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六月,毕业季! </p><p class="ql-block"> “我们毕业啦!”熟悉的声音不时飘荡在校园、升腾于心间。</p><p class="ql-block"> 这声音对于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人,释放出不同的心理。小学生心上,充满了即将跨入中学大门的激动与好奇;中学生心头,弥漫着将要面临严酷筛选的紧张与焦虑;大学生心中,涌动着步入社会的兴奋和如何择业的困惑。</p><p class="ql-block"> 至于老年大学的我们,在完成四年学业即将毕业之际,显然平静多了,沉着多了。因为,岁月的洗礼让我们真正老成持重,年龄的现实让我们看淡春花秋月。作为南通市老年大学太极拳专业2021级3班的我们,回望四年,内心还是有感而发。</p><p class="ql-block"> 首先,感恩学校。南通市老年大学为我们创造了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让我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梦想成真,</p><p class="ql-block"> 其次,感恩老师。是老师的精湛技艺、严谨教学、无私奉献让我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进,学有所成,让平淡的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p><p class="ql-block"> 第三,感恩同学。四年相处,日久生情。温馨话语,充盈着班级集体;相互切磋,蔚然成班级风气;积极进取,累积为班级追求。</p><p class="ql-block"> 第四,感谢自己。感谢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的初心,感谢自己“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勇气,感谢自己“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乐观。</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太极拳教练——夏玉兰老师,虽然年近古稀,依然英姿飒爽,风采不减当年。</p> <p class="ql-block"> 夏老师课前认真备课,提早把教学内容发到群里;课上讲、演结合,一丝不苟,悉心辅导,诲人不倦;课间主动走到学员中间,关心询问学习情况。</p> <p class="ql-block"> 助教陈利芬老师,动作示范认真到位,学员请教有求必应。</p> <p class="ql-block"> 助教王捷老师,身段、服饰、辅导与陈老师几乎一样,如同一对姐妹花。</p> <p class="ql-block"> 三人组合展示——姿态优美,动作完美,画面精美!</p> <p class="ql-block"> 一张“学习证书”承载了四年的酸甜苦辣。拿到证书后,学员们兴奋地手持证书,合影留念,以留住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 四年来的每一次上课情景,都闪现在眼前,有老师的耐心讲解、精心示范,有学员的侧耳倾听、勤学苦练,有师生的诚恳交流、平等对话……</p> <p class="ql-block"> 四年来的酸甜苦辣,换来了一个个规范的动作,一段段娴熟的套路,一式式舒缓的拳脚。</p><p class="ql-block"> 身在其中,我们很难察觉自己的形体姿态;置身其外,那些中规中矩、行云流水的程式、拳路不由得令人啧啧赞叹。</p> <p class="ql-block"> “我们毕业啦!”此刻我们十分想念将我们领进门的闫花梅老师,三年多的时间,她教会了我们24式、32式、42式和85式(第一段)的杨氏太极拳,2024年11月初,因为家庭需要照顾,她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南通,返回了老家河南。</p><p class="ql-block"> 之后,夏玉兰老师接替了我们的课务。她对我们“视同己出”,悉心执教,为我们学习85式杨式太极拳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还有我们的周璐老师,她既是一位称职敬业的班主任,又像一个和蔼可亲的邻家妹妹。</p><p class="ql-block"> 感谢每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相遇是缘,相知是福,相念是情!</p> <p class="ql-block"> 6月10日,上完最后一课,我们便正式毕业,与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作别。</p><p class="ql-block"> 当天中午,为了纪念四年来的同窗之谊,庆祝四年中的学习成果,一众同学与老师来到了附近的藕园餐厅欢聚。