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者按:这是2024第十一届智纲智库大会上中国著名战略咨询专家,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在深圳的演讲稿。 其专著《找魂》中阐述的战略理论:战略就是突破丶战略就是转折丶战略就是找魂丶战略就是航海图丶战略就是国家意志。他的策划流程:把握大势丶创新理念丶设计策略丶整合资源丶监理操作。这是王志纲先生在全球化浪潮中运用东方智慧的经验总结。</p><p class="ql-block">宏观趋势</p><p class="ql-block">今天下午,中国著名战略咨询专家、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以“穿越无人区”为题,在深圳进行了精彩演讲。</p><p class="ql-block">从世界格局讲到了中国方向,着重强调了今年的主旋律“新质生产力”,新基建、新能源、新智造、新消费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p><p class="ql-block">而对于深陷内卷而苦不堪言的中国企业,王志纲也给出了方向——出海,他谈到“外边遍地是机会,只待我们去发掘。”</p><p class="ql-block">此次演讲,观点精妙,让人酣畅淋漓。笔记君特意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收获和启发!</p><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穿越无人区》。</p><p class="ql-block">什么是无人区?</p><p class="ql-block">第一,今天的中国,从来没有遇到世界和国内这么多的不确定性。</p><p class="ql-block">第二,所有的中国企业家,从原来的跟跑、照抄、模仿就能往前走,如今发现,我们到了并跑甚至是领跑的状态,就像在一个没有行标的河流上行驶,所以我称之为无人区。</p><p class="ql-block">所以,出现惶恐和茫然是非常正常的。</p><p class="ql-block">针对这个情况,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如何看待这个时代,看待中国,看待行业,乃至看待自己。</p><p class="ql-block">一、今天的世界,到底怎么了?</p><p class="ql-block">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没有看世界的眼光,是没法做好事的。今天我希望从另一种认知维度来和大家分享关于世界的看法。</p><p class="ql-block">我们在疫情期间关了3年,基本上跟世界隔绝。很多消息都是通过看新闻、看报纸获得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外边的世界究竟怎么样,一定要实地走一走。</p><p class="ql-block">封控放开后,我用了80天时间走了十几个国家,欧洲、美洲、大洋洲、东亚还有东南亚。</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分享一下我所看到的世界这三年发生了哪些变化。</p><p class="ql-block">1.欧洲</p><p class="ql-block">我去年10月份,用了20天时间去了欧洲,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瑞士。</p><p class="ql-block">这几天走下来后,我看到的是一个很陌生的欧洲,原来脑袋里的欧洲是很光鲜的,一想到巴黎,就想到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塞纳河。</p><p class="ql-block">去了后发现:</p><p class="ql-block">第一,垃圾围城,不少游客被偷钱、被打劫,甚至很多地方都是尿骚味。简直大失所望。</p><p class="ql-block">第二,网络之差,难以想象,时不时就断网。</p><p class="ql-block">第三,通货膨胀的吓人。我去了一家英国的兰州拉面,一份面15英镑,相当于150人民币。住一晚上酒店2000欧元,结算下来就是2万人民币。</p><p class="ql-block">第四,同城的快递,居然要15天才能送达。</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让我感觉很震撼的是,在国际服装节博览会上,大出风采的居然是中国企业,一个波司登把戴高乐机场和伦敦希思罗机场几乎全包下来。还有安踏,收购了法国的老牌服装企业之后,还踌躇满志继续开疆拓土。</p><p class="ql-block">更让我震撼的是,在以往都是德系汽车唱主角的慕尼黑汽车展上,比亚迪居然引发大批德国人蜂拥围观,我同行一位感性的朋友,甚至泪流满面。</p><p class="ql-block">当时,我想到一个朋友,郑广文先生,他从汽车行业起家,转型做精密制造,做得非常成功。</p><p class="ql-block">他给我分享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p><p class="ql-block">原有的汽车行业,可以说是西方工业文明的皇冠,在上百年的发展史中,几乎没有中国的影子。</p><p class="ql-block">首先是德系汽车,德国人的严谨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意大利是灿烂的民族,从法拉利、兰博基尼都用艺术细胞和设计来打造时尚的跑车,我们没法学习。