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诗意录 老有所寄

孙玉艳

<h3>  《家书写在微信里》<br> 玉眼看世界<br><br>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杜甫道出了家书的珍贵。而在当下这个信息飞速传递的时代,关老以微信为笺,十年如一日,将生活点滴化作洋洋洒洒的文字、灵动的诗篇、精美的图片,汇聚成一套三册的《家书·微信书》,演绎出了独属于自己的诗意生活,也诠释了新时代家书别样的珍贵与价值。<br>  这805页的纸本书,40余万字的篇幅,是时光最忠实的记录者。关老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经历,却用细腻的笔触,将每日的柴米油盐、四时风光、生活感悟一一收录其中。清晨的一缕阳光、傍晚的一抹晚霞,孙子孙女的一句童言稚语,家庭聚会的欢声笑语,都成为了他笔下鲜活的素材。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在他的描绘下,充满了生活的温度与诗意,让我们看到了生活最本真的美好模样。就像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关老在琐碎日常中寻得了诗意,也将这份诗意传递给了朋友圈的每一位友人。<br>  76首诗更是这套家书中璀璨的明珠。诗歌是情感最凝练的表达,关老用诗歌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深情、对人生的思考。或婉约含蓄,或豪迈洒脱,字里行间流淌着他丰富的内心世界。<br>  一首《念亲恩》则饱含深情:“岁月悠悠忆旧容,亲恩未敢半分慵。梦中常伴慈颜笑,醒后犹思养育功。”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诉说着对亲人的思念与感恩。悠悠岁月中,诗人常常回忆起亲人的面容,不敢忘却亲恩。即便在梦中,也常见亲人慈祥的笑容,醒来后更觉亲人养育之功的深厚。诗句情真意切,直抵人心,让我们看到关老对家人那份深沉而细腻的情感。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情,更成为了他与家人、友人沟通心灵的桥梁。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字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让人在品读中感受到诗意生活的魅力。<br> 456篇随笔和1236张图片,如同拼图一般,完整地勾勒出关老的生活画卷。随笔中,他分享着家庭艺术收藏品的前世今生,让我们领略到艺术之美与文化的传承;图片里,一张张笑脸、一处处风景,定格了无数美好的瞬间。这些内容不仅是关老个人生活的记录,更是一个家庭的成长史、一段时代的缩影。<br>  在微信朋友圈,关老的这些家书收获了无数点赞、关注与鼓励。这不仅是对他文字的认可,更是人们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今,年近八十的关老,在书写家书的过程中,实现了老有所乐。他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子孙善孝,成为了乐活族的典范。书写家书,让他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与意义,也让他的家庭更加紧密团结。<br>  这套《家书·微信书》,是关老十年时光的结晶,更是新时代家书的典范之作。它打破了传统家书的载体限制,用微信这一现代通讯工具,延续了家书承载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它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提醒着我们:诗意生活不在远方,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用心记录的每一个日常里。关老的家书,贵如金,不仅是因为它承载着满满的情感与回忆,更因为它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充满诗意、温暖而美好的生活方式。</h3> <h3> 关老日记:说幸福<br>  <br>人的幸福感不在于金钱多少,<br>地位多高,住房多大。<br><br>而在于内心的快乐,内心的淡定,<br>夫妇相扶相爱。<br><br>有可读之书,可视之物,<br>可食之食,可交之友!<br><br>  看我的長寿之辣果,<br>岂不是有快乐感,<br>幸福感?<br>  知足常乐啊!<br> 2024.3.11<br><br><br> 关老筆记:老翁呓语<br>            <br> 独斟独饮独思想,<br> 独看独乐独心往,<br> 醉意蒙蒙有独觉,<br> 梦中红辣无杂言,<br>劝君莫道日日好,<br>别在一夕或一朝,<br>今日有酒随心喝,<br>红果似花解愁眠,<br>人生难得活一场,<br>不争不论不枉焉!<br>……<br>   2024.2.2<br>   小年夜<br><br><br><br>     </h3> <h3> 关老日志筆记:伴儿<br><br><br>  伴,加上个儿为伴儿,觉得親切又美。<br>  伴儿,生于甲申(甲申年之印象始于郭沫若写了篇甲申年祭)猴年正月十二日,河南灵宝陽店乡磨头村人,正值抗日战争末期,小日本打倒灵宝,据讲呱呱落地不久的伴儿为躲日本,其母把她放到一个小窑洞内逃生!<br>  伴儿的父亲李氏于1959.年下半年得病,因医疗条件限制,不多日便撒手人寰,到了另一个世界。<br> 孤苦伶仃的母亲(趙氏)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艰难度日。远在大连解放军医院当院长的叔父得悉胞兄去世,很为悲痛,携夫人回到阔别20年的家乡哀悼!<br>  顾及到嫂子带3个孩子的艰难,可能也考虑到自己的孩子又小,他决心带侄女到大连。这样伴儿59年底就到大连叔父家生活,一边上学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弟妹。直至1964年驻大连的总字915部队(725所)招聘部分科研辅助人员,伴儿有幸进入单位工作。<br>  我是1963年到该部队,是个新兵,约1964年11月在食堂西侧开水房打水,碰到她,言语间的乡音,知道对方是家乡灵宝人,可想而知,几千里之外,他乡遇老乡,是多么好的心情!<br>都是年轻人,一来二往,久了,就有点那么个意思…<br>     和伴儿相认相知相恋于黄渤海之大连,结婚于洛阳,转眼金婚已过去几年,待几天就是她80寿生日,回顾伴儿这輩子,苦难又幸福。忆起伴儿一生,莫过于90年代我到海南岛出差,携她前往,期间在海南观音寺参观,一老者在她抽签时说,你相貌端庄,面相忠厚老实…至今我清晰地记得那2句金语。是得,伴儿几十年来相夫教子又育孫,其人品,时间已证明伴儿是个勤劳俭朴,胸怀宽广又厚道的一位中国好女人!<br>从上世纪44年(甲申猴年)到本世纪24年(甲辰尤年)整整八十年,八十年一揮间,时光如梭,祝愿伴儿一句:快快乐乐,健健康康活好每一天!<br>         2024.2.17<br>         甲辰龙年正月初八<br><br>​</h3> <h3>  在周王城广场地铁站一一A出口中央百货大楼前的台阶上,关老席地而坐打开手机让我看他最近在大连旅游的诗。并且一声声读着让我和同行往来的人们听。前边的万达广场正热闹'庆祝"六一"少年儿童节狂欢。<br>  在端午遇上六一节,有少年的欢乐也有老人的快乐。关老在此分享自己的微信日记写诗的快乐。</h3> <h3>艺术天地工作室 编辑<br><br>原创图文。 瑜艳<br><br>主题:端午诗意图<br><br>主编: 孙瑜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