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书香映丹心 德艺双馨谱华章——记王海燕先生

古树新枝

<p class="ql-block">在三晋大地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热土上,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他以笔为剑,在诗词楹联、书法绘画的艺术天地中纵横驰骋;他以教育为舟,在人才培育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他就是王海燕先生,一位用才情与智慧书写精彩人生,用坚守与奉献诠释责任担当的杰出人士。</p> <p class="ql-block">自1974年踏入县银行工作岗位,王海燕先生便展现出非凡的进取精神。但他并未满足于此,1986年,他以超前的眼光和魄力创办“山西省纺织技工学校闻喜分校”,自此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88年在山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学习经历,更是让他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思维得到了极大提升。他撰写的“人才是企业宝,教育是铺路石”“企业承包,职教如何实现责权利”等论文,凭借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思考荣获一等奖,这不仅是对他学术成果的高度认可,更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深刻洞察与积极探索。此后,无论是担任运城地区经济管理中专学校闻喜分校校长,还是受聘为临汾地区工业中专学校校长,他始终坚守教育初心,为培养无数优秀人才呕心沥血,连续四年荣获全市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是对他卓越教育贡献的最好褒奖。</p> <p class="ql-block">在教育领域成绩斐然的同时,王海燕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也收获了累累硕果。他以“南声”为笔名,将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倾注于诗词、楹联、书法、绘画之中。1997年,在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举办的《小平与香港回归》大型艺术交流活动中,他的书法作品荣获“特别金奖”,并被授予“中国杰出艺术工作者”称号。这一荣誉,是对他书法艺术水平的极高赞誉,也让他在艺术的舞台上绽放出耀眼光芒。他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刚柔并济,每一笔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绘画作品,栩栩如生、意境深远,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独特感悟。</p> <p class="ql-block">如今,作为闻喜县民俗礼仪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海燕先生又肩负起传承和弘扬地方民俗文化的重任。他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民俗文化活动,深入挖掘闻喜县的民俗文化内涵,让古老的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王海燕在教育与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砥砺前行,用自己的才华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华章。他是教育界的楷模,是艺术界的精英,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为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