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家的窗口曾经是我心中的灯塔。在外面哪怕身心俱疲,哪怕狼狈不堪,哪怕遍体鳞伤。看到它,就像在波涛汹涌中看到了光明,找到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每每出门,即便是短短的离家,曾经是外婆、后来是母亲,常常在楼上那扇沿街的窗前,目送着我,见我抬头看她,就频频挥手示意。</p><p class="ql-block"> 即使后来搬了家,尽管只有一扇窄窄的边窗能望得到那条通往外面的弄堂、尽管母亲行动不便,也总会迈着蹒跚的脚步,挪到窗前看我。每当此时,我心中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后来母亲卧床不起,我望着空空的窗口,虽然失落,但想到家里仍有一颗惦记着我的心,我还是感到温暖。</p> <p class="ql-block"> 曾经有几次母亲因病住院,虽然请了护工,但我仍旧一直守在她床边陪护。每天晚上到九、十点钟才拖着疲惫的身子依依不舍地回家。</p><p class="ql-block"> 下了车,见到街上光怪陆离的霓虹灯和余兴尚存的路人。想到医院的惨淡,想到家的冷清。巨大的反差,令我悲戚。</p> <p class="ql-block"> 但一想到只要稍事休息,给母亲准备好饮食,明天清早就能再见到她,就感到慰籍。</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不久的将来母亲可以出院,回到这个家里。窗里的灯又会亮起,屋子又会充满暖意,心中就燃有希望。</p> <p class="ql-block"> 生怕误点,我准备了三个闹铃。凌晨把菜烧好,为了保暖用垫子层层包裹好。无论是下雪还是暴雨,总是早早候在车站,等那5:34时的头班车。然后在护工、护士和病友的“啊,天天都这么早!”的感叹声中,六点钟按时到达医院。</p> <p class="ql-block"> 我急不可待地走到母亲病床边,母亲见到我,喜形于色,但每次都会心疼地说“你怎么这么早啊?晚点过来噢。”不过我从她巴巴的眼神中,分明看出了对我的盼望和等待。</p><p class="ql-block"> 终于母亲出院了,家里的窗又亮起了灯光,屋子里又有了暖意。</p> <p class="ql-block"> ……如今整整三年了,窗是空空的,家是空空的,心更是空空的。</p><p class="ql-block"> 路过家里的窗前,我脑子里总不时会浮现出母亲在窗前的形象。她默默注视着我的目光,她频频挥手的姿势。还有她在我出门前絮絮的叮咛,总在我耳边萦绕。</p> <p class="ql-block"> 这一切看似重复和琐碎,但对我始终是珍惜的,甚至常常感到悲悯。因为我知道自己能听到这些发自肺腑的温暖的话语,是幸福的,是一种享受。我明白这一切很快就会在我的生活中消逝。</p> <p class="ql-block"> 如今这一切永远地消逝了,消逝了已经整整三年了。窗口的灯熄了,再不会亮了;屋里的人没了,再不会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在风浪颠簸的汪洋之中,那盏灯塔没有了。</p><p class="ql-block"> 曾经为了让你的一举一动长駐于心,我常常给您留影。可是而今根本不用看相片,你的一举一动都历历在目。您的音容在我脑子里依然那样清晰、那样逼真、那样鲜明。而今每当一见到您的相片,我的血液就会沸腾,身体就会像触电一般的震颤 ,我不得不欲看又止。 三年了,一千零九十六天!我没有一时忘记您,没有一天不为您流泪。</p><p class="ql-block"> 窗里的灯永远灭了,从此我只剩下归途。</p> <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悼念母亲逝世三周年</p><p class="ql-block"> 2025.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