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笔意有“四贵”

知行雨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书法艺术的广阔天地中,“笔意贵淡不贵艳,贵畅不贵紧,贵涵泳不贵显露,贵自然不贵作意”这一论述,宛如一盏明灯,为我们揭示了书法艺术的核心审美价值与创作理念。它从笔墨、气韵、意境和情感表达等多个维度,阐述了书法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笔意贵淡不贵艳”,淡并非寡淡无味,而是一种含蓄内敛、质朴高雅的韵味。在书法创作中,艳往往流于表面,过分追求色彩的浓烈、笔画的华丽,容易给人以浮躁之感。而淡,则是一种去除了繁杂装饰的本真之美。以王羲之的书法为例,其作品线条简洁流畅,墨色淡雅自然,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无穷的韵味。他的《兰亭集序》,笔画之间没有刻意的雕琢与张扬,却通过淡淡的笔墨,将文人雅士聚会时的闲适与洒脱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赏者在细细品味中感受到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淡是一种智慧,它让书法作品摆脱了世俗的喧嚣,回归到艺术的本质,以一种平和、从容的姿态与欣赏者的心灵对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贵畅不贵紧”强调的是书法线条与气韵的流畅性。紧,意味着笔画拘谨、生硬,缺乏生机与活力,如同被束缚的鸟儿无法自由翱翔。而畅,则是线条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舒展,气韵贯通,使整个作品充满灵动之感。怀素的狂草便是“畅”的典范,他的书法作品中,笔画连绵不断,线条奔放洒脱,仿佛书法家的情感如汹涌的江水,一泻千里。每一笔都顺势而为,没有丝毫的停滞与阻塞,让观赏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创作时的激情与畅快。这种流畅不仅体现在线条的外在形态上,更体现在作品内在气韵的贯通上,使整幅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艺术享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贵涵泳不贵显露”聚焦于书法作品的意境营造。显露,是将所有的情感与意图直白地展现出来,缺乏想象的空间;涵泳,则是让作品蕴含深厚的内涵,如同一口深井,越挖掘越能发现其中的奥秘。颜真卿的楷书端庄大气,看似朴实无华,但其笔画的粗细变化、结构的严谨布局,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内涵。他的《颜勤礼碑》,字体宽博厚重,给人以沉稳肃穆之感。在这看似规整的字形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颜真卿对长辈的敬重、对书法艺术的执着,以及他自身刚正不阿的品格。这种含蓄的表达,让观赏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与作品产生深层次的共鸣,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艺术体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四、“贵自然不贵作意”直指书法创作的情感表达与创作态度。作意,是刻意地追求某种效果,为了创作而创作,使得作品显得生硬、不自然。而自然,则是书法家在创作时,将自己的情感与个性自然而然地融入笔墨之中,不矫揉造作,不刻意雕琢。苏轼的书法风格便是自然的体现,他主张“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的书法作品往往随性而发,不拘泥于传统的法度,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个人的情感。无论是欢快时的灵动飘逸,还是忧郁时的沉郁顿挫,都在他的笔下自然流露,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自然的创作态度,让书法作品成为书法家心灵的真实写照,也让欣赏者能够透过笔墨,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实现心灵的沟通与交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当代书法创作中,我们应当深刻领悟并践行这些理念。在追求创新与个性的同时,不忘回归书法艺术的本质,注重作品的内在韵味与情感表达。以淡的笔墨、畅的线条、涵泳的意境和自然的情感,创作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