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天过来贯埠一起过端午节吧,省得你们俩个人在家冷冷清清的,来我这儿人多热闹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姐的微信电话,让我恍然想起,后天就是端午节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从母亲走后,心心念念的那个家,便已然不存在了。原先,对我来说,总感觉母亲在——父亲早已在94年就离我们而去——家就在,无论在外漂泊多艰难,每隔一个月左右,我便会回到老家,既是看望母亲,也是重温那份港湾的温暖。哪怕是后来成了家,我也依然一如既往。</p> <p class="ql-block"> 一晃眼母亲也离开我十几个年头了。每年的端午节,我便感觉自己成了无根的漂萍,再也寻不回港湾的温暖。有时候或者忘了买艾草和菖蒲,或者甚至不愿买。那栋低矮的平房,装着我无限的往事,在岁月的深处日渐苍老。老屋的四周,疯长的草木,一如我的思念与痛。</p><p class="ql-block"> 姐的话,勾起了我许多的回忆,但我不能总沉浸在回忆中,让往事左右心绪,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才是我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应有的。</p> <p class="ql-block"> 5月31日早晨(端午节)七点,我开着车,和妻子前往几十里外的姐家。到姐家时,快八点,姐和姐夫正在大门口准备端午节的早餐。外甥和外甥女住县城,年轻人贪睡,到八点都还没起床,姐打电话催了两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端午节的早餐到将近九点才开始,放完爆竹,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喝酒的喝酒,喝饮料的喝饮料,颇显几分热闹。桌上摆放着十多个菜,绝大部分都是荤菜。农村人过重大的节日,都讲究菜品的丰盛,仿佛只有这样,才像个过节,生活才美美满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姐总要我们多吃菜,说尽可能吃完,要不过餐就不新鲜了。</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姐要我跟她去菜园看看,她知道我也喜欢种菜,这是从小起受母亲的影响。姐向我介绍着她的每一种菜,说这个是玉女黄瓜,网上买的种子,结的黄瓜多,个个圆实;说辣椒栽了几个品种,有线椒、尖椒、本地黄椒,只是有的栽种晚;说豆角本来长势良好,却因姐夫施肥不当,用多了复合肥,以致苗被烧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跟在姐身边,姐总有说不完的话,一如当年的母亲。姐总问我需不需要菜,要不摘些回去,说自己家种的菜,知根知底,吃着放心。小时候,我就喜欢跟着母亲去菜园,看母亲种菜,有时候也能帮母亲拔拔草。晚年的母亲,一个人住在老屋,颇受了孤单。每次我从学校回去看她,她脸上便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饭后,母亲总喜欢叫上我一同去菜园,我帮她挑东西,帮她锄地除草。陪在母亲身边,那种祥和温暖的感觉,可以洗去我在红尘中因人事带来的满身疲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饭后,我们准备回家,姐又忙着帮我们准备带回去的东西。有鸡、粽子、米糕、鸡蛋……她似乎恨不得要把她家里的东西都装进袋子里去,就像原先的母亲一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启动车子,姐就站在我的车窗门外,对我说:“到了家发一条信息来报平安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赶紧驾上档,踩下油门,让车子缓缓驶了出去,我怕被姐看到我脸上的神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透过后视镜,看到姐站在门口望着我离去的身影,愈来愈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突然,我的脑海里闪现出几个字——长姐如母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