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戏曲文化 展现老兵风采

🇨🇳老兵驿站🇨🇳 海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梨园盛开老兵花</span></p><p class="ql-block"> 華韵斐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铁血忆峥嵘,戏弦诉衷肠。在岁月的长河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身披戎装,用热血捍卫山河;而今,他们执起戏曲腔调,将家国情怀融入梨园雅韵。这场老兵戏曲荟萃,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更是一曲献给伟大时代的深情赞歌。</p><p class="ql-block"> 戏曲,是镌刻着民族印记的文化瑰宝;老兵,是书写着家国大义的时代脊梁。当“蝶恋”的婉转唱腔,遇上保家卫国的铁血丹心;当“游园惊梦”醒来看到边塞军人的忠诚职守;当“李逵探母”的开怀大笑,撞上冲锋陷阵的铿锵誓言——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灵动在此交融,演绎出独一无二的精神交响。</p><p class="ql-block"> 陶醉在戏腔里的老兵们,或已鬓染霜雪,或已儿孙满堂,但他们的眼神依然闪烁着军人的坚毅,举手投足间尽显风范。他们以戏为笔,用经典唱段演驿几千年的精美文化,用激昂高腔追忆烽火岁月,用悠扬旋律诉说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深情;他们以曲为媒,让《智取威虎山》的大智大勇,《杜鹃山》的反抗不屈,《龙江颂》的无私奉献,《海港》的国际主义担当……再次激荡起跨越时代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这不仅是一场戏曲艺术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京剧、评剧、豫剧、粤剧、黄梅戏以及京歌的每一个板眼、每一段唱词,都能带我们回溯那段波澜壮阔岁月,致敬永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传承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粉墨登场”的可爱老兵!</p> <p class="ql-block">  中国戏曲之美,是千年文化凝练的诗篇。水袖轻扬似云卷云舒,唱腔婉转如溪流穿石,生旦净丑的眉眼间流转着人间百态。红氍毹上,一桌二椅化尽山河岁月,马鞭轻挥便是千里疆场。昆曲的雅致如工笔丹青,秦腔的豪迈似黄河奔涌,黄梅戏里藏着江南烟雨的缠绵。脸谱勾勒忠奸善恶,鼓点敲击悲欢离合,方寸舞台演绎着永恒的人间戏梦。这流动的瑰宝,将中华文明的精魂化作绕梁清音,在时光长河中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撰文:海 宁 视频制作:海 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现代京剧《龙江颂》演绎的是1963年春东南沿海(福建龙海)某地遇特大干旱,龙江大队支书江水英根据县委决定在龙江堤外堵江抗旱,这样势必将龙江村江堤内300亩良田淹没,队长李志田不情愿。对此江开导李丢卒保车顾全大局。这一折以闸为镜,以丢三百亩救活九万亩旱区生命甘霖。清风明月老兵的程腔唱的柔曼宽厚,丝丝入扣,西皮二黄直抒胸臆荡气回肠,较好诠释了江水英舍小家为国家的共产主义精神品质!</p> <p class="ql-block">  《杜鹃山》是一部创新性的现代京剧,一是唱词念白全部诗韵化;二是音乐大规模首次使用西洋管弦乐队伴奏,突破传统“三大件”模式。该剧讲述1928年秋收起义背景下,党代表柯湘改造农民自卫军的革命故事。‌核心矛盾围绕个人复仇与党的路线展开。柯湘一句"黄连苦胆味难分",道尽旧世道混沌乾坤,以血泪箴言拨云见日,雷刚方知“谁亲谁仇”的深重叩问。戎马生涯老兵的净腔豪放大气,行腔有力,尺寸到位,行云流水,较好抒发了雷刚坦诚真切的忏悔之情。</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这些兵》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军民关系转折伏笔的一段,充满了内力与激情,曲调朴素平滑舒展,最大特点是唱腔一反花脸洪钟大吕出口震天的气势,以中低音起角,运用板腔体,慢板渐进,将主人公由疑惑到期盼,收放有度,情感丰满,从“这些兵”为下一段“扫平那威虎山我一马当先”做了逻辑铺垫。