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西藏还需要理由吗?青藏高原那么大那么美,怎么能走遍看够?开启我的第八次进藏之行,降落在贡嘎机场后选择租车前往山南,山南距离机场并不远,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还有高速公路,山南是藏文化发祥地,雅砻河谷蕴含着数不清的美丽和信仰。</p><p class="ql-block">对于很多人来说山南不像一个地名,更像一个方位,山南位于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奔流而过,形成宽阔平坦的河谷地带,雅砻河的大小支流亦在此汇聚。</p><p class="ql-block">“地方莫早于雅砻,农田莫早于泽当,藏王莫早于聂赤赞普,房屋莫早于雍布拉康。”这句当地流传的民谣道出了其中玄机:在西藏,A不是起点,C才是。今天,第二次来到藏C,迷人的山南。</p> <p class="ql-block">我的进藏搭子,我俩第五次一起到西藏了,对西藏山水人文无比的热爱让我俩一见如故,估计以后还会继续。</p> <p class="ql-block">去山南的曲乃高速。</p> <p class="ql-block">去山南的第一站是桑耶寺,很快下高速往桑耶镇方向,一路雅江河畔开满了紫色的砂石槐,砂石槐生长在雅鲁藏布江流域,海拔三千米以上,西藏印度不丹和尼泊尔都有,远远看去像浪漫的薰衣草…</p> <p class="ql-block">微微的小雨,紫色的砂石槐开得正旺,想到一句歌词:怒放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快到桑耶镇的路边,几座洁白神圣的佛塔矗立在石头山上,急忙停车,才知道这是西藏第一座佛塔松卡石塔。松卡石塔是唐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宗教价值和文物价值一样高。</p> <p class="ql-block">松卡石塔是与桑耶寺同时期的石雕建筑,包括大小不同五座石塔,均为整块巨石雕刻而成的。据说是印度密宗高僧寂护主持雕刻的,也有传说是莲花生大师为了显示神通从空中幻化而来,不管是传说还是事实,松卡石塔对研究吐蕃时期佛塔的造型艺术和建筑风格有较高的价值;同时石塔附近大量的摩崖造像有各个不同时期的风格,对研究西藏宗教刻石艺术也有参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而作为国宝文物,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松卡石塔就那样随意地默立在路边,以至于我虽然来过山南,却不知这些宝物,它那样凝望着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已经一千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佛塔都是整块石头雕刻的,多么难得啊。</p> <p class="ql-block">这座寺庙应该有人的,今天小雨蒙蒙,门锁着。</p> <p class="ql-block">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佛塔不太一样,感觉因材而刻,或许,在大师眼中,石头本来藏着佛塔。</p> <p class="ql-block">我来山南,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无意间的驻足,见到了高僧寂护主持修建的佛塔…</p> <p class="ql-block">应该是祈福的玛尼堆</p> <p class="ql-block">山南是个神奇的地方,吐蕃从这里走向兴盛。</p> <p class="ql-block">今日没有西藏特有的蓝天白云,广阔的天地仿佛温柔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一簇簇砂生槐开放在佛塔下,摩崖石刻下,和这里的一切相互陪伴着…</p> <p class="ql-block">到达山南的第二天是端午节,身在他乡,仪式感不能少,艾草煮了鸡蛋,买了红枣粽,铺上特地带的茶席,端午安康。</p> <p class="ql-block">住在桑耶寺旁边,一大早去往桑耶寺,预报有雨,结果是个大晴天,意外惊喜。桑耶寺的围墙全长1008米,象征佛教宇宙观中的“铁围山”,围墙上小塔数量为1028座,很多藏民一早就在转佛寺。</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桑耶寺,作为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太多的传说与历史,上一次太过匆忙,这次放慢脚步,用心感受。</p> <p class="ql-block">桑耶寺由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主持,印度高僧寂护和莲花生大师共同设计建造,历时12年于779年落成,桑耶寺最经典的一句话是“谁若看见桑耶寺,就能杜绝恶趣门!”,可见桑耶寺佛教圣地的重要性。桑耶寺的名字也与莲花生大师建寺传说相关。据记载,赤松德赞见莲花生掌中幻化的寺院模型时惊叹“桑耶”(意为“不可想象”),后寺院以此命名,并成为藏传佛教修行者净化业障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汉族的端午节正好在藏历的萨嘎月,是佛祖诞辰悟道涅槃的重要月,这个月煨桑祈福的特别多,我们也在乌孜大殿前煨桑。</p> <p class="ql-block">早晨吃剩的粽子也不能浪费,掰碎了喂小鸟。</p> <p class="ql-block">乌孜大殿象征须弥山,寺院按佛教宇宙观布局,周围四大殿代表四大部洲,八小殿象征八小洲,四色佛塔(白、红、绿、黑)对应释迦牟尼生平四大阶段,椭圆形围墙寓意铁围山。</p> <p class="ql-block">乌孜大殿门口立着著名的“桑耶兴佛证监碑”,碑文均为古代藏文,内容是公元779年赤松德赞为供养桑耶寺作出的盟誓。</p> <p class="ql-block">唐代的石刻狮子。</p> <p class="ql-block">石刻大象年代不知。</p> <p class="ql-block">大殿走廊的壁画特别精美绚烂,大殿底层采用藏族建筑形式,中层采用汉族建筑形式,上层采用印度建筑形式。各层的壁画和塑像也都按照各自不同的法式进行绘画和雕塑。