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批往事(晋江安海安平桥畔侨批展)

紫苏

<h3> 侨批感想 侨批是一段历史,侨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俗称批馆或批局)汇寄给国内亲人的信、汇合一的邮传载体,侨批主要分布在广东潮汕梅州及福建厦漳泉等地,已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是国际移民文献中极其珍贵极具原生态价值的历史遗产。 一纸侨批系家国,"唐山真无康 相招过番邦"闽南华侨多少的无奈与心酸,他们与内地亲人的牵扯纽带就是侨批。侨批纸短情长皆怀家国,是海外侨胞与家乡亲人深厚情谊的写照,在那个烽火岁月里更是万里乡愁故土难离的见证。闽南的很多家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侨批故事,往事不堪回首,我的祖上就曾有过这样泪眼婆娑的侨批故事…… 民国时期世局动荡,多少闽南人为了谋生背井离乡渡南洋,他们艰苦努力诚实守信不忘家乡。时常寄给家人来之不易的血汗钱,给翘首期盼望眼欲穿的家人一点温暖慰藉给贫穷的家庭带来一点阳光。这一封封侨批寄托着华侨们无尽的思念无限的爱,展示的是烽火年代闽南人淳朴真挚的家国情怀。 侨批的故事里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让人感动。爱国华侨停建侨厝捐钱救国,在晋江这样的华侨故事很多。包括晋江梧林“最美烂尾楼"在内,烽火年代,梧林就有包括朝东楼、五层厝等许多这样的洋楼暂停装修,将要装修的钱款捐给国家支持抗战,这些没有装修的豪宅就这样在流淌的岁月中成了晋江华侨家国情怀的有力见证。 侨批在广东一带也叫银信,“批一封,银些许,跨越山海,一纸还乡",就是侨批牵扯的家国情怀。“番畔钱银唐山福“侨批即是家书又是银信,是连接家乡与南洋的纽带,这一封封侨批也是中国人信义承诺的象征。批泛黄的信纸和墨色的字迹,被海风浸透的批信,藏着闽南华侨(包括广东华侨)的坚韧与柔软,对故土家国的深深的眷恋,他们的赤子之心。如歌如诗的侨批跨越山海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融汇的见证。 百年的侨批,早已泛黄的信笺银封在新时代焕发着深沉而又鲜活的生命力,而那些缘起侨批山海相依的华侨后人们和有志的当代的青年朋友们更应该运用“数字光影”诠释侨批银信“一诺千金”的精神传承,解读赓续侨批银信里藏着的文化根脉的时代密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