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推进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全面提升我县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水平,6月4日在一小兴蒙校区举行了全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会暨秦艳名师工作室专题活动,本次活动以“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展开。</p> <p class="ql-block"> 全县各学校分管教干、学科教研员,县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学员参加了会议。</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分两环节进行,首先是课例展示环节,两位执教教师以“沂蒙精神融入思政课”为圆心,分别从历史纵深与现实维度出发,构建起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课堂。</p> <p class="ql-block"> 刘文文老师执教三下《我们都有爱心》,从雷锋月主题出发,贴近学生生活,立足教材,让学生发现爱,不断引导学生说感受,从而使学生获得价值认同,促进感悟与建构,落实了新课标的核心素养。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像春雨滋养大地,不知不觉在学生心中播下爱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刘丽老师执教五下《传承沂蒙精神 参与公益行动》,由沂蒙精神入手,到当代先锋带来的启示,再去寻找身边的榜样,最后争当沂蒙精神践行者,紧密联系生活。 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个人在集体和社会中的价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公共事务、践行奉献精神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二环节是分享交流,高艳老师、张婷婷老师、类红玲老师和孙霞老师根据各自学校的情况,从不同角度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学期)课程方案编制与实践探索的报告,各有侧重,给老师们不同的启发。</p> <p class="ql-block">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秦艳校长进行点评指导,并提出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的“五点四味三全”路径,带给现场老师新的观念和理解。</p> <p class="ql-block"> 最后,县教育体育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许晓庆老师做会议总结,并对接下来的重点教研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活动为老师们打开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新思路。 让教师们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落地有了更立体的认知——既要守住“立德树人”的根本导向,又要善于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让思政课堂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相信以此次研讨为起点,老师们将持续深耕道德与法治课堂,在优化教学策略、深化课程融合中,让思政教育的育人目标落地生根,培养更多有信仰、有担当的时代新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