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王存娥:枣烟村第一个女共产党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赵月娥精彩的故事,还萦绕在我的脑海。而王存娥出彩的人生,又徐徐拉开……电脑前的我,不禁在想一个问题,这些女性,是什么力量让她们平实而又不平凡?是什么精神在支撑起她们强大的内心世界,让她们勇往向前?让她们撑起了半边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当时积贫积弱、水深火热的生活处境,是惨遭日寇铁蹄的践踏与暴行,是我们国人不屈的革命意志与奋起抵抗的精神,是挺起民族脊梁的勇气与壮志,是干群一心、军民鱼水情的情结与力量,是我们伟大民族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酝酿了战争年代的抗战决心与必胜信心,也蕴育了黄土地上数不尽的英雄,造就了一方方红色沃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争呀,战争,永远是国人心中的伤痛。永远警告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武乡这片红色土地上,一样流传着数不尽的可歌可泣的优秀儿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4年3月的一天,一个女婴降生于李峪泉沟村。她,就是王存娥。自小天资聪颖,喜好读书。初小文化,在那个时候已经是很不简单了。转眼,她长成一个大姑娘。男大当婚,女大当嫁。1932年,她风风光光的嫁给了枣烟村的武虎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革命的烽火燃遍全国。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犯武乡后,觉醒的她投身抗日斗争,积极参加了妇救会。因为她有文化,便担任了枣烟村妇救会首任秘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0年,妇救会主任王四改生病后,她就成了合适的人选,挑起了妇救会主任这副重担。在担任妇救会主任期间,她的宣传口才,组织能力,领导艺术,工作效果都得到村民和领导赏识。同年10月由武全心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枣烟村第一个女共产党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不仅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敢作敢为,办事果断。而且面对各种矛盾与困难,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在枣烟村享有"女强人"的美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3年敌占蟠龙。游击队长魏名扬奉命进驻蟠龙镇,建立联络站,收集敌人活动情报。王存娥便与魏名扬假借夫妻身份,混进了蟠龙镇,找到了“老字号”饭馆老板表姐夫安效儒帮忙。安效儒与不少日伪军的中层人员相交甚好,这非常便于了解敌情。魏名扬给安效儒讲了形势,在安效儒答应下,王存娥又留下当了临时帮厨工。实际上是在作内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寒冬腊月,天寒地冻。一日,蟠龙镇叛徒安子良在安效儒饭馆订下几桌饭,想在腊月十六庆祝他的五十贺宴。王存娥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报告魏名扬。名扬找姜一、李甫堂、李尚春等人一起研究对策。并在那日带赵振旅、郝德胜、郝本文几位武功高强的骨干,化装成送粮、卖炭、卖菜的百姓进入蟠龙镇,又悄悄换上保安联防队服装,混进生日宴会场。将喝得酩酊大醉的安子良活捉。第二天一大早,安子良的人头便挂在了蟠龙镇的东门上,给了日伪军汉奸一个很大的震慑,为老百姓出了一口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转眼到了1944年。农历正月十三,王存娥又给魏名扬传出一条情报:伪军保安联防队有一名副大队长,有一次喝醉酒时,言语中流露出他不想当汉奸,又不知如何是好。魏名扬得知这好消息好,速速将这个情况向姜一、李甫堂、李尚春进行了汇报。他们精心策划后,决定由魏名扬带着王占熬三闹蟠龙镇,策反这位副大队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王存娥的巧妙安排下,当晚魏名扬和王占熬就在安效儒家里见到了这位有意投诚的人。“再不能替日本人做事,帮日本人残害自己的骨肉同胞啊。”魏名扬和王占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当前抗日斗争形势说起,最后谈到大汉奸安子良的下场,又说到解放蟠龙……,与这位副大队长促膝交谈了整整一夜。1944年2月17日,我八路军强大兵力在游击队、民兵自卫队、联防队密切配合下,向蟠龙镇的日伪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战斗打响后,这位副大队长带领30多名弟兄,暗地将西门打开,向十四团三营投诚,并给部队带路抄小路迅速占领了蟠龙镇上的高地——龙头山。日伪军被彻底击败,蟠龙回到人民的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存娥的形象,一下子在我的眼前高大起来。这哪里是一位朴实的农家妇女呀?她超人的胆识与智慧,坚定的忠诚与勇气,不屈的信念与精神,何止是我们女人中的佼佼者?须眉都汗颜几分!党的优秀品质,党的光辉形象,在她的身上体现的好一个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艰苦卓越的抗日战争年代里,她作为一个女人,没明没夜,起早贪黑,走家串户,雷厉风行,做广大妇女的工作,并身先士卒,带领广大妇女支前抗战,纺花织布,推碾滚磨,为八路军加工粮食,救护伤员,做军鞋、缝米袋,事事工作走在前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有关资料记载:1943年8月,游击队长魏名扬,又给她下达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要在20天内做好500双军鞋。时间短任务重,王存娥却二话不说,接过任务。她立即召开了全体妇女大会,讲明其任务的重大政治意义。接着把500双军鞋按照各家具体情况分别落实到人头上。为确保任务完成,动员全村13岁以上的妇女儿童和70岁以下的年老妇人,加入到这次做军鞋的运动。有的家庭为了完成任务,手巧的男人在晚上也抽出时间帮助妇女干活。就这样,各尽其能,全民上阵,提前5天保质保量完成了500双军鞋的艰巨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魏名扬连连叫好,还将此事汇报到韩北二区。区委书记籍世俭获悉后表示佩服,并在召开全区村干部会议上表扬了王存娥同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4年8月,王存娥还出席了武乡县委在大陌召开的劳模表彰会议,荣获“模范妇女干部”奖状一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因病离世,结束了她光辉而短暂的一生,在枣烟村竖起了一座优秀女共产党员的丰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