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大涌 <p class="ql-block"> 最近,乌克兰用改装卡车长途投送无人机袭击俄机场的新闻,让我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用铁路客车长途投送比赛用信鸽的场景。当时我在宝成铁路位于秦岭山区的凤州站工作,家也安置在那里,那时我儿子才两岁多。</p><p class="ql-block">记得是1984年一个春天的上午,一列从成都方向开来的客车驶进凤州站。车刚停稳,车尾行李车的侧门便被打开,卸下十几箱信鸽。只见随车押运的人和接站的人并未将鸽子送往行李房,而是就地开箱将它们放飞了。 </p><p class="ql-block">经询问得知,这批信鸽是从四川征集来的参赛鸽。当时信鸽比赛盛行,凤州是固定的放飞点。只见那些灰羽信鸽扑棱棱振翅飞起,在群山环抱的小镇上空盘旋,寻找着归途。 </p><p class="ql-block">凤州当地的鸽友似乎早有准备,他们深谙‘裹挟’之道——趁外来信鸽尚未辨清方向,便放出自家鸽群,诱使它们跟随。一时间各色鸽子在空中交织盘旋,不多时,一些四川信鸽便随着本地鸽群落入了他人鸽舍。 </p> <p class="ql-block">我单位有位同事季LX,也是个养鸽人,那天他收获颇丰,还送给我家孩子四羽鸽子。 </p><p class="ql-block">我从未养过鸽子,但细细端详这几羽信鸽,确实格外精神、健硕。它们通体羽毛呈铁灰色,每一片飞羽都像精心打磨过的钢片,排列整齐,羽轴挺拔,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鸽子颈部的羽毛则闪烁着紫铜色的虹彩,随着光线变换,时而泛出翡翠般的绿晕。在它们翅膀内测盖着暗章,腿上套着赛鸽协会颁发的金属足环,上面镌刻着血统编号和“500公里赛程认证”——这是精英赛鸽的象征,证明着它们高贵的血统与骄人的战绩。</p><p class="ql-block">它们站立时身姿挺拔,身形如蓄势待发的箭,从喙尖到尾羽划出一道优雅的曲线。锐利的双眼明亮灵动,橙红的虹膜似灼热的琥珀。</p><p class="ql-block"><br></p> 我将这些鸽子圈养在笼中,它们成了儿子的好玩伴,儿子每日给它们撒谷喂水,乐此不疲。 <p class="ql-block">到了秋天回京探亲时,我们带上了它们,本打算送给父亲炖汤补进,谁知箱子一开,父亲双眼骤然发亮——原来他年轻时是个赛鸽迷,婚后因生计所迫,已几十年未碰鸽子了。 </p><p class="ql-block">他颤抖的手轻抚过鸽子的背羽,仿佛重逢旧友,喃喃道:“这哪能吃肉呀……”当夜便在院里搭起鸽棚,又娴熟地修剪鸽子的飞羽,这样既让鸽子能活动,又不致远飞。昏黄的灯光下,他弓身忙碌的身影,恍如三十年前那个追鸽少年。 </p><p class="ql-block">这些鸽子给我爸爸的晚年带来了无穷的快乐。</p><p class="ql-block">每日清晨,父亲总要先看望他的"老朋友",细心照料着它们,鸽子们则咕咕地回应,仿佛在和他对话。母亲为此没少埋怨我,说鸽粪弄脏了晾晒的衣裳。但看到父亲在鸽棚前露出的笑脸,最终也只能叹口气。</p><p class="ql-block">这些信鸽跨越千山万水,最终在我家安了家,仿佛是命运早已为父亲安排的一场重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本文作者的父亲(1984年)</p><p class="ql-block">本文所配歌曲是电影《古塔奇案》的插曲《秋水伊人》,也是我父亲生前最喜欢的歌曲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