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童年游戏 遇见晋文化星光--中八班山西文化宣传月活动

秀子儿~

<p class="ql-block">  在华夏大地的版图上,有一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山西,它承载着千年历史与灿烂文化。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家乡的独特魅力,我们精心打造了“走进山西”文化课程,带领萌娃们从多维度探索山西,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p> 花样霸王鞭 识  霸王鞭 <p class="ql-block">  霸王鞭是流传于山西省榆社县境内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遍及全县,它集舞蹈、武术、体育于一身,以节奏明快,粗犷豪放,铿锵有力,欢乐祥和的独特风格和鲜明的群众体育性质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老师,霸王鞭怎么跳呢?有磕、打、挑、转、翻、荡、摇、摆、甩等多种动作,舞者手持霸王鞭,通过快速且有节奏地挥动鞭杆,敲击自己的手、臂、肩、脚等身体部位,动作节奏明快,粗犷豪放。</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尝试着和它做游戏</p> <p class="ql-block">  在排练的过程当中,孩子们对刚开始的大红公鸡毛腿腿这个曲子特别感兴趣,觉得很搞笑,带孩子们一起了解了他的歌词大意。同时里面还听到了不同乐器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带孩子们分辨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建构区为自己搭建一个演出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  根据花棍的特点,自己设计喜欢的花棍</p> <p class="ql-block">  花棍除了跳舞还能干什么?带孩子们一起探索花棍不一样的体能玩法</p> 演   霸王鞭 <p class="ql-block">  表演的服装结合地域文化、传统元素与舞蹈风格设计,既美观又便于动作施展,<span style="font-size:18px;">孩子们身着艳丽的服装大胆自信的表演</span>,象征着喜庆、热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山西榆社霸王鞭被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中,这也就意味着它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及传承价值,展现了山西人民的精神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跟随孩子们一起走进山西文化之旅吧!</p> 董光华作战区 <p class="ql-block">  董光华(1921 年 3 月 18 日—1940 年 3 月 7 日),原名董贻光,字叔华,化名董光,山西省万荣县皇甫乡前小淮村人,1937 年参加山西新军,1938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稷王山一带从事抗日政治宣传等工作,还发展党组织、参加游击队、创办“烘炉”壁报。</p><p class="ql-block"> 1940 年春节,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阎匪军抓捕。狱中遭酷刑逼供,如被吊在大槐树上绳抽鞭打、坐老虎凳子等,几次昏迷仍坚贞不屈,未吐露党组织信息,还写下“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夺”的绝笔。1940 年农历正月廿九,被敌人押到蝉峪河前湾杀害,年仅 19 岁,就义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p><p class="ql-block"> 1946 年,为纪念董光华烈士,经乡宁县党组织报请县委同意,将二区区政府所在地牛王庙改为“光华村”,其牺牲之地“蝉峪河前湾”改为“烈士湾”,现乡宁县光华镇即由此得名。其英雄事迹在乡宁大地广为传颂,还被改编为电影《永恒的光华》进行纪念和传承。</p> 在游戏中承红色精神 <p class="ql-block">  走进一段山西英雄董光华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光,让幼儿在动手操作实际体验中加深红色文化的记忆 ,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的氛围,传承山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宝贝们化身为勇敢的“小光华红军战士”扮演热心齐心的农家百姓,走进战地后援基地,体验军民协作,感受军民鱼水情。来到“小小英雄营”战争年代!这里是穿越时空的冒险基地,宝贝们将化身为勇敢的“小红军”和“小战士”,他们把先辈英勇无畏、爱国奉献的精神深深复刻,越高山,钻地道,用尽全力扔炮弹,激烈作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值得永远铭记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  在多次游戏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有的小朋友不会正确的使用枪支,分不清敌我,有一些安全隐患,比如手榴弹在投掷时有可能会使小朋友受伤、前方战士打仗的时后方的后勤团队的支持等等,每次的游戏结束,都会进行针对性的回顾和讨论。</p> <p class="ql-block">  后方基地,聚焦最具烟火气的实践现场,走进农家小院, 以军民后方补给,打造了以、炊事、劳作、纺织、传递体验为一体军民合作后方基地。在这里,有炊烟袅袅的小灶台,有妙趣横生的小石磨……</p> <p class="ql-block">  军民鱼水情 ,泥有趣,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成为了孩子们的佐料,以物代物唤醒游戏经验。