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云南丽江古城门</b> <b>茶马古道的产生,源于西藏和内地的之间的物资交流。</b> <div> 藏族由于“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而将茶作为“一日不可缺少”的生存必需品。 但藏民所居的青藏高原地区,素不产茶。<div><div> 为了将四川、云南产的茶叶运入藏区,同时将藏区的土特产输入到内地,于是,一条条以茶叶贸易为主的交通线,在藏汉民族商贩、背侠、驮队、马帮的劈荆斩棘下,被开辟出来。</div><div> 到了唐代,随着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下嫁吐蕃王朝,逐步加深了内地与藏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内地人民的饮茶习俗传入藏区,逐渐形成社会风气,茶、马贸易开始兴起。</div><div><div> 到了唐代中期以后,中原地区与西北、西南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b>茶马互市开始形成</b>。<br> 到了宋代,<b>茶马互市制度</b>正式确立。<br> 到了明代,制定了关于藏区用茶的一系列法规和制度。<br> 到了清代,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在打箭炉(康定)设立茶关,大渡河上建泸定桥,开辟直达打箭炉的“瓦斯沟路”,打箭炉(康定)成为川茶输藏的集散地和川藏大道的交通枢纽。<div> 茶马古道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其主要线路分为:<br> <b>川藏线:</b><br> 东起四川雅安,经泸定、康定、巴塘等地进入<b>西藏拉萨</b>,<br> <b> 滇藏线:</b><br> 南起云南的普洱茶主要产地<b>西双版纳、普洱,</b>经过<b>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b>等地进入西藏,直达<b>拉萨。</b><br> <b> </b><b>青藏线:</b>起源于青海,经过西宁、玉树等地进入<b>西藏</b>,是茶马古道中较早形成的一条线路,也是连接中原与西藏的重要通道。</div></div></div></div></div> <b>云南丽江、正宗过桥米线</b> <b>茶马古道滇藏线</b>从茶乡<b>普洱</b>出发,穿越<b>大理、中甸(香格里拉)、德钦</b>等地,最终抵达西藏的古老道路,见证了无数马帮的坚韧与毅力。<div> <b>茶马古道滇藏线</b>横跨整个横断山脉,连接了三十多个民族,八千多万人口,北接丝绸之路,南连瓷器之路,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纽带。<div><div> 为了便于普洱茶的远途运输,发明了紧压制作茶饼的加工方法。</div><div> 在运输途中,茶饼经常被淋湿、发酵。让茶商们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发酵过的普洱茶在西藏更受欢迎,普洱熟茶由此诞生。</div><div> 从云南到西藏,“马帮”一般要走180天,甚至更长时间。马帮的组织形式有三种:</div><div> <b> 家族式</b>全家人投入马帮事业,骡马全为自家所有;</div><div> <b> 逗凑帮</b>是同一村子或相近村子的人,每家出几匹骡马,结队而行,选一个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人做“马锅头”;</div><div> <b> 临时结帮</b>则是临时组成的马帮。<br> <b> 茶马古道滇藏线</b>在进藏的几条路线里,平均海拔最低。它沿着<b>金沙江、澜沧江峡谷一路北上</b>,不仅横向跨过了横断山,而且也纵向穿越了三江并流峡谷,南北跨越了四个纬度。</div><div> 大山、大河、大断裂,横空出世,多种气候带错落分布,导致了热谷、森林、草原、雪山垂直并存,茶马古道滇藏线是一条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世界级旅行线路。</div><div> 我和老伴来云南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身临其境的去看看被国际学者视为"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形最复杂的线性文化遗产”的茶马古道(滇藏线)中的:丽江古城、金沙江上游的虎跳峡和藏区的香格里拉。</div><div><br></div></div></div> <b>入住丽江的民宿</b> <b> 来到丽江的当晚吃过桥米线的饭店</b> <h1> <b>2015年11月14日.星期六.</b></h1><p class="ql-block"> 中午12.00时乘K9682次列车,离开了昆明市前往茶马古道上的丽江古城,开始了“七彩云南”的旅游。</p><p class="ql-block"> 这趟列车是旅游专列,整个列车全程卧铺,我沿各车厢看了一下基本全部爆满。