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情感之家》第19期月刊如约而至,四月份向美篇平台选送的150篇候审作品,再次百分之百获得通过。在美友们的一片欢呼声中,我的一篇《(证书)走在成长的路上》——从“无精打采”的“被推荐”,到峰回路转获得了美友与平台双认可的经历,尤为庆幸。</p> <p class="ql-block"> 🌱 <b>大失所望</b>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写好《证书》专题文章,我构思酝酿了许久。先是查阅了历年证书资料,最终聚焦在了美篇范相关的证书;紧接着分门别类,确定了主次框架;然后开始动手创作,直至4月21月才完成发布。发布十分钟后,微信信息飘然而来:“恭喜你!《(证书)笑对成长》已被推荐!”未予加“精”的失望,让我的脑门顿时嗡嗡作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被推荐”的批语并非不熟悉,初入美篇时曾为此欢喜雀跃。但近两年在《情感之家》美友圈中,几乎皆是“精”,也有不少“双精”,“被推荐”早已鲜见。对于这样的结果,思想上完全没有准备。随后的两天,我意兴阑珊,既没去重读它,更没思考如何修改,索性暂搁一旁,待日后再作处理。</p> <p class="ql-block"> 🌱 <b>转机出现</b>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第三天,不曾想主持人微来信息,要我尽快修改。难道“被推荐”的文章也要修改?修改后可以加“精”吗?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关照”。作为写作新手的我,深知自己的功底尚浅,只会写些直白的“干货”,缺乏生动细腻的描述能力。不像兰考朱姐、张杨老师那样下笔如有神;丽华、锦瑟老师妙笔生花;竹雅清韵、极光老师等逻辑思维严密;还有许多老师的文采我都令我羡慕与崇拜。每次修改文章时,我常感困惑,因为正常情况下,凡所想到的,基本都已写出来了。这次要实现从“推荐”到“双精”的跨越,更觉犯难。但主持老师的意见必须认真对待。</p> <p class="ql-block"> 🌱 <b>认真修改</b>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症结才哪里?我不得不沉下心来,重新审视,老实修改。有道是“千金难买回头看,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阅读思考后,逐渐发现了三大症结:一是文思错乱。本想夹叙夹议,结果议论占了主体,文体变味了;既说“证书”宝贵,又暗自否定其价值;既肯定“证书”来之不易,又在字里行间贬低与嘲讽自身,令人哭笑不得。二是原标题《笑对成长》未能紧扣主题,不够贴切。三是重复表述和口语化过多。于是,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首先把标题改为了《走在成长的路上》,突出了成长主线;接着删除所有重复赘言,重塑文章结构,并将文字控制在1500以内。修改完毕提交之后,长吁一口气,顿觉如释重负,浑身轻松。</p> <p class="ql-block"> 🌱 <b>惊喜再现</b>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月的心境,如诗如画,温暖而不炽热的阳光,洒满大地。中旬伊始,更大的惊喜降临———我被主持人拉进了“四月美篇精选推荐交流群”。《(证书)走在成长的路上》再次进入老师们“全身体检”的程序。经历了这次学习提练的宝贵机会,也让我再次深深体会到:置身于“情感之家”美友圈,每一次的督促修改皆是淬炼,每一步的成长都是值得被记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