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炫彩校园 童心绘梦乐园

武昌区傅家坡小学

------武昌区傅家坡小学2025星韵艺术节之学生美术作品主题展简讯 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推动“五育融合”的深入发展,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及传承意识,武昌区傅家坡小学于5月28日至6月初在校园内成功举办“非遗炫彩校园 童心绘梦乐园”的学生美术作品主题展,集中展示一系列非遗特色项目艺术活动成果,作品形式多样且富有创意,汇聚了全校各年级学生的艺术创作成果,通过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与校园艺术实践相结合,为师生呈现了一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盛会。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瓷韵青花”之典雅绽放</b></font></h1> “瓷韵青花”主题下,二年级的学生们在纸盘上精心绘制出青花纹样,素雅蓝白交织,尽显东方瓷器神韵;同时创作的青花绘瓶作品,线条流畅,图案古朴,让传统青花瓷神韵在笔尖焕发新生。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扶摇直上”之彩绘纸鸢</b></h1><p class="ql-block"> “扶摇直上—彩绘纸鸢”板块色彩斑斓。三、四年级学生发挥想象,在风筝造型画纸上描绘出各式吉祥图案,缤纷斑斓的手绘纸鸢自由吟诵着古诗,寓意童真梦想和希望自由飞翔,一个个纸鸢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化作承载非遗技艺与童趣的音符在校园回荡。</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非遗竹编”之巧织经纬</b></font></h1> 体现“非遗竹编”技艺灵感的作品展现了六年级学生们对传统工艺的理解和探索。在这些作品中,学生们巧妙地运用竹篾,或编织出精巧细腻的玲珑球、龙舟、团扇、小吊饰,形态栩栩如生;或打造出独具韵味的几何造型摆件,简约而不失时尚。每一根竹篾的交织都仿佛诉说着传统技艺的故事,每一个纹理的呈现都彰显着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将古老的竹编技艺在现代艺术语境中重新演绎,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b06fbb">“非遗戏曲”之创意妙趣</font></b></h1> “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板块呈现出众多亮点。其中,“戏曲纸偶”项目巧妙地利用了日常生活中废弃的食品纸盒、饮料纸袋等环保材料,将旧物转化为新形象,制作出栩栩如生、服饰精致的戏曲人物纸偶,既有有女中豪杰花木兰、穆桂英等英姿飒爽气概,还有在花园中优雅漫步的丽娘。此外,在高年级戏曲脸谱头饰的设计中大胆采用五彩绒球、扭扭棒绕花、黏土塑造等多种材料,创造出夸张而华丽、极具舞台效果的脸谱头饰。这些设计使得红脸关羽、蓝脸窦尔敦、黑脸包拯等传统经典戏曲人物得到了时尚化的诠释。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手绘线描”之灵动笔触</b></font></h1> 灵动的黑白线描花卉植物遇上蒙德里安红黄蓝方块的理性构成,碰撞出了既具传统韵味又充满现代艺术感的独特火花。这些作品将花卉植物的柔美与几何方块的规整相互映衬,进一步展现了学生们对东西方不同艺术形式融合的大胆尝试,注入了别样的活力与创新视角。 <br><br> 此次傅家坡小学2025星韵艺术节之“非遗炫彩校园”美术作品展,不仅是学校美育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一次生动的传统文化浸润之旅。学生们通过亲手创作,深刻感知体验青花瓷、纸鸢、戏曲、竹编等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在实践中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展览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欣赏,获得一致好评,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