还有日本的精工制造也是我们没法赶超的。</p><p class="ql-block">但没有想到,上帝关上一扇门,打开了一扇窗,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中国用弯道超车的方式,突然跑到前面去了。</p><p class="ql-block">这也让我想起十多年前的一段公案,当时最火的话题就是雾霾围城,尤其是我们在北京生活,每天都灰头土脸。不少公知因此说,中国人太能制造污染了,想要融入世界,一定要遵守欧洲提出的倡议——“加入双碳计划”。</p><p class="ql-block">当时大家都半信半疑,一方面觉得确实要环保,但另一方面也担心一个问题,我们刚刚吃饱,就要减排,能行吗?</p><p class="ql-block">没想到15年过去,中国已经成了碳排放、碳中和的先锋。而且在产业方面一下子跑到前头,从新能源汽车到光伏再到锂电池,一下子成了领跑者。反而是原来激进的欧洲开始往右转,推迟燃油车的禁令,和当初的嘴脸完全不一致。</p><p class="ql-block">这个变化,真是出乎意料,而这种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屡屡发生。20多年前,中国加入WTO时,所有人都感觉非常惶恐,担心自己没实力跟西方人同台竞技,最后的结果大家出乎意料,正式加入WTO后,中国实现了第一次国际化,产品销往了全世界。</p><p class="ql-block">而这次的碳排放、碳中和,中国一下子产生了一批战略性新兴行业,特别是三大件: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p><p class="ql-block">看完欧洲后,我最深的感受是:你不出去,就不知道中国积蓄的巨大力量,很多东西已经在弯道超车了,甚至领跑了。</p><p class="ql-block">2.东南亚</p><p class="ql-block">我在越南时发现,当地的华人已经遍地生根发芽,而其中有很多就是来自中国珠三角。</p><p class="ql-block">很多人担心中国的工厂跑完后,工业化怎么办?</p><p class="ql-block">原来我也有这种担心,但经过这次东南亚之行,我就不担心了,因为我发现中国企业的外溢是选择性的,供应链的核心环节、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品牌、渠道、专利)还牢牢控制在中国手里。</p><p class="ql-block">在越南行走,还有一件事情让我感受很深,我们的导游是一位叫阿珍的越南姑娘。</p><p class="ql-block">有一天她讲了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原来她们世代种田,后来她想当导游,父母亲就逼着她学英语,她坚决不听他们的,非要学中文,爹妈把她打出门,说学中文永远没有未来。</p><p class="ql-block">没想到,学中文不仅改变了她的命运,在城里买了房,结了婚,爹妈也从农村搬到城市,最后爹妈追着她把弟弟妹妹全带出来学中文。</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故事,我10年前去越南时,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把投资者分为三类,第一类欧美,第二类日韩,第三类才是中国。</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再去看,伴随产业的升维,中国人在越南的地位已经是非同一般了。</p><p class="ql-block">去完越南后,我又去了泰国。很多人说,泰国相当于20年前的中国,有高楼大厦,也有城中村,杂乱无章但生机勃勃。但是有个泰国朋友的观点非常新颖,他说,泰国不是20年前的中国,而是20年后的中国。</p><p class="ql-block">因为整个中国的发展基石是高速城市化,高速工业化和高速房地产化,当城镇化率已经到达60%的时候,城市格局基本形成了。</p><p class="ql-block">今天中国房地产的沉寂,也说明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那经济还要继续增长,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其实办法很简单,只能靠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也就是内容的提升,生活品味的提升。</p><p class="ql-block">这次我去泰国待久了,我发现泰国虽然看起来定格,跟20年前的广州差不多,但其实在内容上不断升级,第一国际化,第二与时俱进,很多新兴行业在泰国发展的非常迅猛,下一步中国也即将会面临这样的问题。</p><p class="ql-block">3.日韩</p><p class="ql-block">到了韩国后,谈不上什么新发现,但是进一步深化了我对韩国的认知。</p><p class="ql-block">我发现韩国虽然号称人均GDP是我们一倍以上,但是发现韩国人吃牛肉汤都是很奢侈的产品,所以我一直在怀疑这个统计如何得来的。</p><p class="ql-block">日本这三年基本也处于低迷,但日本的旅游非同一般,我去日本的时候,发现欧美很多人士都在日本旅游,日本靠文旅就获得了很长足的进步。</p><p class="ql-block">旅途中,我还遇到一个日本的学者。</p><p class="ql-block">我们聊到,今天中国出现的很多问题特别像1990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以后,戛然而止的状态:第一,房地产崩盘;第二,金融出现危险;第三,实业出现危机;第四,经济停滞不前。