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上八点从郑州如家精品酒店出发,花上113元搭上顺风车,上午10点到达嵩山少林寺外围。门票是免费的,进寺坐电动游览车,每位25元。</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景区广场,石头上刻写着:少林文化,人类遗产。那可是江泽民同志的题词啊!</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地理位置优越,背依五乳峰,面对少室山,坐落于少室山阴的密林之中,故得名“少林寺”。寺内主要由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甘露台及分散的墓塔石刻等组成。</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以西15公里处的嵩山脚下,它东临郑州。西临洛阳。北边黄河。南靠颍水,嵩山雄伟险峻,气势磅礴,是中国五岳名山之一,嵩山的主体是分为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大部分,两山之间以少林河为界。太室山海拔1492米。少室山海拔1512米,太室山在东,少室山在西,太室山有5山36峰,少室山有9山36峰,各自有各自的山名和峰名。据说在南北朝时,天竺僧人菩提达摩到中国来,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所以得名“少林寺”,意为“深藏于少室山下密林中的寺院”。当我初来这里时,感觉这里人人都会武功,处处都是武校。我们的导游还交代我们:来这里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师”,对主持僧人应称其为“长老”或者“方丈”。忌直称为“出家人”,在寺庙游玩时还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或随便乱走。乱摸乱刻神像,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我的天那,感觉像回到了古代一样。忌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有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塔建筑少林寺塔林,唐朝少林十三棍僧勇救李世民,被李世民赐予天下第一名刹。佛教祖师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的发祥地,还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有“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称,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少林寺周边,自然景观同样令人陶醉。一条清澈的小溪穿行于石阶之间,两岸绿树成荫,层叠的岩石与古老的石桥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画面。在这里,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古代僧侣修行时的心境。</p> <p class="ql-block">穿过千年古柏的树影,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松香。我们直奔少林寺正门,抬头看山门牌匾上康熙帝御笔的"少林寺"三个金字,许多朝圣者正在广场上游荡休闲,松柏的清香和林间穿越带起的风声能让人瞬间清醒。</p> <p class="ql-block">常住院是少林寺的主体,是历代少林寺僧进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院内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布置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等建筑。两侧有钟鼓楼、东西禅堂、东西寮房、六祖殿、紧那罗殿、白衣殿、地藏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嵩山少林寺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佛教和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寺庙内的建筑群分布在山腰和山顶,共有七十二座建筑,占地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大雄宝殿,这是寺庙的主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大雄宝殿的建筑风格庄严肃穆,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少林女弟子杨婷婷前来拜见长老。</p> <p class="ql-block">少林女武僧。一女当关,万夫莫开。</p> <p class="ql-block">从隋唐到清末,少林寺与封建王朝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关系,也一直是名副其实的皇家寺院。如今,少林寺已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圣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参观。</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地上共铺有108朵莲花,进寺要踩着莲花走,能解除人生烦恼。</p> <p class="ql-block">少林药局是天下第一古刹嵩山少林寺于1217年创建的医疗机构,主要以为寺内众僧及周边百姓诊断治疗为主要事务。最初拥有治疗各病的秘方百余方,至民国时已有各种论医著述百万言,药方上千方,但由于佛门戒律极少外传。 公元 2000年4月,《少林武功医宗秘笈》珍藏本问世,其中包涵了少林寺29代方丈行正大和尚临终前流传下的少林医宗秘方。2004年,少林寺重新恢复少林药局建制,并公布千余方少林医宗秘方,随后推出了部分产品,均以"少林药局"为注册商标。</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为什么这么出名呢?有两个原因:就是“禅”和“武”。</p><p class="ql-block">第一,它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禅宗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的派别,它融合了中国本土的宗教和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内容而形成的,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禅”,就是安定、排除杂念的意思,禅宗的宗旨就是明心见性,四大皆空。尤其它提倡平常心,禅宗有句俗语:“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只要心中有佛,行、住、吃、坐、卧都是在修佛。平平淡淡也是真嘛!</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闻名于世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武术。大家都知道天下武术出少林。中国是武术的故乡,具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武术形成了南北两大派,内外两家,少林武术是被公认的武术正宗之一。看过《少林寺》这部电影的朋友都知道少林武僧武艺惊人,在一些武侠小说中也曾出现过少林派。那麽,少林寺是怎麽形成的呢?