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庚云的美篇

陈庚云

<p class="ql-block">福建漳州南靖厦门游记</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7日至29日,临海回浦教育集团退休教师等一行64人,在张亚林会长带领下,赴福建漳州游览漳州古街及孔庙,赴南靖游览土楼,赴厦门游览环岛路、南普陀寺及曾厝垵。尽管天下雨带来诸多不便,但大家兴趣盎然,既完成了任务,也达到了预期目的。</p> <p class="ql-block">在临海至福建漳州的动车上</p> <p class="ql-block">一、游览福建漳州风光</p> <p class="ql-block">(一)漳州古街</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街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后港路,是一条具有浓郁的闽南特色的古街。这里的建筑、文化和历史均为闽南文化土壤的精华,是漳州历史文化名街之一。</p><p class="ql-block">漳州后港古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这条街道便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港古街的建筑逐渐演变,呈现出现在的形态。这里闽南式的木雕建筑与灰瓦青砖相映成趣,是闽南建筑风格的代表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北京路与新华西路交叉路口往南约200米,地处九龙江西溪北岸,漳州古城自唐代以来即为州、郡、路、府之治所,现存老城区面积约0.86平方千米,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唐宋以来“枕三台、襟两河”的自然风貌和“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筑城型制以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p> <p class="ql-block">(二)漳州寺院(孔庙)</p> <p class="ql-block">‌漳州孔庙(又称漳州文庙)是中国四大孔庙之一,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6000平方米,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其核心建筑大成殿保留了宋代木构特点,融合南北建筑风格,兼具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朱熹、郑成功等历史名人均曾在此活动,且南宋时期孔子后裔曾避居于此。</p> <p class="ql-block">二、游览福建南靖土楼</p> <p class="ql-block">‌福建土楼是起源于宋元时期(约1000多年前)、由客家人建造的独特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兼具防御功能与家族聚居特性,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历史与客家民系南迁密切相关,现存3700余座,主要分布在闽西南的永定、南靖、华安等地,以圆形、方形为主,被誉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福建土楼或方或圆,以圆为主,如珍珠般洒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p> <p class="ql-block">有数百年历史的大榕树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福建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就地取材,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三、游览厦门环岛路</p> <p class="ql-block">厦门环岛路(英文:Island Ring Boulevard),全程43公里,宽60米,双向6车道,为城市一级次干道。机动车道18-24米,非机动车道6-7米,人行道6-8米,绿化带80-100米。</p> <p class="ql-block">在厦门环岛路上,有一处大陆标语:“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特别吸引人们的眼球,并与金门岛隔海相望。</p> <p class="ql-block">厦门环岛路上的回归手雕塑</p> <p class="ql-block">金门最著名的标语是位于大担岛上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与厦门环岛路上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标语隔海相望,形成独特的历史景观。这一组标语起源于两岸对峙时期,现已成为象征两岸关系变迁的标志性符号。‌‌</p> <p class="ql-block">金门岛标语</p> <p class="ql-block">四、游览厦门南普陀寺</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有“千年古刹”之称,位于五老峰山下,是闽南乃至全国闻名的寺院,紧临厦门大学。南普陀寺起源于唐代,荟集了闽南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左右厢房、钟鼓楼等构成的建筑群,雄伟壮观,颇具佛教特色,更具“佛法无边”之威严,千手观音工艺精绝,千手千眼,金光闪耀。藏经阁珍藏佛教文物丰富多彩,有经典、佛像、宋代铜钟、古书等,明万历 年间血书《妙法莲花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寺宇周围保留众多题刻,著名的有明万历陈第、沈有容题名石刻和清乾隆御制碑。寺后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宽一丈,为清代振慧和尚所书。位于南普陀寺一侧的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是国内最早的佛教学府,在海内外久负盛名,是宏扬佛法、培养佛家弟子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老校门</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p> <p class="ql-block">五、游览厦门曾厝垵</p> <p class="ql-block">‌厦门曾厝垵是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著名文化地标‌,这座位于厦门岛东南部的滨海村落自南宋时期开基,历经八百余年发展,从传统渔村蜕变为'中国最文艺渔村',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理格局与6.5平方公里辖区内保存的多元文化遗产,构成了独特的闽南风情画卷。‌‌</p> <p class="ql-block">因提供照片有限,可能有的同志未上照,谨请原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