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3日,青海省老干部大学23级国画花鸟班的夏日学艺之旅,在西宁文化公园与室内交流空间展开 。文化公园内,白牡丹清雅、红芍药艳丽、粉芍药娇柔,雏菊缤纷如织,这些鲜活景致,成了学员们国画创作的生动范本 。</p> <p class="ql-block">自然观察:花草间悟笔意</p><p class="ql-block"> 早上9点老师和学员们一同奔赴西宁文化公园,开展“笔走自然间·花鸟入画来”第二课堂实践。芍药、牡丹、菊花前,大家俯身细察——花瓣纹理的层次、花蕊疏密的节奏、枝叶伸展的姿态,都成了课堂理论与自然实景的对接密码。王老师亲临现场,饱含热忱地鼓励大家:“同学们,艺术源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眼前这些花草,就是最好的老师,大家要好好看、用心悟,把这份生机融入笔墨!</p><p class="ql-block">刘老师也穿梭指导,将水墨技巧融入观察:“画牡丹的雍容,要在顿挫笔触里找;绘菊瓣的劲挺,得借侧锋皴擦显 。”日光洒落,学员们把花草神韵,默默“存”进了心里的笔墨库。</p> <p class="ql-block">文化公园的相聚,师生笑靥,岁月沉淀的情,珍贵!</p> <p class="ql-block">文化公园赏花,刘老师带着同学们,讲讲花里学问,满是温馨~</p> <p class="ql-block">室内交流:作品里共成长</p><p class="ql-block"> 从公园回到室内,另一番热闹开启。本次共展出40件学员在家完成的国画花鸟作品,皆围绕本学期所学,以牡丹、梅花、竹子为主,搭配桃子、柿子、石榴等题材,水墨绘就的花果、禽鸟,在灯下舒展风姿。</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和大家穿梭其间,从构图章法聊到墨色意境,肯定“以书入画”的进步,也点拨“让花鸟‘活’在纸上”的巧思。交流中,赞叹与建议交织,学员笑言:“在家闷画,不如这一场交流解渴!” 刘老师的点赞,更是给大家注入创作新动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现场刘老师给每位学员作品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奌评,并学员们进行交流创作,共赏佳作,尽显艺术活力~</p> <p class="ql-block">学习成果的展示,下面是学员们本次活动中参加交流的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自然观察到室内交流,这一天,是笔墨与自然的对话,更是老年学员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生动注脚。夕阳余晖里,大家收起名家册页与写生稿,衣袂间的墨香花香,都化作对国画花鸟创作的满满热忱,期待下次再执笔,绘就新精彩 。</p> <p class="ql-block"> 编辑:郭世珍 李晓梅</p><p class="ql-block"> 校对:冯玉青 范瑞芳</p><p class="ql-block"> 指导老师:王雪来 刘猛杰</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4日23级国画花鸟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