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的金融素养,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近日小平岛支行开展了以“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重点聚焦当下隐蔽性强、危害大的AI金融诈骗与电子合同变新型高利贷等金融陷阱。</p> <p class="ql-block"> 宣传期间,网点在公共教育区育摆放了内容丰富的宣传资料,涵盖AI诈骗案例分析、电子合同法律解读等内容。工作人员还走出网点,深入周边社区、商场,向过往群众普及金融知识。针对老年人、青少年、新市民等不同群体,工作人员采取了差异化的宣传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复杂的金融概念。</p> <p class="ql-block"> 在AI金融诈骗方面,工作人员列举了多起典型案例。如不久前,一位企业老板接到自称是合作方老总的视频电话,对方以项目紧急需要资金周转为由,让其马上转账。由于视频中对方的面容和声音与老总极为相似,老板未加核实便转了款,结果被骗走数百万元。原来,诈骗分子利用AI换脸和声音合成技术,伪装成企业老总实施诈骗。工作人员提醒大家,接到涉及资金转账的视频或语音请求时,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多种方式核实对方身份,避免盲目转账。同时,不要在社交平台随意透露个人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p><p class="ql-block"> 关于电子合同变新型高利贷问题,工作人员指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急需资金的人群求钱心切的心理,以看似正规的电子合同为幌子,设置各种隐蔽条款。比如“砍头息”,借款时先扣除高额手续费,实际到账金额远低于合同借款金额,但还款时却要按照合同金额计算。还有通过不断滚动展期、收取高额逾期罚金等手段,将利率抬高到惊人的程度,年化利率甚至可达6000% ,让借款人陷入债务深渊。工作人员建议,借款一定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对于利率、还款方式、逾期责任等关键信息要格外关注。</p> <p class="ql-block"> 此次宣教活动得到了社会公众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对新型金融诈骗手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后面对各类金融诱惑会更加谨慎。</p><p class="ql-block"> 未来,小平岛支行将持续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范围,为守护群众的“钱袋子”贡献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