昆明到丽江的这条铁路在目前是云南省内唯一的一条铁路。</p><p class="ql-block"> 晚间19·00时列车到达丽江,火车站是新建的很漂亮。站前的停车场管理的很有秩序,井井有条。在火车上我本计划下了车后在火车站附近找个旅馆住下了,这样会方便些。结果下了车一问,新车站距离市区还有近20公里的路程,必须得到市区去住。在等公交车时,来了一位开民宿酒店的女老板在和老伴交谈,说是让我们去她的酒店住,价格是;标准间一天60元,而且地址就在丽江新城和古城的交界处,距离长途车客运站也很近。</p><p class="ql-block"> 在丽江能有这样的价格我有些不相信,怕是骗局。可是这位女老板的态度还很诚恳,说如果到了地方我们要是不满意,只给她一个车费钱就可,你们可再去别的酒店。</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们便上了她的面包车,在车上经过聊天我们知道了,开车的是她的弟弟,她姓“陈”是纳西族人。这个酒店是他们兄妹三人集资建的,已开业五年了。聊着聊着就进了市区来到了酒店。下车一看给我的感觉还不错,是座四层楼房,门脸很敞亮,名字叫彩云天假日酒店。</p><p class="ql-block"> 老伴上楼去看了看房间觉得不错很满意,老板没说谎话,很讲诚信。于是我们便住在了这里。我进了房间一看真的不错,可达到三星级的标准,农家乐的价格。安排好住宿已是八点多了去街上转转,灯光把这里打扮得很漂亮顺便拍了两张照片。同时在附近见到了一家正宗的云南米线饭馆,来云南五天了还没吃过一次米线呢,今天品尝品尝。</p><p class="ql-block"> 紧张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还不错找到了一个理想的住处。好好睡一觉养好精神,明天游丽江。</p><p class="ql-block"> 今日支出:火车300元、午餐20元、晚餐50元、茶叶35元、超市45元、住宿60元。 共计:510元</p> <b>云南丽江木氏吐司衙门</b> <b> 丽江古城“忠义坊”</b> <b> 丽江古城形成于唐代,其雏形就是三赕城,</b>那时它还只是南诏国和大理国边陲的一个小镇,名为“三赕城”。<div> 三赕城不仅是丽江纳西族最早的居住地之一,也是该地区政治、经济活动的核心。</div><div> 从唐高宗上元(公元674年)至唐昭宗天复(公元901年),丽江总管的中心治所就在三赕城。</div><div> 而当时离三睒城不远的白沙、束河,是丽江纳西族最早的居住地之一,白沙玉湖村被称为“纳西第一村”,束河是古茶马道的枢纽,但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居住生活,政治中心仍在三赕城。</div><div> <br></div> <b>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b>(13世纪后期),由丽江木氏先祖将统治中心由白沙古镇迁至现狮子山,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div> 宋朝建立后,丽江成为比较脱离中央政权之地,据《木氏宦谱》记载,宋仁宗至和年间(公元1054至1055年)丽江纳西首领牟西牟磋建立了独立称王的<b>摩娑诏</b>,政治中心仍在三赕城。 </div> <b> 丽江古城“东巴纸坊”</b> <p class="ql-block"><b>丽江古城在元代</b>被再次纳入中央王朝直接管辖的范围,<b>忽必烈</b>任命丽江纳西族首领阿琮阿良为“茶罕章管民官”,后又改任为“茶罕章宣慰司”,由此,丽江纳西族土司制度开始形成。无论茶罕章是否指三赕,忽必烈进丽江与阿良交往的政治中心仍是三赕城。</p><p class="ql-block"> 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置丽江路,将茶罕章管民宫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p><p class="ql-block"> 公元1285年,又改设为丽江路宣抚司,辖区扩大到一府七州一县,七州之一为通安州。</p><p class="ql-block"> 自此,唐宋时的三赎城,开始以通安州城的名分出现在历史上,并成为丽江土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p> <b> 丽江古城,蜡像馆</b> <p class="ql-block">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朝大军攻入昆明和大理,阿甲阿得(木氏第七世)率众首先归附,朱元璋下圣旨特赐阿甲阿得姓“木”,此后木氏土司凭借土司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完善,<b>丽江古城</b>进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同步的繁盛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朝初年,木氏土司势力逐渐走向衰败。