自主拔菜,切菜,洗菜,形成食物制作小循环,剥玉米,砸核桃,挑麦仁,收鸡蛋,捕鱼……</p> <p class="ql-block">  巧手缝纫区——缝纫修补暖人心,缝制鞋垫,制作军用收背包。</p> <p class="ql-block">  作战指挥部——情报接收机游戏区里还藏着作战指挥部、情报密码破译处、电报接收器,滴滴答答的敲击声。军区训练场等,既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又能在角色扮演中培养爱国情怀与团队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生命救援线——战地小医生,在迷彩帐篷搭建的“战地医院”里,用玩具担架救助“伤员”,感受医者仁心。</p> <p class="ql-block">  通过体验红军战斗角色,幼儿能学习到红军战士的坚韧不拔、勇敢无畏、团结协作等品质。在模拟战斗情境中,幼儿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同时,他们也能在团队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合作,增强团队意识,让董光华红色的记忆、红色根脉得以传承,在幼儿的心中播下红色种子,我们将和幼儿一起,了解历史,铭记历史。传承时代接力棒,一起走好新长征!</p> <p class="ql-block">  幼儿通过角色的分工、材料的收集,农家小院游戏场的布置以及合作解决问题,做到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调关系确保游戏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分享了快乐,获得了满足。每次的活动结束,孩子们都要对自己的游戏进行反思,回顾,一同提升游戏经验。</p> 亮牌山西 晋宝奇幻谷·矿洞探险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北方的乌金之海中,山西的煤炭资源无疑举足轻重,是驱动华夏的能源之乡。</p> <p class="ql-block">  走进矿洞探险区,秒变“晋煤小矿工”!</p><p class="ql-block"> 头戴矿灯敲“煤炭”,矿道寻宝超刺激,</p><p class="ql-block"> 体验矿工日常,在趣味游戏中</p><p class="ql-block"> 读懂"黑色金子"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读懂山西煤炭文化,</p><p class="ql-block"> 传承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将太行大峡谷的壮美与山西煤炭文化巧妙融合,让孩子在攀爬奔跑中触摸三晋大地的脉搏,在角色扮演里传承劳动智慧,开启了自然与人文的交织的奇妙冒险。</p> 山西文创 <p class="ql-block">  山西晋北属高寒地带,人们在环炕的墙上涂“围子”,既能保护墙面,又能防止脏污衣物被褥,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炕围画,具有同样的实用功能。炕围画色彩鲜艳、构图饱满、刻画精细,其形式构成具有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美感,又有简繁对比、主从相映的丰富表现内涵,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反映了山西地区的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渗透了民间普通百姓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希冀。</p> <p class="ql-block">  黎侯虎起源于商周时期以虎为图腾的民俗,因山西黎城县古称黎侯国而得名,是当地古老文化的产物。在民间,当地给小孩“望满月”时会用黎侯虎,希望孩子像虎一样健壮,有“虎气”,能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用绘画、剪纸、粘贴、涂色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黎侯虎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布虎尾巴扫过晒着的黍米,</p><p class="ql-block">惊起的不仅是麻雀,</p><p class="ql-block">还有国家级非遗的绒毛里,</p><p class="ql-block">藏着的上古图腾密码。</p> <p class="ql-block">  煤油灯能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到过去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照明条件,了解到在没有电灯的时代,煤油灯是主要的照明工具,从而感受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它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接触煤油灯,幼儿可以传承和延续这种文化记忆,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晋侯鸟尊:其造型独特,融合了鸟与象的元素。幼儿可以认识到古代青铜器的造型艺术,了解到古代的图腾崇拜和文化寓意,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鸟尊的细节之处能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想象古人是如何制作出这样精美的器物。</p> 格木轮动创玩坊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晋步童行,跃见自主游戏区,从晋北塞外到晋中人文再到晋南根祖文化以幼儿自主搭建的游戏场景呈现,其布局与山西地图相契合,让孩子们在运动中领略千年晋韵。 </p> <p class="ql-block">  形态各异的车轮成为创意道具,孩子们通过推车竞速等活动,感知重量与平衡,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挑战自我,促进同伴间相互合作并使其不断成长。 </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游戏中成为真正的主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收获勇气、智慧与成长,让对文化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成为点亮探索之路的明灯,让游戏精神与创造力持续绽放。</p> 乡宁名片 <p class="ql-block">不打烊工地:</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搬砖搭瓦”中建构世界。</p><p class="ql-block"> 以“安全工地·创意建构”为核心,将建筑工地元素转化为可触摸、可操作的游戏场景。扭扭建构是运用长短不一的直板、弯板、圆片、连接器、螺丝螺帽等材料的自由组合拼接的游戏。通过搬运、搭建、角色扮演,培养空间认知、协作能力与工程思维,同时传递“劳动光荣”“安全第一”的生活认知。</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戴上安全帽、推着小推车运送“砖块”时,他们不仅在搭建物理的高楼,更在建构对世界的认知——原来“劳动”可以这么有趣,“合作”能创造更大的奇迹。幼儿园的“建构工地”,就是这样一个让梦想落地的地方,每一块“砖”,都在铺垫孩子未来的创造力基石。</p> 文旅打卡 <p class="ql-block">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老师带领小朋友一同了解山西的各个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用小手记录自己的旅游手册。</p> <p class="ql-block">  我的旅游手册</p> <p class="ql-block">画一画我去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搭一搭长长的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  吹一吹山西的风</p> <p class="ql-block">  三晋大地,表里山河,山西好风光,是自然与历史交织的雄浑交响,从自然的鬼斧神工,到历史的厚重深沉,山西好风光,等我们亲身去感受!</p> 一起恰饭 <p class="ql-block">  不到山西,不懂中国,到过山西,才知华夏。 五千年山西,一半在史书里,一半在烟火里。一起恰饭,在面食里感受蒸蒸日上。</p> 美食足迹 <p class="ql-block">  山西美食丰富多样</p><p class="ql-block"> 山西面食种类繁多,如刀削面、拉面、猫耳朵、莜面烤姥姥等。幼儿对厨师制作面食的过程感兴趣,看着面团在厨师手中变成各种形状,煮好后再配上美味的臊子,他们会乐于品尝,感受山西面食的独特口感。</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幼儿园利用粘土做一些山西的特色美食,能认识到山西美食背后的独特饮食文化,地域特色,民俗风情,丰富对不同食物的感知经验。</p> <p class="ql-block">  在家里,孩子们亲身感受面由面粉到面团再到各种面片面条,体验到了面食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  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实践操作,了解每种每种面食的制作工艺与特定的技法以及富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例如临汾牛肉丸子面、大同刀削面等。</p> <p class="ql-block">油糕裹着酥香,不烂子藏着谷韵,</p><p class="ql-block">凉粉、碗托泼洒酸辣豪情,</p><p class="ql-block">绿豆水摇曳着清凉,</p><p class="ql-block">漫过西瓜红瓤的甜润,</p><p class="ql-block">煮饼裹着蜜糖的温柔,太谷饼咬响时光。</p><p class="ql-block">师、幼、家一起</p><p class="ql-block">用味蕾丈量山西的厚度,</p><p class="ql-block">让欢笑浸润文化的根脉,</p><p class="ql-block">是舌尖上的晋韵长歌,</p><p class="ql-block">更是童心与传统的深情相拥,</p><p class="ql-block">在六一的灿烂里,</p><p class="ql-block">酿就最难忘的文化记忆!</p> 节气美食 <p class="ql-block">  山西有丰富的二十四节气美食文化,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p><p class="ql-block">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p><p class="ql-block"> 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将其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分,创造出了二十四节气,然后依着节气劳作、生产、生活。而二十四节气,也各有应时应令的食物,顺时而食,蕴含着对土地、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与敬畏。</p> <p class="ql-block">  老师带孩子们一起制作节气美食</p> <p class="ql-block">  这次走进山西的旅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的传递,我们将化作引航者,带着孩子们解锁更多藏在古建砖瓦、非遗技艺里的故事。愿这份从家乡土壤中生长出的热爱,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底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