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乌镇东栅集贤坊。</p> <p class="ql-block">1988年桐乡人民政府,将立志书院旧址拨归茅盾故居。199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重修,拓展为茅盾故居的陈列用房。1991年7月4日落成开放,为茅盾纪念馆正门。</p> <p class="ql-block">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p><p class="ql-block">在六十余载革命文化的生涯中,茅盾参与成立“文学研究社”,革新《小说月报》;倡导“为人生的艺术”,推进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他一生笔耕补缀,创作了大量杰出的文学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全国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1896年7月4日,茅盾出生在乌镇观前街17号,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p> <p class="ql-block">家塾,茅盾父亲沈永锡为清末秀才,曾执教家塾,母亲陈爱珠亦重视教育,茅盾七岁时在此读书近一年。</p> <p class="ql-block">故居灶房。</p> <p class="ql-block">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p> <p class="ql-block">“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p> <p class="ql-block">1916年8月茅盾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初出茅庐他致涵时任总经理的张元济,陈述自己对新出版的《辞海》看法,受到重视,被调整到国文部随孙毓修从事译书工作。从此崭露头角。他从翻译起步,受《新青年》影响,主编革新《小说月报》,抨击旧文化,传播新思想、新文化。</p> <p class="ql-block">展览主楼。</p> <p class="ql-block">看到《林家铺子》,总能回忆起当年谢添、于蓝合演的同名电影。林老板因倒闭而逃离乌镇,在水乡船舱里想象着于蓝等讨钱不着时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子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p> <p class="ql-block">茅盾文学奖,根据茅盾先生(捐款)遗愿设立,由中国作协主办,为国内最高的长篇小说奖项。1982年首评(作品从1977年),迄今已举办11届,现四年举办一届。先后有50部作品获奖,其中佼佼者多被改编成影视剧,最早的有《徐茂和他的女儿们》,近的有《人世间》等等。</p> <p class="ql-block">参与国旗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为母校60周年校庆题词。</p> <p class="ql-block">修真观。</p> <p class="ql-block">悠悠水乡。</p> <p class="ql-block">枕水人家。</p> <p class="ql-block">码头。</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人家。</p> <p class="ql-block">方桥。</p> <p class="ql-block">水边小店。</p> <p class="ql-block">主水道。</p> <p class="ql-block">乌镇武船。</p>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