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抚顺76:抚顺站起来了,从此找不到北

作家李想

<p class="ql-block">一座在动荡年代里反映国民抗争的三等火车站,摇身一变成为全市最大的火车站,用了一百年时间。2025年5月30日,抚顺北站正式更名为抚顺站。前一天,在长臂吊车的作业下,南站房楼顶上的三个大字由“抚顺北”换成了“抚顺站”,现场有许多市民围观并拍摄下珍贵瞬间,大家笑称北站取消了,抚顺人从此找不到北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抚顺北站的更名,改变的不仅是一个字,而是抚顺的命运。这意味着,本年9月,建设了6年的沈白高铁正式通车,辽宁成为东北首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如果以前坐普通列车从抚顺到沈阳需近一小时,高铁开通后只需要十五分钟,抚顺乘客坐着高铁到沈阳比在沈阳市内坐地铁所用时间还短。未来抚顺就像沈阳的一个大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抚顺人等了22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高铁的前身,中国首条自主设计建设的快速客运专线——秦沈专线,就到达辽宁,21世纪初辽宁在交通业就走在了全国前列。秦沈专线于2003年10月通车,设计时速200公里,全长404公里。2012年,哈大高铁开通,辽宁正式通高铁,沈阳站东侧的站点被选在铁岭西站,因地理原因,抚顺被冷落了。2018年,京沈高铁开通,高铁已横跨辽宁境内。2025年之前,抚顺还是辽宁唯一一座不通高铁的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铁的全称是高速铁路,车次编号为“G”,时速为250公里至350公里,与二维码支付、共享单车、网上购物合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作为重要的陆上交通方式,兼具民生和战备作用,谚语“要想富,先修路”说明路对经济的作用,20世纪初期俄国为侵略中国最先在中国东北修建中东铁路则说明路对政治的作用。高铁是升级版的路,在新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国家不仅斥巨资修建高铁,2017年还因修建高铁线重建了全国重点文物哈尔滨霁虹桥。虽说高铁远比不上飞机速度快,但比飞机安全和便捷,我第一次乘坐高铁去北京时感到惊讶,从沈阳到北京居然不到三小时。</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更名的新闻发布前,消息就不胫而走,原来是2024年12月,新建的火车站北站房楼顶上竖起“抚顺站”三个大字,立即引来市民议论,毕竟不可能一座车站两个站名。人们觉得抚顺北站改成抚顺站有点不习惯,房顶上“抚顺北”三个大字早已刻入记忆。或许,一般城市的北站都有“站”字,唯独抚顺北站只写着“抚顺北”的缘故吧。其实我在2023年就知道抚顺北站要更名抚顺站,那是在一次地名论证会上,我看见材料上对抚顺站的表述是沈白高铁抚顺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更名抚顺站之前,抚顺北站名为“抚顺城站”。沈白高铁建设以前,抚顺的浑河南北两岸有苏抚线和沈吉线两条铁路,苏抚线上的大站叫抚顺站,沈吉线上的大站叫抚顺城站,因为地理方位,市民更喜欢管抚顺站叫“南站”,管抚顺城站叫“北站”,就连抚顺的公交站牌上也这样写。可是苏抚线上的抚顺站至今也没正式被命名抚顺南站,抚顺城站却在2009年6月26日更名为抚顺北站。抚顺并没有西站和东站,如果原抚顺站不撤销,原抚顺站只能更名为抚顺南站。虽然抚顺人找不到北,但可指南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抚顺北站的更名,准确地说不是更名,而是恢复原名,话说在1927年车站开通时就叫抚顺站,使用了75年的抚顺城站和使用了16年的抚顺北站的站名只是过客。抚顺的历史上在浑河以南有过五代抚顺站,永安桥南、千金寨各一处、中央大街北端有三处,浑河以北则有两代抚顺站,都位于新华街北端。只是满铁管辖时的抚顺站称抚顺驿,“驿”就是车站的意思,起源于中国古代。为何一段时间里,一座城市的两条铁路上同时存在着两座抚顺站?还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p> <p class="ql-block">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获得了南满铁路及其支线的权益。