海歌老师为此全情投入,念白恳切自然,气息饱满,嗓音清亮,字正腔圆,活化出苦大仇深的李勇奇对亲人解放军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  繁忙的码头,支书方海珍以高度的警惕性发现散包事故,展现了工人阶级的高度责任感,铿锵的誓言,是共产党员本色。《海港》中这段《忠于人民忠于党》是现代京剧的经典篇章,也是程腔在现代戏中的一个坐标。以西皮二黄板式层层递进,伴奏中加入交响乐烘托气势,高潮推向极致。玲琪老兵唱腔中规中矩,词韵细腻,行腔强弱对比的情感处理到位,其中一段反串老生绘声绘色,显示跨行当唱功的老道。</p> <p class="ql-block">  传统京剧《李逵探母》取材《水浒传》第43回改编。1956年由袁世海主演。“一路行来暗思量”唱段,尽显梁山好汉李逵思母情切,千里归心似剑,唱腔激越处,似闻老母唤儿声;身段踉跄时,暗藏英雄泪洒荒冈。这一路思量半生草莽终难逃人间牵肠。華韵斐然老兵净腔宽亮,唱出李逵边走边想到家时流露出的单纯憨厚还有些孩子气的顽皮,撤娇般的一问一答,尤其哈哈哈仰天大笑,尽现母子骨肉情深的无比快慰。</p> <p class="ql-block">  《蝶恋》是一首融合了京剧元素,和现代音乐风格的京歌。这段唱的创作背景可追溯到2019年。当时它作为著名京剧演员李胜素、于魁智,在京剧表演中的经典唱段,而广为人知 。</p><p class="ql-block"> 《蝶恋》是在《梨花颂》基础上,再创作而单独存在的一首京歌。《蝶恋》在京剧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展现了其跨领域的艺术魅力。它曲调优美动听,歌词表达了世间深深的情感,和对永恒爱情的向往。</p><p class="ql-block">海宁和悟思二位老兵,运用娴熟的青衣、老生唱腔,默契流畅,细腻婉转,声情并茂的演绎翻唱了这首京歌,值得一听!</p><p class="ql-block">演唱:悟思&海宁</p> <p class="ql-block">  春桃娇艳,夏荷清雅,秋菊傲霜,冬梅凌雪—评剧经典《花为媒》以花为媒、以情为线,道尽女儿心事。张五可巧借"报花名",以四季花卉自喻芳华,婉转唱腔中尽显少女对姻缘的憧憬与自尊。这一折戏词句灵动如诗,板眼间流转着东方美学意蕴,既是对封建礼法的诙谐抗争,亦是一曲追求真爱的生命礼赞。安安老兵是多戏多歌种的变通嗓,当年是部队文艺兵,今虽年届古稀,但仍音色细腻甜美高亢,她用柔美的唱腔惟妙惟肖地活化了张五可的鲜美个性。</p> <p class="ql-block">  《牡丹亭·游园惊梦》是一部经典的粤剧剧目。主要故事:杜丽娘来到春色烂漫后花园游玩,触景生情,回闺房后,梦见英俊书生柳梦梅,两人在牡丹亭畔相遇,互表爱慕之情,在花神的祝福下幸福融合。猪唛老兵是广东人,熟爱粤剧,他把柳梦梅小生段,唱的得心应韵,充分运用粤剧唱腔中平喉的婉转圆润深情,大喉的厚重力感等情感,挥发的淋漓尽致,悦耳盈心,也让我们享受到了粤剧韵味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海滩别》是黄梅戏《风尘女画家》(又名《潘张玉良》)中的经典唱段,以缠绵悱恻的旋律与诗意的对白,刻画了张玉良与潘赞化在海边诀别时的难舍之情。“本愿与你常相守,同偕到老忘忧愁”,道尽对厮守的渴望与漂泊的无奈。孺子牛老兵的唱腔中,充分运用了黄梅戏花腔、彩腔、主调的三元素,以细腻的意象与真挚的情感,直唱得柔曼婉转,情深意绵,深深迷漫在爱情的隽永与哀愁之中。</p> <p class="ql-block">  《淮河营》主要讲述的是西汉初年吕后专权时期,蒯彻、李左车、栾布三位老臣冒险劝说淮南王刘长认清身世、联合反吕的历史故事‌,最终促成刘长联合七国诛灭诸吕、辅佐汉文帝即位。阿庆老兵把这段《淮河营》唱的绘声绘色,入情入味,尤其脍炙人口的“此时间不可闹笑话。胡言乱语怎瞒咱,在长安是你夸大话,为什么事到如今耍奸猾”,唱得丝滑流畅,令人听的摇头摇脑,好是享受。</p> <p class="ql-block">  戏歌《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 最早由李双江在部队演唱的一首歌,由郁钧剑作词,士心、李双江作曲。这首戏歌于1982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5周年而创作。它歌词深情,运用豫剧曲调,慢板快板交织推进,旋律激昂,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军人的敬意。海宁老兵把豫剧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韵味醇美,生动活泼,个性鲜明,唱出一代知识青年爱国爱军的志向和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