它和禅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禅宗主张静坐修心,坐得久了身体就会困乏。另外,当时少林寺建在深山密林丛中,经常有野兽出没,为了能够防身,强身健体,达摩就创造了一套体操,传授给弟子们。所以,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了少林盐,都会去打拳。喝了少林水,都会踢踢腿。”</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天王殿内,悬挂着清代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天下第一祖庭”匾额。天王殿前,有一株树龄达1500余年的银杏树,见证着少林寺的变迁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三美女结盟少林,少林寺新添女侠。</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古香古色,沉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 </p> <p class="ql-block">钟楼和鼓楼是少林寺“晨钟暮鼓”的载体。钟楼位于大雄宝殿东南侧,创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1928年毁于兵火。现在的钟楼是1994年在原址上重建的。该钟楼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四重檐十字歇山顶楼阁式建筑,通高27.51米,内部为三层楼阁。钟架上悬挂新铸铜钟一口,是仿照原钟楼内已毁的铁钟设计,高2米,口径1.7米,重一万三千斤。原铁钟铸于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重一万一千斤。</p> <p class="ql-block">鼓楼位于大雄宝殿西南侧,与钟楼对称。鼓楼始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历时四年完工。楼上原有藏经,后设轮式阅读藏经的转轮,因名“转轮藏”。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重修时,置巨鼓于楼上,改名“鼓楼”,与钟楼一起成为寺院“晨钟暮鼓”的场所。1928年,鼓楼原殿被军阀焚毁,仅存殿基、神龛基座及12根石柱。1996年重建鼓楼,1998年工程完工,同时放置新制巨鼓一面。</p> <p class="ql-block">少室山下,云蒸霞蔚,少林寺宏大的建筑群和苍翠的山林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神秘而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的历史源远流长,它见证了中国佛教的博大精深和文化的丰富多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的建筑和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武学、书法、绘画等多种元素,彰显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藏经阁又名法堂,位于大雄宝殿之后的中轴线上,为高僧讲经说法和贮存佛经典籍之所。现存《中华大藏经》《龙藏》《大正藏》《高丽藏》及其他典籍计数万册。据碑铭记载,此阁创建于元代至正(1341—1368年)年间。</p> <p class="ql-block">莲花石一路陪伴前行的路。</p> <p class="ql-block">殿内原供达摩面壁石、法器及包括明代大藏经在内的5000余卷佛经图籍等。1928年,该殿被石友三焚烧,殿内经卷、武术书籍、达摩影石等俱被毁,仅存殿基及墙体石柱14根。现藏经阁是依据毁前资料,于1992至1993年间在原址上重新设计建造的。该殿内神龛上现供1997年缅甸居士所赠送的重16.5吨、长7米的巨型白玉卧佛一尊。</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内的佛像栩栩如生,令人感受到佛教的神秘与崇高。在少林寺的庭院中,可以欣赏到各种珍稀的花草树木,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少林素斋是源自少林寺院、与禅宗文化深度交融的佛教饮食体系。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以深受唐太宗、武则天、忽必烈、康熙等帝王赞誉的"蟠龙宴""飞龙宴"为代表宴席 。遵循佛教戒律排除小五荤(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菩葱)采用山珍药材结合中医五行理论,形成"素菜荤做"的独特技艺,菜品呈现"鱼非鱼而胜似鱼,肉非肉而胜似肉"的仿生造型。现代传承中,通过旅游体验、研学活动等场景构建起禅修文化载体。</p> <p class="ql-block">除了欣赏美景,中午我们还品尝了地道的少林素斋。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包括绿色蔬菜炒菜、凉拌豆芽、红烧肉等,味道一般,且让人记忆深刻。六菜一汤,外加四碗饭,共花二百大洋,足以对付饥饿感。</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还有一座塔林,现存248座佛塔,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塔林之一,被誉为“古塔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山门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石牌坊,东石牌坊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额题“祖源谛本”四个大字,两侧刻有对联一幅,上联为“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下联为“心传言外,十方法教是祖元”。西石牌坊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书“跋陀开创”四字,牌坊东面额题刻“大乘胜地”,对联上为“心传古洞,严冬雪拥神光膝”,下为“面壁高峰,静夜风闻子晋笙”。牌坊西面题额为“嵩少禅林”,对联上为“双双玉井,碧澄冷浸千秋月”,下为“六六玄峰,翠耸光连万壑云”。少林寺山门正中的那块“少林寺”牌匾,为清代皇帝康熙所题写,字体朗正有力,彰显着少林寺作为皇家寺院的非凡之处。</p> <p class="ql-block">去了一趟少林,就学会拳打脚踢了?</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少林寺内的建筑及各种文化遗产,再步行至少林寺塔林中,不禁感慨万千。试想,昔日不知有多少高僧大德曾弘法于少林,造福一方百姓,泽被后世苍生,却难逃物是人非的更迭,终究成为历史,成为回忆。作为后世弟子,我们在秉承前人遗训的同时,更应保护好那些来之不易的文化遗产,以一颗“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去感召、去熏陶更多人勤修佛法,寻得自在、清静之境。</p> <p class="ql-block">晚上,又一次吃上了红烧黄河大鲤鱼,还是两年前在壶口瀑布边餐馆吃的味道。短暂的行程结束了,来回刚好十天,明天的这个时候,已经稳稳的坐在家里用餐了,可以放空思想、放弃许多包袱。比如:明天坐什么车(公共交通、出租、包车)?带不带行李?到哪里下车离景点近一点?明天中饭在哪里吃?明天晚上住哪里(并要考虑住的地方离景点尽可能近一点)?等等、等等......与行程相关的一切的一切,都放空了,真是愜意。怪不得旅游达人如是说:逃离自己待厌的地方,跑去别人待厌的地方折腾,这就是旅游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