</p><p class="ql-block">所以,西方整个在唱衰中国,认为中国肯定不行了。</p><p class="ql-block">但这个日本学者对我启发非常大。</p><p class="ql-block">他说,“我今年40岁,我出生的时候日本还在高潮期,1990年开始感觉一年不如一年,陷入失落的30年。</p><p class="ql-block">后来大学毕业后,看到中国正在日新月异的崛起,我就把中国纳入我的研究对象,我到中国清华北大读研究生,做中国的研究者。我认为,中国不可能陷入停滞的30年。”</p><p class="ql-block">我问他为什么,他讲了三条理由:</p><p class="ql-block">第一条,日本是一个岛国,1亿多人口,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14亿人口,而且很多是中产阶级了,中国靠内需拉动外需,内循环拉动外循环,就足以抵御全球几乎所有的打压和挑战。</p><p class="ql-block">第二条,中国有全球最完整、最强大的工业产业链,任何国家,不跟中国合作都没法完成最终产品。</p><p class="ql-block">第三条,中国政府有强大的调控能力,而中国人民又很愿意在危急关头让渡部分个人权力来服从大局,这种调控能力足以支撑中国穿越周期。</p><p class="ql-block">这是日本人跟我说的,听完以后,我再回过头来看中国的新质生产力,使我更相信这个回答是有道理的。</p><p class="ql-block">4.中美关系</p><p class="ql-block">几年前,我在很多场合讲过,中国和美国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而这背后是几乎无法调和的两大陷阱:</p><p class="ql-block">一个是“修昔底德陷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通过伯罗奔尼撒战争,总结出一个观点,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p><p class="ql-block">纵观人类社会几千年来一共15次老大易位,其中发生战争的就有11次。因此,修昔底德陷阱几乎被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p><p class="ql-block">美国作为多年来的老大,收拾掉的“老二”数不胜数,从一战前后的英国、二战时德国到战后的欧盟、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再到解体的苏联,都曾遭受过美国的战略遏制。</p><p class="ql-block">在挑战美国的“老二”里,中国是最特殊的一个。前苏联虽然与美国政治制度不同,但文化层面都属于广义的基督教文明。</p><p class="ql-block">日本虽然文化上有特殊性,但在经济上、制度上全面学习西方,唯独中国是一个和美国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经济体、制度体。</p><p class="ql-block">中国的快速崛起,充分说明了“历史尚未终结”,资本主义并不是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因此面对一个截然不同的追赶者,美国的态度是非常复杂的,也是难以接受的。</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美国,其实是被所谓的政治正确和强大民意所绑架。美国人战后当了几十年的老大,实力决定了它的傲慢。想要改变美国这种整体性的民意,短期几乎不可能。</p><p class="ql-block">第二个不可避免的陷阱,就是“中等收入陷阱”。历史上很多国家,如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东南亚的菲律宾等,都没有迈过从中等收入到发达国家的这道坎。</p><p class="ql-block">今天的中国也面临这个危险。14亿人口中,还有大量亟待发展和致富的民众。想要冲出“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在高科技上突破,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中,科技将是重中之重,一个国家在科技领域的综合实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国际权力格局中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原来中国可以模仿、跟跑,生产一些低端产品。现在要想继续前进,必须在科技上得领跑、突破,经历升级改造的进程,从人力密集的低端制造走向技术密集的高端制造,否则是没有未来的。</p><p class="ql-block">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核心也是高科技的遏制。中国不搞高科技,就必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要想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肯定要搞高科技,所以无论是对美国,还是对中国,短时间内都是一个没法调和的矛盾,这点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晰。</p><p class="ql-block">所以,中国和美国下一步的竞争依旧是非常激烈的这是民主共和两党的共识,换谁上台都区别不大。这也就造成了今天这样的世界格局。</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