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底村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三天假期,第一天下了一天雨,第二天愉快的过了一个六一儿童节,第三天闲来无事,去寻找一处静谧之地 。听闻北京爨底村有着独特的韵味,宛如一颗遗落在山间的明珠,我便踏上了这场探寻之旅。</p> <p class="ql-block"> 当车子缓缓驶入爨底村所在的区域,道路两旁的山峦像是一幅展开的水墨画,连绵起伏,绿意盎然。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偶尔还能看到几处飞瀑流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让人顿感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初入爨底村,首先就是了解这个村子的名字。为啥叫一个这么难写的字“爨”。爨的解释有两种:1.据史书《说文解字》记载:“爨”解释为锅灶之下。篝火旺意味点火做炊。2. 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216页记载:爨cuan①<书>烧火做饭:分爨、分居异爨(旧时指兄弟分家过日子)②<书>灶:执爨。③(cuan):姓。爨底下爨是灶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爨底下村的名字有三种解释,这里就不一一道来了!总之它历经岁月的洗礼,显得古朴而厚重,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这个村庄的历史。走进村子,脚下的石板路高低不平,却透着一种别样的质感。石板路两旁是错落有致的明清古民居,这些民居以青石为墙,灰瓦为顶,建筑风格独特,布局合理。有的房屋依山而建,有的则临水而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沿着石板路漫步,我仿佛穿越回了过去。村子里的老人坐在门口悠闲地晒着太阳,孩子们在巷子里嬉笑玩耍。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鸡鸣犬吠,打破了村庄的宁静。我走进一家民居,主人热情地招呼我坐下,给我沏上了一杯当地的香茶。在茶香的氤氲中,我与主人攀谈起来,了解到了爨底村的一些历史和文化。原来,爨底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北方四合院和南方水乡的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离开民居后,我继续在村子里游览。来到了村中的一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整个爨底村的美景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房屋,曲折蜿蜒的石板路,以及远处的山峦和田野,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我不禁拿出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接近中午一点了。我们四人找了一家比较凉快,在小剧场对面的小梅餐馆用餐。这里的饭菜都是农家菜,主食贴饼子菜团子。四个人四个菜,炖鱼、炖豆腐、炸花椒叶、野蘑菇炒土豆丝外加一盆面条汤。饭菜比较可口,价格也比较公道。</p> <p class="ql-block"> 听说离村西不远处有一个一线天景点,来回10元坐摆渡车,于是我毫不犹豫就到达景点。一线天的景点不足为奇,见的太多了。最吸引我的是因洞穴而建的卖饮品的店铺。里面有自制冰激凌和各种冷饮。来到这里游客都会不由自主进店歇脚。给这幽静的山谷带来了生机,弥漫着一股温馨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我怀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爨底村,但那古朴的民居、清澈的溪水、热情的村民,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p> <p class="ql-block"> 这次爨底村之行,让我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浮躁,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也让我领略到了古老村落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我期待着下一次还能再来这里,再次感受这份宁静与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