这种藏、汉、印合壁的建筑格调,在建筑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所以有人据此又称桑耶寺为“三样寺”。</p> <p class="ql-block">朋友抓拍,恍惚间有种前世今生的感觉…我和玻璃中的“我”,默默对视。</p> <p class="ql-block">寺内是不许拍照的,登上二层平台,远眺四周…</p> <p class="ql-block">这是三层,透过周围的镂空窗棂,可以看到大殿四个角有四个颜色的佛塔。</p> <p class="ql-block">从主殿出来转代表四大洲的四座佛塔…</p> <p class="ql-block">桑耶寺还有佛学院…</p> <p class="ql-block">桑耶寺的每个角落都是美的,同时也充满了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在桑耶寺还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你生前来过桑耶寺,死后的灵魂就不会没有归处。所以,你看小朋友们也一定会跟着家人来的,他们的脑海里没有生死的概念,开心地邀请我合影。</p> <p class="ql-block">上次来桑耶寺也是和这个搭子,再次同游,我俩约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俩要走遍藏地。</p> <p class="ql-block">桑耶寺不远的地方有海木日神山,当我们去的时候下雨了,后来去青朴修行地时候天又放晴了,这座神山是当地人常来的朝拜的地方,在藏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神山。</p> <p class="ql-block">从桑耶寺开车不过二十分钟到了青朴修行地,青朴与桑耶寺共负盛名,藏族人认为到了桑耶寺而不去青朴,就等于未到桑耶。相传,青扑修行地的大山里曾有108座修行山洞、108座天葬台和108处神泉。</p> <p class="ql-block">青朴修行地海拔4300米,三面环山,山谷正南面敞开处正对着雅鲁藏布江的宽广河谷,观景非常有气势,寂护、莲花生等高僧大德先后在这里修行,留有众多圣迹。</p> <p class="ql-block">差不多从海拔4000米左右攀登到海拔4300米,有些辛苦,却义无反顾。</p> <p class="ql-block">有一只漂亮的山羊领着我们去了可以朝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是马头明王修行洞。</p> <p class="ql-block">有僧人背着东西上山。</p> <p class="ql-block">来青朴的藏民很多。</p> <p class="ql-block">高原登山虽然有点辛苦,但在这大美天地间,踏着修行者的足迹,行走的过程就是丢掉烦恼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在青朴修行地有段奇遇,一位来自阿坝地区的师傅登山太累准备放弃,看到汉族大姐还在坚持,决心也要坚持,汉族大姐本来走不动了,师傅鼓励一起走,就这样一路相随…</p> <p class="ql-block">阿坝的师傅拿着介绍青朴修行地的小册子问当地的师傅,我们要去的各个地方都在哪里,因为青朴修行地的圣迹太多了,需要慢慢找,不会藏语的汉族老大姐跟着蹭“导航”</p> <p class="ql-block">陡峭的修行地啊!</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看着远处的雅鲁藏布江,忘俗!</p> <p class="ql-block">汉族大姐和阿坝师傅感谢彼此的鼓励。</p> <p class="ql-block">难忘青朴之行!</p> <p class="ql-block">从青朴修行地下山后住在山南市区。山南,藏着多少西藏“第一” 。一路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在这里放缓了前进的脚步,和发源于雅拉香波山的雅砻河一起温养出平坦、肥沃的河谷。山南在历史上,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雅砻”。</p><p class="ql-block">雅砻河谷诞生了青藏高原上的诸多“第一”:第一位赞普(聂赤赞普)、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寺庙(桑耶寺)、佛堂(昌珠寺),甚至是第一片农田(索当)等。因此,山南也是公认的藏源。</p> <p class="ql-block">再次来到昌珠寺,上次到过的雍布拉康和索当就不准备去了,昌珠寺,西藏的第一座佛堂,文成公主进藏后松赞干布为她修建,不知那位16岁的少女在这里的日月在想些什么,昌珠寺有文成公主供奉的缂丝唐卡和乃东王后的供奉的珍珠唐卡,都是国宝,莲花生大师,米拉热巴尊者等也曾在此修行。</p> <p class="ql-block">萨嘎月,附近的藏民聚集在昌珠寺,念经祈祷也在这里野餐,他们的生活就在佛的身边。</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文成公主用过的盆,据说摸一摸做饭手艺就会增长,现在被玻璃罩着摸不着了,可见文成公主在藏民心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有个洞,大家都钻一钻,我也好奇钻一下脑袋,不知道啥意思。</p> <p class="ql-block">寺内不许拍照,我们外面拍一拍,实在是藏族的壁画和建筑都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和这位奶奶并排坐着休息时候,寺内的师傅送我们两个好吃的面饼,上次在这里师傅送我们苹果吃,好开心。</p> <p class="ql-block">一千多年的昌珠寺故事太多太多了,和跳动的酥油灯一样,加油就会一直亮,你想听就一直会有…</p> <p class="ql-block">山南,西藏的灵魂,这里既是仓央嘉措一生的起点,也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归处。被形容“不像在青藏高原”的藏源之城,值得所有人为它伫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