1907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新奉吉长铁路协约》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政府向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借款修筑新奉铁路(新民屯至奉天)和吉长铁路(吉林至长春),借款期限为30年,在借款期间,铁路的修筑和经营管理由日本方面控制,这实际上使日本获得了这两条铁路的修筑权及相关权益。因此,中国在东北修筑铁路需要日本的同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作霖主政东北后,试图摆脱日本的控制。1919年,杨宇霆和王永江提出修建跨越东三省的铁路的建议,经张作霖批准修建奉海铁路。这条铁路分为干线和支线,干线自奉天(沈阳)经海龙县至朝阳镇,支线自梅河口至西安(辽源)。王永江从1923年1月开始与满铁交涉谈判,希望日本方面放弃借款权。经过两年交涉,最后奉天省用向日方借款修筑洮昂铁路(洮南至昂昂溪)作为妥协条件,取得了奉海铁路的修筑权。1924年7月进行实地测量。10月,王永江在省城八王寺设立奉海铁路建设筹备处。因缺乏资金,最初采取官商合办的方式。1925年5月14日成立奉海铁路公司,同年7月开工。1927年12月干支线基本完工。建成初期,抚顺境内有滴台、抚顺、前甸、章党、营盘、元帅林、南杂木、苍石、南口前、北三家、斗虎屯、清原、英额门、水帘洞、草市15个站点。这是中国东北第一条中国人自己建设的铁路,填补了东北国有铁路的空白。不难看出,在苏抚铁路已有抚顺驿的情况下,奉海铁路上命名抚顺站是中国人在日本殖民统治下不甘屈服勇敢抗争的表现。时光飞逝,一百年间几经更迭,这条铁路上的多数车站已停止办理旅客乘降业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情况并不乐观。奉海铁路通车后,日本为了达到其控制目的,提出“南满”铁路与沈海铁路联运,并主动投资修建两路之间的联络线。奉海铁路开通后亏损额越来越多,奉海铁路公司被迫同意与“南满”铁路实行“联运”。同年10月1日,两路签订《奉海南满铁路联运协定》。名日“联运”,实际上是由日本人控制,使其成为南满铁路的“培养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陷。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3年3月,“满铁”在奉天(沈阳)设立了铁道总局,奉海铁路归其管辖。1934年4月1日,日伪政府将沈海、吉海两路合并为“奉吉线”,东北光复后改称沈吉线。两条铁路全部归日本人管辖,意味着国人在铁路主权上抗争失败,正好这条铁路上的抚顺站位于清代抚顺城附近,便更名为抚顺城站。同年6月,铁道总局出版了《奉吉线案内》,这是最早介绍沈吉铁路全线站点的手册。匆忙之中,竟未变更抚顺城站名称,导致这座车站在此后的印刷的部分地图和手册中两个名称并存。不过,在1936年出版的《南满铁道沿线诸机关及设施一览表》中,抚顺城站出现,也说明当时车站的确已改名。此后的75年里,这座火车站一直以抚顺城站示人,市民们以为这就是它原本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傀儡政权,控制了铁路和矿山,但不得人心。“五族共和”的幌子之下,悬殊的民族待遇差异和关东军高压态势强烈激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经过两党领导下的民众浴血奋战及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50年7月21日,一辆从绥芬河驶来的列车停靠在抚顺城站,969名昔日颐指气使日军高官作为苏联移交给中国的战犯在这里下车,下面要去的地方是1936年为关押中国抗日志士修建的抚顺监狱。因此说,沈吉铁路上的抚顺站不是一座普通的火车站,而是一座承载历史和见证命运的车站。</p> <p class="ql-block">如今,中国已经牢牢掌握了自己的主权,国内不平衡的发展成了内部问题,抚顺这座在一个世纪里为部分人类贡献出能源和人才的城市却面临资源枯竭、人口外流、发展缓慢等困境,沈白高铁的开通对抚顺来说或许是一个转机,让更多外地人感受抚顺的风情,也让抚顺人更便捷地游览国内的大好河山。1926年到2025年这一百年间,火车站经历三个名字四座站舍,从抚顺站到抚顺站像是一个轮回,现在抚顺站终于起来了。不过以抚顺的地理条件,抚顺站北部很难再建新铁路,也意味着抚顺未来不会再有北站,抚顺人从此果真找不到北了。可是,抚顺并不会因为高铁开通而美得找不到北,未来富起来、强起来正等着这座城市来努力实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06-05</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