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27-6.10 全国第二届书法小品展览掠影

心宽

<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凡益之道,与时信行,书法这门古老而极富生命力的传统艺术,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书法小品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中独具韵味的创作形式,书家于尺幅方寸间、于精微细致处,于即兴挥洒中叙事抒情、造境寄意。相较于大尺妈作品的宏阔气象,书法小品更注重笔圣技艺的凝练、诗心墨韵的表达和生活哲思的传递,以文人书斋中的案头清趣和笺纸墨韵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p><p class="ql-block"> 在全国文艺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之际,举办“全国书法小品展览”是呈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诠释,激发大众对传统书法亲近感、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一项重要举措。举办小品展,意在让书法艺术既保有展厅里的庄重典雅,也留存节斋中的率住自然,鼓励更多书家以承续传统为基础丰富艺术表现形式,以小幅创作探索艺术新境,以短章形式展现审美意趣,构建起更为多元共生的创作生态。</p><p class="ql-block"> 本届小品展收到来稿24万余件,数量为近年来专业届展之最。评审工作注重技艺传承和文化表达的和谐统一,书风取法、内容体裁、作品形制的多元融通。经过评委会严格评审共有255件作品入展。这些作品将当代创作理念注入传统艺术形制,体现了承续与创新、功力与性情,文辞与笔型的有机融合,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当前书法小品创作的整体水平。希望以本次展览为契机,推出一批结合当代书法实践与历史传统基因。联系笔盈技法表现与传统文化内涵的书法精品,让书法艺术融入时代与生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展示好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文化精神和时代内涵,彰显出书法艺术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展览是推动当代艺术繁菜发展的现实基础,其中评审工作尤为关键。本届展览坚持以政治引领把好“方向关”、以专业素养守好“艺术关、以职业道德守好“作风关”,在保持展览评审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基础上,较以往书法评审更加注重突出导向性、专业性和公正往:初、复评采用分书体、分风格。分类型的评审方式,严格把握同类型作品比例,力避“同质化“现象。实施“召集人制度,充分发挥书体专业导向作用,提升评议质量。落实“复核审议制度”,在尊重评委集体意志基础上对每轮评审结果进行检查研判,提升评审效能。采取“分级审读制度,加强文字内容复核,遵循学术规范,坚持学术操守,力求入展作品远离硬伤,少点瑕疵。在专业展览中首次对拟入展作品进行图片公示,社会监督机制更加健全。</p><p class="ql-block"> 在传承中华文脉与构建当代文化体系的进程中,上海始终保持着鲜明独到的前瞻性,呈现出多重艺术形态共融,传统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织、中国故事与全球传播共振的繁荣景观。本次展览在上海举办,将助力上海进一步提高书法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水平、提升社会服务与文化着惠程度,在地区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充分的主导作用。展评工作的顺利实施,得益于评审工作委员会各位专家的辛勤付出,联合主办单位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大力支持,以及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展览中心等承办单位的通力协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