</p><p class="ql-block">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丽江改土归流,改土知府为流官知府,使得丽江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大变革之中,也使得丽江古城另有一派新的建置。</p><p class="ql-block"> <b> 清代的丽江古城被称为大研里</b>,古城内教育设施的增加使其具备了文化教育中心功能。</p><p class="ql-block"> 此外,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手工业的发展,丽江古城也逐步发展成为商业中心。</p><p class="ql-block"> 清朝咸丰和同治年间,云南境内爆发的杜文秀回民起义使得丽江古城几乎完全被毁。</p> <p class="ql-block"><b> 丽江古城</b>在抗战时期,工商经济发展走向高潮,而高潮的中心就在大研镇。</p><p class="ql-block"> 铜器、皮毛皮革、纺织、铁器、银器、造纸等的加工与制造,均集中在大研镇。</p><p class="ql-block"> 到抗战中期,丽江古城的各地大小商号已达1200多家。经过不断的建设,丽江古城逐步形成数千户、万余人的规模 。</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丽江县人民政府也在古城正式成立。</p><p class="ql-block"> 1986年,丽江古城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p><p class="ql-block"> 1996年2月3日,古城遭遇七级大地震,重灾街巷有三分之一的民居倒塌,但丽江人民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把古城重建如旧。</p><p class="ql-block">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遗产保护范围包括大研古城(含黑龙潭)、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2002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丽江撤地设市,丽江古城的行政区划归丽江市古城区 。</p><p class="ql-block"> 2003年4月,原丽江县分设古城区和玉龙县,“大研古镇”和“束河古镇”分别隶属于古城区的大研街道办事处、束河街道办事处,而“白沙古镇”则隶属于玉龙县白沙镇。</p><p class="ql-block"> 2005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通过60个旅游小镇,大研古镇和束河古镇位列其中。</p><p class="ql-block"> 200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通过10个旅游名镇和60个旅游小镇,大研古镇和束河古镇被列为旅游名镇。</p><p class="ql-block"> 2012年6月24日至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了丽江古城微小边界调整和缓冲区的提议,将丽江古城面积3.8平方千米调整到7.3平方千米 。</p> <b> 丽江古城</b>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地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连接处,海拔高度为2418米,面积是7.3平方公里。<br> <b> 丽江古城</b>的北面连接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br> <b> 丽江古城</b>区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名族古城,集中了纳西族文化的精华,纳西族称丽江为“巩本知”、“巩本”意为仓廪“lin”,“知”意为集市,丽江古城曾经是仓廪集散地。<div> 丽江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是茶马古道上最著名的城镇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至今完整的保留了宋朝、元朝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div> <h1> <b> 2015年11月15日.星期日</b></h1><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先去了客运站看看开往香格里拉的长途车是什么时间发车,价格是多少?经过实际调研感觉到:</p><p class="ql-block"> 像我们这样的年龄去香格里拉 ,不太适合自助游,主要是因为在藏区语言交流及交通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困难。