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操场上打篮球的那一刻,计划在班级内学习古诗词的。只是哨声每响一下,孩子们的目光就会向窗外瞟一下,我也习惯性地的跟着望一眼。我对篮球不感兴趣,除了看到投篮时知道是得分了,其他细节一无所知。青山后的闭塞在我身上显示得淋漓尽致。想想场上有那么多大师级人物可指教,随意说几句都能指点迷津。决定带着孩子们看球去。享受福利前得有要求: </p><p class="ql-block"> 1.遵守纪律,不乱跑;</p><p class="ql-block"> 2.不懂就要问,随时向身边老师请教;</p><p class="ql-block"> 3.看完比赛要抓住场面中的“点”完成个习作小片段!</p><p class="ql-block"> 学生只要不在课堂中规中矩听课,说一句应十句,老师的任务一布置完,就欢天喜地地跑向了操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因为不想茫然无知地看个热闹,操场上给孩子们开始寻求指导老师。中学宝民老师在操作中简单地讲解了场上运球注意事项。姚老师指导着男生们具体操作。到此刻,孩子们的求知态度就显示出来了,大部分学生只留在了“了解”这个层面,个别几个孩子拿着球反复操作……比赛中,小勐老师为学生演示讲解裁判指出队员犯规时使用的手势,分别为“走步”“推人”“拉人”“打手”,我也跟着现学现卖,把记住的动作演示给另一边的女生看。学习过程完全忘了拍照!</p> <p class="ql-block"> 观看比赛中,男生与女生的性格差异对比出来了。男生是谁厉害我就迷谁,用实力说话。女生是谁是我家这伙的我就挺谁,眼睛里除了帅气又球技高的小所长,基本关注点就是季关东,李晓峰,还会小声地惋惜一句“王海英犯规了”。情绪投入阶段时,老师已经直呼其名了。个别孩子又提到了刘坤,许庆岩。不因小节影响孩子们兴致,她们说自己想说的话,我看自己想看的人—我亲哥!</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我哥很让人意外,体能比预想的好,仗着手指长,反复拦板。全场都在喊,三哥,投一个。这家伙一贯的小心谨慎,有团队意识,咬着牙忍住冲动,把球传给了擅长投篮的队友。关注了一下,基本上都是投给外篮的刘瑞老师,然后这位大神就如同黑牛一般,带着200斤体重冲到了篮下或篮侧。每次他一冲,我就会怕碰到,身体不经意地往后躲一下。大家都是有风格的篮球热爱者,我要是对方球员,非得想招给三哥和刘瑞老师整下场!</p> <p class="ql-block"> 到此刻,我与学生完全分离出来了。我的手机一个劲对着球场,孩子们的关注就可能就是自己的习作任务了。忽略了许多他们观看比赛的场面照片。上下两场还没结束,带着他们回班级。各自完成自己任务,学生按要求写习作片断,我自己的地先荒着,先翻翻资料,整理一下平时校本研修材料,琢磨缝一件普普通通又胡芦个儿的布衫子!</p> <p class="ql-block"> 学生成文了,习作各有千秋。一部分比预想的要出色,错别字是第一问题:“蓝球”“有机可逞”“仰上去”“季老”“许庆言”“刘昆”“拦劫”“点起”……书写的格式与字迹也是差强人意,还有语句通顺的问题,语文老师有点难为情,不一一列举了!</p><p class="ql-block"> “只此一瞬”,我想在班级习作练笔的那一刻,最帅的身影还是应属于这群认真思考努力挖掘亮点的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讨论,应该让习作再精炼一点的,所以,接下来进入修改磨文阶段,既上了船,尽量不空着手走!</p> <p class="ql-block"> 链接了完整视频,孩子们应该继续往里挖。“土豆哪里去挖,土豆群里去挖,一挖一大篇……”我继续记录过程,与孩子们一起使劲!</p><p class="ql-block"> 挖呀挖,孩子们在大大的赛场上挖呀挖……</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