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宣传月】学法始于心 用法践于行——马街镇漾稻幼儿园教师漫谈《学前教育法》(1)

漾稻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近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将2025年主题为“学前有法 善育有规”值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之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陆良县马街镇漾稻幼儿园全面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专题学习系列活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师们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生动诠释着《学前教育法》的深刻内涵。他们以实际行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展现了法律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地生根。</p> 读懂孩子独特的成长节奏…… <p class="ql-block">  近期,我带班时发现:亦瑶小朋友这学期突然抗拒入园,每天哭闹,甚至说“幼儿园不好玩”。这让我心疼又困惑——上学期她明明适应得很好。</p><p class="ql-block">《学前教育法》理念指引我深入反思:</p><p class="ql-block"> 看见“不好玩”背后可能是孩子认知发展了,重复活动失去吸引力。我升级游戏(如“娃娃家”变“小餐厅”),融入探索学习(散步数树叶),让活动更有趣、更自主。也可能发现隐性压力,例如调整规则和体能活动可能让她吃力。我将规则游戏化(如“和小兔子数到10”),体能活动给予适度休息,减轻压力。接着,需要重建情感联结,她曾经的“省心”可能让我疏忽了关注。现在我主动拥抱,询问她“最想玩什么”,午睡时赋予她“小助手”角色,让她感受“我很棒”。</p><p class="ql-block"> 最后,家园同步是关键,我们统一接送规则,避免妥协强化执念,引导家长用积极提问(如“今天有什么开心事?”)代替担忧询问。看着瑶瑶的哭闹逐渐减少,直到那天她主动跑来让我“吹吹手疼”,然后快乐地跳开——我知道,那个被爱和安全包裹的小天使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我想“善育有规”不是刻板执行,而是在爱与规则的平衡中,读懂每个孩子独特的成长节奏。那句“幼儿园不好玩”,其实是孩子无声的呼唤:“请用我懂的方式,带我重新爱上这里。”</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她,正悄悄绽放笑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自述人:冯海英</p> 成为孩子成长的护航舰 <p class="ql-block">  在每一个阳光初照的清晨,漾稻幼儿园的大门缓缓打开,孩子们带着纯真的笑容走进这片充满爱的天地。看着这一张张可爱、稚嫩的笑脸,我真的是感到无比的幸福。2025年,“学前有法善育有规”的理念,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依据学前教育法的指引,尊重着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瞧,我们班的明昊、衣曼小朋友,他俩平时胆子特别小,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我就鼓励他们用画画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内心,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勇敢地拿起画笔,描绘出心中绚丽的世界。在游戏的操场上,孩子们嬉笑玩耍时,总有那么几个小调皮鬼,不让我省心,那又怎样,那是他们的天性,我得时时刻刻守护着他们的安全,这是法律对安全与健康的保障。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他们深知学前教育法的重要性,和老师共同探讨科学育儿的方法。家园共育,就像一艘坚固的护航舰,载着孩子们驶向美好的未来。学前有法,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善育有规,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自由翱翔。在法律的保驾护航下,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幼儿园里绽放光彩,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自述者:徐陆芬</p> 从我走过的6个年头——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 <p class="ql-block">  作为从事学前教育第6个年头的教师,我的职业生涯始终与"法"和"规"相伴成长。记得2019年刚来的时侯,面对教室里30个蹦跳的小生命,我手忙脚乱地照搬教材教案,以为只要教会孩子唱儿歌、认数字便是全部。直到目睹园长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化解家长对"超前教育"的执着,才意识到教育行为的每个细节都需要专业规范的指引。2022年参与幼儿园等级评估的经历彻底重塑了我的认知。专家组带着《幼儿园工作规程》逐项核验,从晨检流程到游戏区角设置,从膳食营养配比到教师持证比例,原来那些习以为常的工作环节都承载着法律赋予的责任。这让我开始系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法规,在备课本扉页郑重写下:"教育无小事,规范即大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自述者:李锦瑞</p> 以法为基 循规善育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幼教领域耕耘多年,我愈发明白“学前有法,善育有规”的重要性,而《学前教育法》的实施,更是给我的工作带来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初入职场时,面对孩子争抢玩具抓伤同伴,家长激动质问,我慌乱无措,深感仅有热情爱心远远不够。此后,我认真学习相关法规,《学前教育法》的施行更是让我有了更明确的指引。</p><p class="ql-block"> 在班级管理上,从幼儿入园到离园,我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各项要求,引导孩子在规则中学会自律与合作。教学活动里,《学前教育法》强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我不再拔苗助长,而是通过趣味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开展“小小科学家”主题活动,孩子们在实验中感受学习乐趣。</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未来,我会以《学前教育法》为准则,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用爱与责任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让法律在幼教实践中绽放光彩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自述者:周克瑞</p> 致家长:与您并肩静待生命成长 <p class="ql-block">  经常遇到一些家长很焦虑的对我说——“别家孩子会写很多字、会算多少数”——这些话曾让我彻夜难眠。但翻开《学前教育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防止小学化”的字句,像一双手稳住了我:幼儿成长不是竞速,是生命根基的培育。</p><p class="ql-block"> 我深知家长的焦虑源于爱,也曾动摇:是否该用“超前成果”换取满意?然而,法律和良知都在呐喊:真正的教育,是孩子在触摸泥土时感受世界,在争抢玩具中学会共情,在跌倒爬起时收获勇气。那些被量化的“知识”,远不如一颗好奇的心、一双灵活的手、一个敢于表达的自我珍贵。</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深知一些“看不见”的成长,正悄悄萌芽……看!小班孩子为观察蚂蚁搬家专注半小时,那是专注力的萌芽;然然分享最后一块饼干,是同理心的破土;孩子们合作搭起高高的积木塔,是合作与思维的绽放。这些“看不见的成长”,才是未来最坚硬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我理解您对“输在起跑线”的恐惧,但真正的起跑线,在于孩子能否保持对世界的热情!过早机械训练会损耗创造力,而游戏中的学习能激活大脑更多区域。我们不是拖延,是用专业守护神经元连接的黄金期——那些“无用”的玩闹,正构建着思维的地基。</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选择脱下“迎合焦虑”的外衣。因为教育者的良知告诉我:童年不是标准化的产品,而是一颗颗种子独特的生长仪式。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需要耐心,尊重差异。请您相信,当我们放下比较的尺子,孩子才能长出属于自己的年轮。终有一天,他们会带着丰盈的内心力量,稳稳走向更远的山海。</p><p class="ql-block"> 《学前教育法》让我坚信:真正的教育,是让树成树,让花成花,让童年成为童年该有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自述者:严红娟</p> <p class="ql-block">  五位教师的教育实践映射着《学前教育法》的镜像,更是千万学前教育一线工作者的心声:俯身倾听的姿态重塑师德内涵,平视对话的温度重构师幼关系,游戏创新的维度重释教育本质。当理性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感性的教育行为,教育便真正成为看得见的星光。 </p><p class="ql-block"> 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既是法律的践行者,更是童心宇宙的守护者。《学前教育法》的出台是行业规范与优质发展的风向标,在学法、悟法、践行法的路上,我们将以法为舟,以爱为桨,用行动诠释法律精神,为孩子们的“成长乐园”织密法与情的双重保护网,护航每个独特生命的成长航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