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连载一百三十六(1603)

小鱼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幸福人生讲座》连载一百三十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包实夫,他在私塾教学,有一次回家去看他的父母,结果走在路上遇到了一只老虎,老虎就把他衔起来,带到另外一个地方,准备把他吃掉。这个包实夫并没有惊慌,古代读书人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是他很诚恳地跪下来跟这个老虎说:“我被你吃是我的命,但是现在我有七十多岁的父母要奉养,可不可以让我奉养完父母,再来让你吃?”这一片孝心让最凶猛的老虎都感动了,放下他就走了。所以当地的人就给那个地方取了个名字,叫做“拜虎岗”。连最凶恶的老虎都可以感动,那最忠诚的狗还有什么困难!不只是动物,还有植物,所谓“万物交感,以诚以忠”,真诚到极处,天地都会感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元朝的时候有个读书人叫李忠,他的孝行闻名远近,有一次他所居住的村子发生大地震,所有的房子全部都倒塌了,唯独他们家的房子完好无损。这是历史上记载的事实,我们不得不信。《中庸》里面有讲到“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假如是善,就知道是福;不善,就是祸。所以,李忠的孝行必然让他避过这个劫难,我们要相信这个真理,坦坦荡荡、光光明明地去走我们的人生,这样人生必能逢凶化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兄弟睦,孝在中”,那人与人如何和睦相处?我们来想想,陈昉的家族有七百人,人家还和睦相处,我们现在家里几个人?三个就已经合不了!所以确实我们退步不少。甚至于还没生小孩,有的夫妻就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人家能包容七百个人,那可是大学问!和睦相处是结果,因在哪里?因在“平等对待”。因为“平”,所以人心也平,人心平才不会有纠纷产生。所以,教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抓住一个原则,绝对要平等地照顾,绝对不能对大儿子好,对小儿子差一点。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多因为宠爱某一个孩子,最后造成什么结果?兄弟阋墙的很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再深入去思考,比方说我们现在对某个孩子比较好,对他有没有帮助?你对他太过溺爱,他会愈来愈自私,你是害了他。那个被我们忽略的孩子,内心就很不平衡,有时候会变得很消极。你是两边都害了,这就太不理智了,所以“平”很重要。我虽然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但是我父亲对待我们三个孩子很平等,比方说给奖金的时候都一样,也没有多给我,不然我可能就会恃宠而骄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明朝的时候,有个读书人叫郑濂,他们家族是七代同堂,大概一千多个人。明太祖朱元璋很佩服他,颁了匾额给他,上面写着“天下第一家”。还送了他两个梨,明太祖也很有意思,他想:我送两个梨,看你一千多人怎么分?还派了锦衣卫跟在后面,去看看郑濂怎么处理这件事。诸位朋友,你会怎么处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想一下,下一节课来讨论,谢谢大家。(第十六讲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