</p><p class="ql-block"> 为了安全起见我和老伴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报个旅游团、跟团游香格里拉。旅游团的价格是每人680元(两日游)。因为我俩的年龄都超过了60岁,旅行社也给了我们一个优惠价,每人420元。</p><p class="ql-block"> 把明天去香格里拉的事情落实后,吃完午饭我们便进丽江古城,开始游览在我们旅游生活中的第一座少数民族的千年古城。</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inherit;">当地政府的规定:游客进入丽江古城每人要收80元的古城维护费,可是丽江古城即没城墙又没城门,没法卖票,只是在几个大道口有几个工作人员在对游人收钱,可是其他的小路根本没人管,路况熟悉的人是可以自由出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于是</span>我和老伴就在酒店<span style="color:inherit;">小老板的引领下,走他们日常进出的小路进入丽江古城。</span></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了丽江古城、进入我们眼帘的是木楼青瓦,古街石巷、小桥流水、站在古城东大街上,抬头就能望到玉龙雪山。</p><p class="ql-block"> 在没来丽江之前,看过了一部叫《木府》的电视剧,今天来到了丽江,来到《木府》门前才真正感觉到《木府》在丽江的历史中所处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在木府的正门前,竖立着一座白色的、高大的、格外引人瞩目的牌坊,在牌坊的正中央写着两个鎏金大字“忠义”,这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b>明神宗</b>亲笔所赐。牌坊的后面便是木府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原来纳西族人是没有汉族的姓氏的。在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远在滇西北丽江的纳西族土司,他的名字叫阿甲阿得,这个人很有头脑,很会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众归顺”,举入臣之礼。阿甲阿得的这一举动,得到了朱元璋的极大赏识,朱元璋将自己的“朱”姓去掉一撇、一横,钦赐予“木”姓。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便改为汉姓名字。</p><p class="ql-block"> “木氏”土司家族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鼎盛时期木府占地100多亩,有近百座建筑,是800年大研古城的心脏所在。</p><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确实很大,我们走了一下午用了近六个小时的时间,才游历了丽江古城不到三分之一的区域。但是越看越让我感到没兴趣,让我感觉最深的却是商业的味道太浓了,是个房屋就开商店,就开酒吧,每一条街道、小巷都在做买卖,真是大煞游兴。</p><p class="ql-block"> 算了,不管怎样具有千年历史的纳西族的古城,我是来过了。</p><p class="ql-block"> 晚饭吃的是丽江的名菜叫【腊肉火锅】,其味道真是不敢苟同。不管怎样也算吃过了。</p><p class="ql-block"> 今晚要好好休息休息,养足体力,明天去向往已久的游香格里拉。</p><p class="ql-block"> 今日支出:住宿60元、午餐25元、晚餐80元、水果25元。</p><p class="ql-block">共计:190元</p> <h1> <b> 2015年11月16日、星期一、农历十月初五</b><br></h1><h3> 昨晚22.00时接到了旅游团导游电话,告诉我他叫“阿布”是藏族,并通知我明早集合时间改到8·20分,这样还可以,原来定的是7·00时,太早了这里的天还没亮呢。<br> 我们准时到了集合地点,乘坐旅游大巴,开始了香格里拉之旅。<br> 我们这个散客团共二十七人,分别来自全国十几个城市,我和老伴年龄最大,年龄最小的只有三岁,是一个来自温州的三口之家,年轻的父母带着他们的儿子。小家伙既不认生,又很活泼挺可爱的。</h3> 从丽江古城到香格里拉的距离大约有200公里,旅游大巴车行驶在滇西南的公路上,望着车窗外的景色,远处大山顶上的皑皑白雪、山坳里被屡屡炊烟笼罩的小村庄、被公路旁的河水映照着,显得是那样的平静;村庄旁绿莹莹的菜地让这西南边陲的村庄充满了蓬勃的生机。<div><br></div> 旅游大巴车行驶了三个小时,来到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独克宗古城,这是一座保存最完好的藏传佛教文化古城之一,距今已经有1300年的历史了。<div> 公元676—679年,在唐朝的仪凤、调露年间,吐蕃在这里的大龟山顶设立了寨堡,名字叫“独克宗”(藏语发音包含了两个意思:一、“建在石头上的城堡,”二、“月光城”)。 我们的大巴车停在了月亮广场。