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书写笔记:得意忘形,刚柔并济</p><p class="ql-block">——汉字方圆杂谈</p><p class="ql-block">(此文非随笔,有点涉及专业,恭请耐心)</p><p class="ql-block">图文:海边龙拓</p><p class="ql-block">前记:</p><p class="ql-block">书写两字条幅《春山》。边款:“平抚尽头是春山”——欧阳修《踏莎行》句。名章1:湘生 篆刻: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高级编审、书法家、草书老师:张荣 名章2:湘生 篆刻:琉璃厂翠文阁国家特级篆刻大师、隶书老师:刘铁宝 闲章:1)秦汉遗风 2)怀古 3)听雨。</p><p class="ql-block">材料:普通生宣42×22cm,抓笔,油烟墨块,宿墨(微量兑淡墨用),纯净水 </p><p class="ql-block">欧阳修《踏莎行》原文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pei)。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tiao)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p><p class="ql-block">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首,文出名,诗人名逊其诗,歌红人不红那种。著名词句:《蝶恋花》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生查子》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浪淘沙》 “聚散苦匆匆,知与谁同”;《踏莎行》“行人更在春山外”意境新奇,特别是春山两字,格外醒目,条幅留记。其散文《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真真醍醐灌顶,比其所有词响亮多太多。散文大家,名至实归。</p><p class="ql-block">汉字书写约定俗成潜规则之一方圆,“天圆地方”,阴阳平衡是道教理念根基。这一理念同样是中国文化包括艺术包括文字书写理念的灵魂。</p><p class="ql-block">汉字架构俗称方块字。因此,笔画处理特别在转折、起始处棱角不应多,特别避讳锋芒毕露。因此,每一笔起始处藏头护尾,起笔欲左先右,欲下先上成第一要义。峰回路转处,用唐代书家孙过庭话说应是纵横牵制,钩环盘纡。大意转折处需盘旋弯曲,避免生硬。如晋代书圣王羲之《笔势论》言:”终使转折,悉令和韵”。</p><p class="ql-block">当然有个别例外。明代世称晚明五大家中张瑞图和傅山,追求方折而不是和韵、盘纡。二位用笔生猛,字体峻峭、奇崛。这种方折用笔不是当朝主流,书史上也非主流。写字近乎疯狂的徐渭、王宠等书家,其字同样刚柔并济。</p><p class="ql-block">明代草书第一人是吴门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后世影响深远的明代书家如董其昌、宋克、文征明、唐寅、徐渭等众多名家均排其后。祝允明六指,号称祝枝山。他的字公认风骨烂漫。即指有骨有肉,结体灵动,方圆具备。他主张“沿晋游唐”,倡导、继承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书体。对唐人书体持观赏态度。历史上看,正是唐楷极大阻碍了中国书法的发展之路,把原本生机勃勃的书法艺术带入歧途。唐楷见棱见角,一改魏晋方圆并济风貌。要害不在此,在皇权意志加于艺术之上,标为楷模,固化了书法自有生命力。也因此,书法是不是艺术,成为当下争论很大的焦点,成为悬念。因为,美的本质是鲜活、灵动。得意忘形是所有艺术美的最高体现,当然也包括书法。 </p><p class="ql-block">草书包括行书与隶书、楷书不同点之一是笔速。行草笔速快,有连笔,能简笔,甚至成一笔书。为保证行笔流畅,必然走笔前先水后墨或先墨后水,总之离不开水。先水后墨易留墨,先墨后水易走墨。出现走墨或跑墨,线条即成块状。线状和块状是对立统一矛盾体缺一不可。少数字,少数笔划要呈块状,类似画画中染色—提染或点染。块代表面积,形成点线面组合画面。这种个别点位突兀、起伏形成的高低落差,强力带动整幅字节奏,形成错落有致的旋律。线与块组合自然触碰到色彩即层次。墨多墨少影响墨色。线条墨少,线块墨多,一多一少成凸凹。一笔有凸凹,是墨色多少带来的明暗变化。平面原本无凸凹、高低分。凸凹出现,延展了画面内容、深度和可读性。</p><p class="ql-block">草书、行书难点在水不在墨。自然界中,水是最灵动的载体。古语,上善若水,清许如黛。字幅水量充分出灵动,出鲜活。水多,逼迫加快行笔速度,更多出现下意识,非主观、非深思熟虑的线条和接近自然的笔触。因此,墨是字面(面貌),水是字魂(灵魂)。最好感觉是做到墨不溶水,那只有用百年老墨。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大书法家,合肥张家四才女,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合只用清代前老墨。其爷爷张树生是清朝李鸿章门下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多家传瑰宝。她在耶鲁教授中国书法与昆曲。去美前,北京大学教授书法。张充合字少有方折,更多是内敛、含蓄,欲言又止,如弘一法师,字里行间满满祥和、宽容和我心慈悲的禅意。她的字越过魏晋,直追东汉曹操大将,正书之祖,与王羲之齐名的钟繇。当然,含蓄中,隐隐透出祖上将门出虎子那种隐藏很深,刚烈未泯的底线。</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4日</p><p class="ql-block">海边龙拓于北京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