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太行(二)

老各

<p class="ql-block">前几天整理了自驾太行山的部分行程,现在把后面的景点介绍给大家,以飨共赏。</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位于山西晋城阳城县北留镇,是清康熙帝师陈廷敬的故居。陈廷敬授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是康熙字典的总阅官。其故居总面积3.6万平方米,分内城外城等多个部分,院落连绵互通,建筑雄伟壮观,城墙高峻,防御森严,堪比皇宫内院。这样的府邸,在山西乃至全国都很少见。为其配套的植物园、游乐场游人寥寥,经营惨淡。</p> <p class="ql-block">在皇城相府对面,有一座城堡式村落,被称为中国乡村第一城的郭峪古城。城门高耸,城墙厚重,建筑古朴,街巷纵横。房屋多为明清时修建,门庭精美,院落雅致,古香古色,这才是真正的古村落,而非模仿,行走其中,趣味无穷,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山西是全国古建筑最多的省份,庙宇也是最多,至今还没有过统计,据说有数万座之多。每个村子都有庙,几座至几十座不等。我们路过一个村子,一座富丽堂皇的玉皇庙赫然在目,与周围破败的民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距此不远,是一座年代久远的老玉皇庙,甚是破乱,供奉的只是一副画像。村子里已经没有多少人居住,房倒屋塌,一片凄凉。</p> <p class="ql-block">山西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是个有很多庙宇的地方。据当地老人讲,全镇原来有大小庙宇23座,现在还有13座。其中有几个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庙宇至今仍然香盛火旺,东岳庙便是其中之一。该庙为道教宫观,始建于金大定年间(公元1161~1189年),明清两代曾重新整修。两进院落,中轴线依次是山门、拜殿、正殿和藏经楼,两侧有钟鼓楼、耳殿、东西厢房。建筑简洁,梁柱坚实,雕刻精美,塑像逼真,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景德寺是高都镇里的一座佛教寺庙,初建于唐朝(一说北齐),以后各朝都有重修。建筑特点有显著的宋金特色,梁柱拱檐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部分进行了加固。此庙曾经被当做粮库,后在文物普查时发现,于2013年后重新修建。此庙旁边还有一座关帝庙,大门紧闭,我们也没有进去。</p> <p class="ql-block">正觉寺位于山西长治市长治县司马乡看寺村,始建唐大和年间(公元827~835年),宋代重建。现存的后殿为宋代原构,东西配殿为元代后建。过殿为明代遗物。目前尚在恢复建设中,将来必定成为重要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山西长治潞城黄牛蹄乡辛安村有一座玉皇庙,始建年代不详,民国十一年(1922年)重修。建筑结构很有特点,供奉着道教始祖和各位仙家,香火还算旺盛。</p> <p class="ql-block">离玉皇庙不远的凤凰山上,有一座佛教庙宇原起寺。这座始建于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的寺庙占地面积不大 ,依山就势,格局紧凑。院内有一座青龙宝塔,建于北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平面八角形,出檐七层,高17米,青砖仿木结构,制作精美,风吹玲动,悦耳叮咚。</p> <p class="ql-block">天台庵位于山西平顺县耽车乡王曲乡一座孤山上,始建于唐代,现仅存正殿和一通石碑。大殿造型奇特,屋檐强势向外伸延,檐角上翘,有欲腾飞之感。</p> <p class="ql-block">平顺县耽车乡石会村有一座大云禅院,又叫大云寺,规模较大,创建于五代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现存的山门、天王殿、三佛殿、东西厢房均为明清建筑风格,飞檐翘脊,榫卯相接,很有艺术价值。三圣殿里面墙壁上的五代彩绘,虽已破旧,仍然能看出高超的绘画技巧。很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位于山西长治路州区梁家庄村的观音堂小寺不大,却以悬塑彩雕闻名遐迩。60平方米的主殿观音殿,里面隐藏着881尊彩塑(现存593尊)。最大的约2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进得殿来,除了门窗和地面以外,满满的全是雕塑,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山石树木,楼阁亭榭衬托其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最令人惊奇的是把儒释道一众神仙,齐聚一堂,辅以祥云华盖,神兽花草,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看到这些400多年前的艺术精品,不能不让人叫绝赞叹!老叶感慨至极,说到:“只看此一处,便不虚此行。”真是庙小藏珍宝,地偏有奇闻。</p> <p class="ql-block">高平铁佛寺位于山西晋城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始建年代不详。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重建,铸造铁佛。小寺不大,在村子中间,就一个院落。正殿中塑有一佛二菩萨,两侧为二十四诸天神,扇面墙塑有观音,背后悬塑西游记的故事。雕塑高大,色彩鲜艳,轮廓张扬,表情夸张,细节表现丰富,局部装饰清晰,绝对是雕塑艺术精品。这种用铁丝为骨架,施以胶泥,塑造出形态各异的人物,涂上鲜艳的色彩,在国内还是很少见的。</p><p class="ql-block">铁佛寺的发现还有一个小故事:2010年清明节前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在山西野外考察写生,在高平米西村通过与老乡交流,找到了隐藏在古村中的小庙,里面的雕塑让这些搞艺术的师生十分震惊。于是,一座400多年的艺术宝库得以与世人相见。</p> <p class="ql-block">王莽岭地处黄土高原与中州平原断裂带最险要处,为典型的嶂石岩地貌,是八百里太行的景观代表。我们先是乘坐景区观光车沿着峭壁悬崖上的盘山路爬上山顶,极目远眺,群山耸翠,云雾缭绕。山上建有地质博物馆,可以了解到太行山的地貌和物产。