</div><div> 它是按着佛经中的“香巴拉”的理想国建成的。这座依山而建的古城,路面起伏不平,那是一些岁月久远的旧石头顺着自然的地势铺成的,至今在石板路上还留着深深的马蹄印,那是当年的马帮给历史留下的烙印。</div> 这张照片就是在月光广场上拍的月光古城,那个转经筒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 <b> 鸟瞰独克宗古城</b> 独克宗古城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br> 在这里使我才对茶马古道有了较深刻的了解。<div> 原来:<br> 滇藏茶马古道的线路是从云南的普洱经大理、丽江、中甸(现在的香格里拉)、德钦、茶隅、左贡、拉萨、亚东、日喀则、伯林山口,再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div><div> 沿途经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拉萨河、雅鲁藏布江,还要翻过5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马帮走一个来回往往需要一年的时间。<br> 遗憾的是导游没让我们进古城、只给了我们40分钟的时间在月光广场转了一圈。但是这里已是海拔3500米了,如要走急了也有些气喘的感觉。</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还有一座红军长征纪念馆。原来在长征途中由<b>贺龙、任弼时、萧克</b>率领的红二、六兵团(红二方面军),在香格里拉翻过了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渡过了金沙江、进入了四川,最后完成了与二、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p> <b> 独克宗:龟山大佛寺、最大的转经筒</b> <b> 独克宗、月亮广场</b> 14·00我们来到了香格里拉。<div> "香格里拉"是藏语的音译,又译为<b>“香巴拉"</b>,其意为"极乐园" 。 </div><div> 香格里拉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而为世人所向往,不久便被拍成同名电影并荣获多项奥斯卡奖,更使其为世人熟知。</div><div> 香格里拉藏区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拥有普达措国家公园、独克宗古城、噶丹松赞林寺、虎跳峡等景点。</div><div> 进入了香格里拉县城后 ,导游将我们这27位游客分成了两拨、其中一拨12个人去了普达错国家公园,我们一拨15个人将乘缆车上石卡雪山。</div> <b> 通向石卡雪山顶的索道缆车</b> <div><b> 石卡雪山</b> 位于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香格里拉市 建塘镇西南方向,距离市区仅7.34公里,车程15分钟。<br> <b> 石卡雪山</b>海拔4500米,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唯一能乘缆车直达的立体生态景区。景区占地面积约65平方公里,包含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br> 在过去、石卡雪山是连接吐蕃与南诏的纽带,是吐蕃时期滇藏茶马古道进入藏区的第一座神山。<br> <b> 石卡雪山</b>北接 纳帕海自然保护区 ,南邻“三江并流”核心区 千湖山 ,东望 松赞林寺 金顶,西靠 金沙江大拐弯 。游客可以乘坐缆车直达山顶,沿途穿越四个垂直带谱,从草甸到冰川遗迹,一日之内可以体验四季变换的景观。<br> “石卡”在藏语中意为“有马鹿的山”,马鹿在藏传佛教中象征着吉祥长寿和驱邪正法。</div><div> <b> 石卡雪山</b>在历史上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商队、马帮在这里祈福平安,象征着财富和吉祥<br> 石卡雪山景区内设有两段索道:</div><div> 第一段索道带游客到达海拔3764米的 亚拉青波牧场 ;</div><div> 第二段索道则直达山顶。</div><div> 山顶观景台可以远眺 哈巴雪山 、 玉龙雪山 、 梅里雪山 等多座著名雪山。 </div> 我和老伴商量一下决定、先到第一段停下来适应一下,然后看看天气的变化再决定是否继续上第二段山顶的4500米处。<br> 来到了3300米处的纳帕草甸一看,虽然现在已是冬天了,草原已经发黄了,但还是给人一种原生态的感觉。<div> 硕大的一片草甸子只居住着5户藏民,只见到几十头牦牛在草甸上自由自在的在吃草,整个原野上非常寂静,仿佛真是处在世外桃源之中。<br> 在缆车的出口不远的地方有座木棚子,有一对藏族老人带着他的小孙子在卖烤牦牛肉串和牦牛奶。这里的东西肯定是绿色的,老伴吃了三串牦牛肉,我喝了一杯牦牛奶。</div><div> 真是不错,肉非常嫩、奶非常香。这是我第一次喝牦牛奶。<br></div> <b> 来到了海拔4449.2米的石卡雪山</b> <p class="ql-block"> 在空旷的山坡上,渐渐地感觉风越来越大了、气温也在下降,因此决定就不再乘缆车去山顶了,山顶上风肯比这里大,再加上缺氧,我俩一定受不了。