</p> <p class="ql-block"> 杯中无论倒进美酒还是香茶,饮料还是白开,都郑重地端起,外加注入真诚的感恩和祝福,敬给老师,敬给同学……</p> <p class="ql-block"> 此刻,酒水催生情感,情感借助话语,话语引爆欢笑,欢笑溢满大厅!</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毕业合影是对过去的纪念,那么,也就让它变成我们在未来的相望与思念!</p> 后记 <p class="ql-block"> 拙作在老年大学太极拳专业2021级3班微信群发表后,先后得到了菏风月色(夏玉兰老师)、乔红萍、管卫民、顾元华、贺晓红、吴均、汪玉辉、陈利芬、龚胜男、东尹、陈金霞等老师和同学的点赞和美评;在美篇App中获得的阅读、关注、点赞也在与日俱增;更让我感动的是远在河南的闫花梅老师(前三年太极拳教练)阅看美篇后,给予了20朵鲜花的相赠。</p><p class="ql-block"> 在此对所有关注本美篇的老师、同学以及素未谋面的拳友、美友表示诚挚的谢意和敬意!🙏🙏🙏</p> <p class="ql-block"> 在班级微信群所有的美评中,吴均同学洋洋洒洒、条分缕析的千字评论最让我受宠若惊,受之有愧。其文思之壮美、文笔之优美、文采之俊美,着实令我深深折服。为使其金玉良言成为我日后继续创作美篇的动力,也供美友们一起学习、欣赏,<span style="font-size:18px;">故郑重地一并附录于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读管仲贤老师《我们毕业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美篇有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吴均</p><p class="ql-block"> 昨天下午被朋友喊去掼蛋,晚上小聚。八点多到家,打开电视,没有特别感兴趣的节目,便洗澡上床了。打开手机,偶遇二胡演奏家祝莉的直播,待欣赏完其直播已是6月8日凌晨了,匆忙入睡。早晨醒来,看到了管仲贤老师为我们毕业制作的美篇,爱不释手,激动不已,瞬间有感而发。</p><p class="ql-block"> 这篇《我们毕业啦!》美篇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年大学学员毕业之际的独特感悟,是一篇充满温度与哲思的银龄毕业礼赞。</p><p class="ql-block"> 一是结构立意之巧妙。</p><p class="ql-block"> 1. 多维度对比:开篇通过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对毕业的不同心境,反衬出老年学员"看淡春花秋月"的从容,形成深刻的生命阶段对照。</p><p class="ql-block"> 2. 感恩四重奏:从学校、老师、同学到自我的递进式感恩,构建出完整的老年教育生态圈,特别是"感谢自己"的段落彰显了老年群体的主体性觉醒。</p><p class="ql-block"> 3. 太极意象贯穿:以太极拳学习为叙事主线,将"行云流水"的拳路与"老成持重"的人生态度形成隐喻,赋予毕业仪式独特的文化厚度。</p><p class="ql-block"> 二是情感表达之真切。</p><p class="ql-block"> 1. 教师群像素描:对夏玉兰老师"年近古稀仍英姿飒爽"的刻画,对助教"姐妹花"陈利芬、王捷老师的生动比拟,尤其是对闫花梅老师因家庭遭遇突变"恋恋不舍返豫"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还有对班主任周璐老师对学员细致入微、情真意切的关爱,描写得淋漓尽致,打动人心。</p><p class="ql-block"> 2. 学习细节闪光:课前消息、课间辅导、证书合影等场景描写,让四年的"酸甜苦辣"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温暖记忆。</p><p class="ql-block"> 3. 古典智慧运用:"铁棒磨针""桑榆未晚"等典故的自然化用,既体现传统文化修养,又精准传递了老年学员的精神境界。</p><p class="ql-block"> 三是社会价值之深远。</p><p class="ql-block"> 1. 打破年龄偏见:通过规范拳路、娴熟套路的习得成果,颠覆社会对老年群体学习能力的刻板印象。</p><p class="ql-block"> 2. 诠释终身学习:85式太极拳的圆满结业证明"第二个春天"的真实存在,为老龄化社会提供积极样本。</p><p class="ql-block"> 3. 情感共同体构建:文中"班级风气""集体追求"等表述,呈现了老年教育在化解孤独感、重建社交圈方面的独特价值。</p><p class="ql-block"> 总体而言,这篇美篇既是银发学子对自我成长的深情回望,更是写给当代老年教育的一封情书,其价值已超越毕业纪念本身,成为展现积极老龄化的生动文本。谢谢管老师周到细致、全面深刻的描写和热情忘我、精美有佳的制作!经典永流传,光彩照人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2025.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