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四岛足迹之八

Zake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D: 3_4开元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元寺是中国唐代佛教寺院的重要代表,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38年),因唐玄宗诏令全国各州建寺而得名,现存多座同名寺院中,以广东省潮州开元寺和福建省泉州开元寺最为著名。‌</p> 潮州开元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潮州开元寺,前身为“荔峰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甘露坊开元路32号。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令全国挑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开元”名之,潮州开元寺便是其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潮州开元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泉州开元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元寺正门悬挂“ 紫云 ”二字匾额,正对面的大照壁上还写有“ 紫云屏”。这和开元寺的初建有关:唐代人黄守恭有三百六十庄地,他是泉州最早的桑蚕业开拓者、富甲一方。有一日,僧者匡护禅师向黄守恭求地建寺, 黄不愿意,便说“若欲吾地,待吾后园桑树开莲花。吾将舍地给你。”后果然开花。僧人将袈裟抛至天空,把三百六十庄地都盖住了,各种寺庙便拔地而起。因开元寺所在之处常有紫云盖地,故名。而那颗开花的千年古桑,仍然以1400多岁的高龄,挺立在开元寺紫云大殿后西廊。</p> <p class="ql-block">紫云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泉州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176号,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元寺由两轴线及镇国、仁寿二石塔组成福建最大的佛教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2年,开元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泉州开元寺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7月25日,开元寺作为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初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名为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泉州开元寺三个著名的典故,分别是“百柱殿石柱”、“桑莲法界”和“东西塔浮雕”。</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百柱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雄宝殿内有100根石柱,这些石柱融合了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宋代的建筑艺术和多元文化。石柱上雕刻的花纹和图案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和融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大雄宝殿的游客只能目视石柱上的雕刻艺术和图案。</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横匾“桑莲法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说殿侧有株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当时黄守恭长者的桑园内桑树环绕。有一天,黄守恭梦见僧人匡护称佛祖有命在此建寺,并预言若三日内桑树开白莲,便献出土地。奇迹发生,三日后桑树齐齐绽放白莲,黄守恭信守承诺,献出桑园,寺庙由此崛起,这就是“桑莲法界”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大雄宝殿月台的束腰处,雕刻着半人半兽的人面狮身的像,这个像最早起源于埃及,经过波斯传入印度并伴随印度教传入中国,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着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p> <p class="ql-block">镇国塔(东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塔每层外壁雕刻16尊佛像。</span>东塔(镇国塔)和西塔(仁寿塔)的浮雕展示了丰富的文化交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镇国塔(东塔)是泉州开元寺内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4年),现存石塔为南宋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年)重建,高48.24米,为八角五层仿木楼阁式石塔,是我国现存最高的古代石塔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元寺1,300年桑莲,长出了白莲花,因此这个寺庙称为白莲寺。如今桑莲老树主干一分为三,像三条龙,各自伸向一方,树叶依然茂盛,生命力很强,是泉州开元寺奇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麒麟照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元寺大雄宝殿的西侧,有一座引人注目的照壁,被称为“麒麟壁”。这座照壁原为泉州府城隍庙前的照壁,建于清代的乾隆年间。1974年,为了保护这座艺术珍品,它被移至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仁寿塔(西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仁寿塔建于南宋绍定、端平年间(1228-1236年),为八角五层仿木楼阁式石塔,通高45.06米。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身外壁每一层都交错浮雕着各乘佛教人物,共80尊佛教人物,代表佛教所弘扬的众生佛性平等理念。须弥座束腰处所雕刻的40幅花卉鸟兽图,也与这一美好世界相契合。西塔第四层雕刻有印度佛教男性观音菩萨、唐僧、猴行者雕像。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元寺东西塔为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代表了13世纪中国石构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