因此决定乘缆车下山。</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们拍的几张照片还是很有意思的。</p><p class="ql-block"> 首先就是我们发现了一头野猪,在荒野里悠闲着“散步”;</p><p class="ql-block"> 另外就是草原上的几头牦牛、见到我们后没有任何的反应,还是低着头寻找着青草……。</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和老伴却是第一次这么近的接触到牦牛,还是感觉有些忐忑。</p> <b> 香格里拉蓝月谷</b> 在石卡雪山下来就感觉到冷了,多亏旅行社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件棉衣,要不然就麻烦了,非冻感冒了不可。这就是典型的高原气候,中午当太阳高照的时候,热得受不了;当太阳落下去了就冷的受不了。从这点我才弄明白为什么藏民穿衣服要露这一支胳膊了。<br> 今天的晚餐安排得很有特色,是在藏民家里,喝着奶茶、吃着藏式火锅,还有青稞酒;最值得留恋的是那场纯粹的、朴实的、藏民的歌舞表演以及和游客们的互动,哎呀,真是太热烈了。<br> 藏族同胞们的热情招待赶走了我们一天的疲劳。<br> 今日支出:旅游团840元、相片60元,共计:900元 <h1> <b> 2015年11月17日、星期二、农历十月初六</b></h1><p class="ql-block"> 昨天晚间住在香格里拉的旅馆不准开空调,房间很冷,幸亏有个电褥子,要不然就惨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7·00时起床、7·30分集合,整个上午哪个景点也没去,导游只带我们去了两个购物店。</p><p class="ql-block"> 这是没办法的,一共只有两天的时间,跟导游进购物店就用了四分之一,好歹还没强迫你购物就不错了。</p><p class="ql-block"> 吃完了午饭,已是下午两点钟了,我们来到了世界闻名的虎跳峡。</p><p class="ql-block"> 虎跳峡险峻闻名天下,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p><p class="ql-block"> 虎跳峡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包括上、中、下虎跳峡。</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的是上虎跳。</p><p class="ql-block"> 中虎跳,下虎跳只能是徒步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虎跳峡</b>距离香格里拉96公里、距离丽江80公里,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p><p class="ql-block"><b> 虎跳峡:</b></p><p class="ql-block"> 峡谷全长17公里,南岸是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p><p class="ql-block"> 北岸是中哈巴雪山、主峰海拔5396米;</p><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就在两山中间穿过,激流穿过的地方的宽度仅有30—-60米,</p><p class="ql-block"> <b> 虎跳峡</b>的上峡口是海拔1800米,下峡口是海拔1630米,两岸山岭和江面相差2500—3000米,真是谷坡陡峭、极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而且在这中间还有一块巨石,称为【虎跳石】,传说中当年就是有一只老虎从这块石头上跳到对岸去的,就此、就有了【虎跳峡】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 我和老伴来到了虎跳峡后,沿着山坡下行500多个台阶到达了谷底,看到了金沙江水奔腾而下、激流勇进、江水在峡谷内连续下跌7个陡坎,216米的短距离落差,真是波涛汹涌,闻声数里,是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p><p class="ql-block"> 真是天下又一奇观,太壮观了。</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虎跳峡,我们的香格里拉两日游也就结束了,回到丽江已是18·00了。</p><p class="ql-block"> 丽江、香格里拉之游,是我们这次旅游中比较辛苦的一段路程,同时环境条件也不太好,但是终于实现了我们多年的一个愿望。</p><p class="ql-block"> 今日支出:晚餐36元、水果10元、酸奶6元、面包10元、出租车10元、住宿60元。 共计132元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