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四、赵树理笔下的“横岭村”</b></p><p class="ql-block">简单午餐过后行车不多时,就到了著名作家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故事地,左权县芹泉镇横岭村。</p><p class="ql-block">横岭村位于山西省左权县芹泉镇东部,距离县城45公里,四面环山,交通闭塞、资源匮乏贫困。</p> <p class="ql-block">《小二黑结婚》小说原型,源于1943年左权县横岭村民兵队长岳冬至与妇女主任智英贤因自由恋爱遭村民反对,岳冬至被殴打致死的案件。赵树理通过艺术加工,将悲剧改编为喜剧结局,冲破封建束缚,推动解放区婚姻制度的改革。</p> <p class="ql-block">学生时代就曾看过这本小说和电影,村民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这也是我特别想来此地看一看的初衷。</p><p class="ql-block">刚走进村口就看到”小二黑院”、"小芹院”等原型人物的旧居,大门都上着锁。</p> <p class="ql-block">最近几年,根据《小二黑结婚》原型地和抗战<span style="font-size:18px;">红色文化以及生态资源,横岭村建成中国连环画抗战主题展览馆、写生基地等文化设施,</span>成为山西省重要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村中为拍电视剧《太行奶娘》搭建的城门洞依然留存。</p> <p class="ql-block">探寻赵树理笔下《小二黑结婚》村落的旧貌,大致浏览绕了一圈,村内静谧悄然空无一人,只有骄阳高照与我们一行人为伴 ,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喧嚣。寂静之村,想必是在党的关怀下,政府落实扶贫政策,村民早已搬迁新址开启新生活了。</p> <p class="ql-block">回来后网上查找资料得知, 近年来左权县以“保住乡村、留住文化、发展产业”为目标,将横岭古村落民俗文化和抗战红色文化保留,于2018年后半年实施整村搬迁后形成“新村居住+旧村开发“模式,纳入左权县”百里画廊”文旅规划。</p> <p class="ql-block"><b>五、参观“八路军杨家庄兵工厂”</b></p><p class="ql-block">从横岭村西行了3公里,就到达“八路军杨家庄兵工厂”旧址。</p><p class="ql-block">杨家庄村有六百年历史的古村,具有典型太行民居的特色,兵工厂设在杨家庄自然村,建于1937年底,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在太行山区较早建立的兵工厂,有80余名技术工人 ,是八路军129师先遣纵队的炸弹厂,主要生产手榴弹、地雷、马尾弹等武器,在生产过程中有多名军工战士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付出宝贵的生命。</p><p class="ql-block">1939年隶属于军工三所,对外“高峪三所”。</p> <p class="ql-block">立在办公院门外两块古化石和宣传栏。</p> <p class="ql-block">兵工后代杨忠祥热情接待了我们,并讲述关于杨家庄村作为左权县32个脱贫攻坚整体搬迁村之事。</p><p class="ql-block">原定“兵工厂旧址也在拆除范围,面临着被拆除的重大危险,他们不遗余力,四处奔波呼吁才得以保留,然后又收集大量历史遗存实物,重现当年兵工厂生产兵器、枪械和民房院落……等。</p><p class="ql-block">真是不遗余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保住了军工文化,红色基因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紧接着又带领我们进入院子展览室内,深情激动地讲述了在抗战时期,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制造枪弹炸药等军工武器,源源不断支援前线的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屋内陈列着珍贵的图片,枪械、掷弹筒等物件。</p> <p class="ql-block">杨家庄兵工厂分布在村中9处院落中 : 分别为罗瑞卿、刘鼎旧居(1号院)、铸造房(2号院)、翻砂房(3号院)、彭德怀旧居(4号院)、指挥部(5号院)、资料室(6号院)、半成品库(7号院)、成品库(8号院)、组装处(9号院),院落中历史信息保存完整,建筑形制保持原有风貌。</p> <p class="ql-block">山西科技报高级记者孔晓暉,与杨家庄军工后代杨忠祥及村办人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根据行程安排时间紧迫,没能参观全部,匆匆告别了接待我们的杨忠祥先生。</p><p class="ql-block">我也是军工后代,有共通的情怀,以后有机会一定再来参观拜访。</p><p class="ql-block">祝愿他们能够继续保护和继承红色文化遗产,弘扬军工文化,伟大的军工精神代代相传 !</p> <p class="ql-block"><b>六、左权“母子山”风景</b></p> <p class="ql-block">从杨家庄村返程两公里,旅游巴士行驶在一条新盘山公路,途中遇铺路机正在往地面喷洒沥青铺油,不能通行,无奈只好返回重新走原来的老路直达山顶。</p><p class="ql-block">景区位置距左权县城30公里,于芹泉镇东北部,杨家庄北,东至横岭,西至拐儿。</p> <p class="ql-block">来到母子山景区,映入眼帘的只有数十米高的汉白玉慈母像,高高矗立在小石林样的山峰前。</p> <p class="ql-block">这尊汉白玉雕塑<span style="font-size:18px;">温润如凝脂,云鬓轻挽,低垂敛着新月般的慈柔,唇角微扬,在光影流转间泛着柔和的莹光。</span></p> <p class="ql-block">温和慈祥的面孔,恰似这份跨越千年的母爱,屹立母子山上。</p><p class="ql-block">“山如母、子相依”的自然人文意象,在纯净无瑕的汉白玉中永恒绽放。</p> <p class="ql-block">左权县位于太行山深处,原名辽县,为纪念在这里牺牲的左权将军改名为左权县,红色基因厚重。</p><p class="ql-block">我联想,母子山慈母雕塑也关联左权将军和其母的感人至深的事迹,而非一个具体的关于“山”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左权将军生于1905年湖南醴陵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他们兄弟姐妹。左权从小立志要改变悲惨的命运,便投身革命踏上了奋斗之路。然而,这一走便是与母亲的永别。</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25日,左权将军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掩护八路军总部突围时被日军炮弹击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其母长时间不知道儿子已捐躯的消息,直到1949年朱德指示部队派人去醴陵看望英雄的母亲并告知真相。老母亲虽然内心悲痛,但表现出极大的坚强与理解。</p> <p class="ql-block">纪念左权将军与母亲的深厚情感,犹如这母子山川般深沉而绵延的母子之情,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体现了革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景区项目在建中,资料显示母子山景区的规划建四园六区二线,即:</p><p class="ql-block">四园:<b>岳母园、孟母园、女娲园、妈祖园</b>(突出母爱文化主题)</p><p class="ql-block">六区:<b>宾馆服务区、药王庙文化区、太行购物区、红色旅游区、野营狩猎区、避暑山庄服务区</b></p><p class="ql-block">二线: <b>母爱文化主线和红色旅游栈道</b></p><p class="ql-block">宗旨是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带动周边村庄经济发展。</p> <p class="ql-block">母子山慈母雕像抢先过眼,一睹为快。</p><p class="ql-block">匆匆一览已是下午五点多了,带着许多收获,也夹杂些许遗憾,<span style="font-size:18px;">左权一日游六景就这样结束了。</span></p><p class="ql-block">迎着阳光踏上返程,下高速到达太原已是华灯初上时分。</p><p class="ql-block">(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