秀海碧,为游客休闲娱乐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海神庙始建于明初。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时毁于战火。现在的海神庙是1988年山海关区政府重建的,庙宇置于海中,三面环水,八面来风,并一反常规地坐南朝北,让人不禁产生种种联想。海神庙深入海中124米、由牌楼、三孔桥、山门、钟楼、鼓楼、海神殿、天后宫观海亭等几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秦皇求仙入海处碑立于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 毁于1966年。为了恢复名胜古迹求赵朴初先生题名,得秦皇島籍台胞孙瑞明先生捐资赞助,依旧制树碑于此。</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巿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p><p class="ql-block">《史记》中记录徐福东渡之事比较多内容的是“淮南衡山列传”,其中包括徐福从东南到蓬莱,与海神的对话以及海神索要童男童女作为礼物等事,一般认为这是徐福对秦始皇编造的托辞,还记载了徐福再度出海携带了谷种,并有百工随行。这次出海后,徐福来到“平原广泽”(可能是日本九州岛),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止王不来”,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不回来了。“淮南衡山列传”与“秦始皇本纪”稍有不同,称徐福并未开始就带数千童男童女入海,而是寻访仙家多年未果的情况下,再度出海时率数千童男女出海。关于徐福所要寻访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史记》“封禅书”只是说在渤海中,并不能确定具体位置。而平原广泽在何处,更是不能考证。</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于公元前 215 年东巡碣石,并在此拜海先后派卢生、侯公、韩终等两批方士携500童男童女乘舟入海求仙,寻求长生不老仙药,适逢波涛汹涌,白浪滔天,皆呼不能渡,始皇乃择良辰吉日沐斋淋浴,驾临海边设香案把酒祭拜,海面顿时天开云散, 风平浪静,遂扬帆入海,求仙船队得以顺利出航。</p><p class="ql-block">后人为纪念秦始皇曾在此拜海求仙,特立"拜海碑"一座,而今2000多年过去了,求仙栈桥于 2002年3月复建,全长355米,现成为四方来客到海上休闲观光的理想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