再坐观光车到锡涯沟,一路上转弯抹角,穿过一段挂壁公路,路窄到只能容一辆车通行,完全是人工一锤一斧凿出来的。当观光车在悬崖边上急转弯时,游客不时发出惊叫。锡崖沟是一个小村落,有小河流过,青山绿水,景色不错。找一家小店吃碗凉粉,稍作休息,再乘观光车回到景区大门,已是下午两点多。</p> <p class="ql-block">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的洹河两岸,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可考的商代都城,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殷墟遗址规模宏大,有多处宫殿宗庙和王陵遗址,出土了大量甲骨文、青铜器等精美文物。我们首先来到了王陵遗址,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出土了大量文物,举世闻名的司母戊方鼎就在这里被发现。几处遗址已经被盖在房子里,人们在吹着空调的环境下,欣赏着被挖掘开的墓葬,另有一番意境。殷墟遗址有多处,因当天气温骤升到40度,影响了行程。</p> <p class="ql-block">建于2005年的殷墟博物馆呈鼎形,外观为青铜色,高大雄伟,肃穆庄严,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展览以“伟大的商文明”为主题,分三个部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文等文物近4000件,并带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和电子版说明。展厅恢宏,灯光明亮,装修考究,展品新奇。这绝对是一次最生动的历史课程,令人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安阳高陵,既曹操墓,位于河南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西高穴村,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2006年发现,2008年开始抢救性挖掘。曹操墓呈甲字形,是一座多室砖券墓,与汉魏王侯级的墓葬类似。据说,曹操是个很节俭的人,在“遗令”中有“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墓室内装饰简单,尽显俭朴。墓葬不做封土,不种树木。尽管如此,这座墓葬还是为研究汉魏历史及丧葬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金凤台在河北临漳县邺城,与铜雀台、冰景台并称邺城三台。是公元213年曹操在邺城西墙北部,以墙为基而建。金凤台历经隋、唐、宋、元诸朝,无多大变动。明代中期以后,冰井台全部、铜雀台大部被漳水冲没,只存有金凤台独存,人们将其误认为是铜雀台,相传至今。上面原有很多建筑,现只剩玉皇庙大殿等几处房屋。入园处建有曹操塑像一尊,周围还在建设中。</p> <p class="ql-block">邢台古称邢州,顺德府,有3500多年的建城史。邢台古城是黄河以北建城最早的古城,被誉为燕赵第一城。市里的古城公园,高大的城墙和秀美的角楼在夕阳的余晖下,熠熠闪光。公园里人们悠闲的散步,或唱歌跳舞,或赏花游戏,一派祥和景象。古城广场前有一座清风楼,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始建于唐宋年间,后经战乱损坏。现存的清风楼为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所建。广场前府前街已拓宽为商业街,路边仿古建筑色彩缤纷,各家店铺张灯结彩,招揽游客观光。古城充满了故事,由这些故事衍生出来的典故和成语有上百条,赋予了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古典风格的邢台市博物馆占地很大,有一个主馆和四个辅馆。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局部五层。馆内宽敞明亮,格局清雅大方,有展品一万余件,反映了邢台在各个历史时间段的发展和文明进程。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成就了燕赵人民勤劳勇敢的风格,成为中华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的一笔。另有敦煌莫高窟、古代墓葬等展览,丰富了展馆内容。</p> <p class="ql-block">在邢台博物馆对面,有一座很大的寺庙,叫开元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现在的格局是明代重修后的风格。从山门进入依次是天王殿、毗卢殿、观音殿、大雄宝殿、护国仁法堂、丈室等。所有建筑修缮一新,整洁明亮。寺院里香烟缭绕,花草吐芳,僧侣往来,游客熙攘。不愧是禅宗祖庭,华夏名刹,佛教圣地,中原净土。</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又称直隶总督部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区,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级衙署。原建筑始于元 ,明初为保定府衙。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经过大规模扩建后正式建立总督署,一直到清朝结束。总督署坐北朝南,分中、东、西三路,中路为衙署主体部分,由五进四合院组成,各院正房均在中轴线上,两侧配以耳房、厢房等。东西两路也多为四合院形式,是辅助用房。整个院落建筑保存完好,设施完备,各厅堂家具器物一应俱全,还配有蜡像用来还原当年的场景,使人身临其境,令人耳目一新。直隶总督署在180多年的时间里,共有74人99任次,其中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p> <p class="ql-block">四个人,一台车,用时不到半个月,行程两千多公里,围着南太行转了一圈,游览了大好河山,参观了几十处文化遗产,学习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品尝了很多当地特产,长了见识,开了眼界,饱了口福,锻炼了身体。最大的收获是度过了愉悦的时光,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老来何所事?旅游最适宜,调剂了生活,丰富了自己,但愿还有下次,下下次。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