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日清晨7时30分,晨光微熹,薄雾未散,我们一行满怀期待地登上银灰色中巴车。车轮碾过柏油路的沙沙声中,窗外的城市街景渐次后退,取而代之的是层叠的青山与蜿蜒的乡野小路。三个多小时的车程里,车厢内时而响起轻松的交谈声,时而飘出对目的地的憧憬讨论,直到远处一抹绚丽的瓷色闯入视野。</p><p class="ql-block"> 转过最后一道山弯,贝山陶庄豁然展现在眼前。瞬间,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这座建筑宛如从陶瓷梦境中生长出来的艺术品,外墙由万千陶瓷碎片拼贴而成:青釉的温润、白瓷的素雅、彩釉的斑斓相互交织,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晕;镂空的瓷片组成繁复的花鸟纹窗棂,风过时发出清越的叮咚轻响;就连屋檐翘角,也缀满了形态各异的陶瓷构件,仿佛无数灵动的精灵栖息其上。我们不由自主地驻足凝视,目光被这陶瓷构筑的奇妙世界牢牢牵引,指尖几乎能触碰到千年陶艺文化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充满艺术气息的贝山陶庄,大家怀着对下一处美景的期待,再次乘车出发。沿着蜿蜒的道路前行,车窗外的风景如诗如画般掠过,不多时,便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十七孔桥。</p><p class="ql-block"> 这座十七孔桥,建筑于清乾隆年间,最初是作为三孔石桥横跨在泸江上,那宽约5米的石拱,宛如新月初绽,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后因河水泛滥等原因,在道光十九年又续建了十四孔,至此十七孔首尾相连,全长达到了148米,犹如长虹贯日,横跨在泸江与塌冲河双龙交汇之处,也因此得名“双龙桥”,成为了云南规模最大的多孔连拱桥。</p> <p class="ql-block"> 午后的阳光斜斜洒落,为大地镀上一层柔和的金纱。结束了十七孔桥的游览,我们怀揣着满心期待,乘车来到了被誉为“滇南大观园”的朱家花园。</p><p class="ql-block"> 一踏入这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民居建筑群,厚重的历史气息便扑面而来。灰白的砖墙巍峨耸立,飞檐翘角在碧空下勾勒出苍劲的线条,精美的木雕、石雕与彩绘镶嵌其间,尽显古朴典雅。</p><p class="ql-block"> 穿过层层递进的院落,四水归堂的布局规整有序,三十六天井星罗棋布,房屋两百余间错落有致。行走其中,仿佛穿越时光长廊,雕梁画栋上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门窗上的吉祥纹饰寓意深远,曲径通幽处,假山池沼相映成趣,亭台楼阁精巧别致。那既不失江南园林的婉约灵秀,又饱含皇家宅邸庄重华贵的独特气质,瞬间令人眼前一亮,仿佛置身于一座凝固的艺术殿堂,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往昔的辉煌,让人沉醉在这古宅深院的魅力之中,久久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 雄镇东南楼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县城东南部临安路东端,是建水古城东门城楼,也是东南西北四门中唯一幸存至今的城门楼。它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原名迎晖门,因比天安门早建成28年,且建筑风格类似,有“小天安门”之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