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游览记(下)

WEI

<p class="ql-block">接上集</p><p class="ql-block">步入纪念馆,迎面而来的是一尊庄重的雕像,底座上镌刻着“李石曾”三个大字以及生卒年份。雕像背后悬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书“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落款处的姓名与印章为这幅作品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我伫立在此,仿佛能感受到李石曾先生当年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展示区的设计别具匠心。中央摆放着李石曾先生的雕像,旁边附有介绍牌匾,详细记录了他的生平事迹。两侧墙上挂满了历史照片与文字说明板,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在诉说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点滴故事。我仔细阅读着这些资料,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一角,一块牌匾吸引了我的目光。上面写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并附有英文翻译。简短的文字介绍让我对这场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深远影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驻足良久,心中感慨万千,为先辈们的智慧与勇气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还陈列着几本关于蒙达尔纪纪念馆的历史书籍,书名如“中国旅法勤工俭学”、“伟大的足迹”等,让人不禁想要深入了解那段历史。书旁附带的历史照片与文字说明,更是让我对那段岁月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华工杂志</p> <p class="ql-block">北京法文专修馆成立</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布里村段宗桂家南院内的一所留法勤工俭学学校旧址。这是一栋砖砌结构的建筑,部分墙壁和窗户依然保存完好。墙上挂着一段文字说明,详细介绍了这所学校的辉煌历史与重要用途。我站在老照片前,仿佛看到了当年学生们勤奋学习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老照片,保定育德中学旧址映入眼帘。学校大门及两侧柱子清晰可见,下方的文字提到该校曾在1917年至1920年间设有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我想象着当年学生们在这里学习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敬意。</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一个展区内,一组老照片记录了1913年5月30日第三班第二批检学生赴法国前合影的情景。照片中的青年们意气风发,他们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那段岁月的青春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法国马赛</p> <p class="ql-block">留法乘坐的邮轮</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的一块展示牌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写着关于李石参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文字介绍,并附有一份日期标注为“民国八年八月六日”的文件复印件。我认真阅读着这些内容,仿佛看到了李石曾先生为这场运动所付出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一角,一幅合影让我驻足良久。照片中,六位科学家站在楼梯上,神情庄重。照片下方的说明让我知道了他们分别是李石曾与严济慈等科学家。我为他们的学术成就感到骄傲,也为他们对国家的贡献感到自豪。</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还陈列着六幅黑白肖像照,展示了徐悲鸿、朱选、张竞生、林风眠、侯昌国及一位未标明姓名的人物形象。这些肖像照让我对这些历史人物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一幅历史照片中的集体合影让我印象深刻。照片显示一群穿着正式服装的人们站在一起拍照留念,他们表情庄重而严肃地面对镜头。背景板上方的文字介绍了相关的历史事件或活动详情以及时间节点——1924年的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五次代表大会后欢送周恩来归国的情景。我为这段历史感到自豪,也为先辈们的努力感到敬佩。</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一角,一张记录抗日战争中李石曾及其抗战演讲的照片让我驻足良久。照片中的家庭合影展示了他与家人及友人的亲密关系。我为李石曾先生的爱国情怀所感动。</p> <p class="ql-block">李石曾与家人</p> <p class="ql-block">走进纪念馆的室内展览空间,我被这里的布置所吸引。多个历史文物及资料板报,包括雕像、石碑等物品以及关于某个主题的文字介绍牌匾,布置在一个宽敞明亮的空间内。我仔细欣赏着这些展品,仿佛看到了那段岁月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南方班宿舍</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一块牌子上,我看到了关于布里留法工艺学校体育考试科目——运土篮的历史与规则的介绍。我为这段历史感到新奇,也为先辈们的智慧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的一处砖墙建筑入口处挂着一块标牌,写着“实习工厂”。门内有一条小狗站在门口,仿佛在欢迎着每一位参观者。我走进工厂内部,仿佛看到了当年学生们在这里实习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梅花桩,跳土坑</p> <p class="ql-block">实习工具设备</p> <p class="ql-block">实习工具设备</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一幅黑白照片中,我看到了一个工厂内部的情景。墙上的横幅上写着“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实习工厂”,墙上还有一句标语:“业精于勤”。画面中央几位工人正在操作机器或工具,他们的认真让我感受到了那段岁月的勤奋与努力。</p> <p class="ql-block">河北地质大学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实习工具</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一块木制牌匾上,我看到了“勤於精业”四个大字,并署名蔡元培。这四个字让我对先辈们的敬业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中国政法大学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实习工具</p> <p class="ql-block">实习工厂</p> <p class="ql-block">实习工厂</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一幅黑白合影中,我看到了“布里留法工艺实习学校”第一届毕业生的照片。背景中的建筑上方悬挂着该校校名牌匾,“Ecole Publique d’Industrie”的字样清晰可见。我为这些毕业生的成就感到骄傲,也为他们的努力感到敬佩。</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一座砖砌结构的老式厂房内,我看到了两尊雕塑,一男一女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传统手工业场景。周围绿植环绕,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手工业者的辛勤劳动场景。</p> <p class="ql-block">走过此门,来到后院</p> <p class="ql-block">水井</p> <p class="ql-block">墙上雕塑,李鸿藻</p> <p class="ql-block">墙上雕塑</p> <p class="ql-block">墙上雕塑,孙岳</p> <p class="ql-block">返回中院</p> <p class="ql-block">返回中院</p> <p class="ql-block">返回中院大门。</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个三进院。头道大门口南边民房拆了一大片,询问过往民众得知,要建停车场。我来时把车停在了头道大门口。</p><p class="ql-block">重视红色文化景点建设,是党和政府重要工作之一,我去过许多红色景点,展示的内容布置形式都非常好,对全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