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全民性的活的记忆,是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据,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是民族精神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冯骥才</p> 活动背景 <p class="ql-block">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2025年6月26日龙口市实验小学4.2中队踏上了一场特别的非遗探索之旅,一同走进龙口非遗黄县泥老虎的世界,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p> 了解非遗—泥老虎 <p class="ql-block"> 泥老虎的周身是用泥制成,中间是空的,并且安装着一个哨子,两部分则用牛皮纸连接起来。在玩的时候,两只手一拉一挤,空气一冲,就会发出。咕嘎,咕嘎的声音,非常有趣。</p> <p class="ql-block"> 黄县泥老虎的非遗传承人李殿平老师给大家介绍了黄县泥老虎的历史渊源。它不仅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还承载着祈福辟邪的美好寓意。</p><p class="ql-block"> 听着传承人娓娓道来,家长和同学们对泥老虎有了更深的认识。</p> 动手制作,体验非遗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进入了最同学们期待的制作环节。李老师亲自示范,只见他熟练地拿起一块黄泥,揉、搓、捏、塑,不一会儿,一个泥老虎的前半身雏形就出现在大家眼前。 </p><p class="ql-block"> 然后是后半身制作,李老师每一个环节都讲的细致入微,同学们目不转睛,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p> <p class="ql-block"> 上台体验制作泥老虎环节,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按照李老师的教的步骤,先把黄泥搓成长条、按压,擀成片,然后放进模具塑造泥老虎的身体。虽然动作不太熟练,却很认真地进行着每一个步骤。</p> 彩绘,点睛之笔 <p class="ql-block"> 彩绘更是泥塑的点睛之笔。</p><p class="ql-block"> 看似简单的泥叫虎,从开始挖土到最后成品需要几十道工序,不仅对土、制成的坯有要求,对画的技术、颜色的选择都很讲究。</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了上色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他们用画笔蘸着颜料,认真地涂抹着,每一笔都饱含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看着自己亲手上色的泥老虎,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p> 展非遗之美 <p class="ql-block"> 活动接近尾声,每一只泥老虎都凝聚着同学们创意和用心,同时也见证了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的成长与收获。</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体验到了传统工艺艺术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和保护像黄县泥老虎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