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国仁的美篇

钟国仁

辅导知青考大学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辅导知青考大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九七七年,我国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南省在长沙县有个知青点,其中有些干部子弟,也有省科委的子弟。恢复高考,干部当然先知道,都想让自己的子弟去参加考试。想找几个老师去知青点辅导,可是一时也难找到。因经过文革,好多人对干部印象不好。后来决定在科委内部解决,任务落到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单位看我好说话,就要我去。其实叫我去辅导知青考大学,好比拿了黄牛做马骑。我已经十八年多没有接触中学课本了,也没有作过教学工作。但我感到,恢复高考,非常重要。此前我听说过英国二次大战时,大学两年没有招生,科技上和别的国家就有差距。我们国家,大学11年没有招生,差距就很大。旧中国我们落后,就老挨打,连小小的葡萄牙、小日本都欺负我们,如果不注意,可能又要回到老路上去。能早一点恢复高考,就可以早点缩小差距。如果我能为恢复高考助一臂之力,也是有意义的事。说到干部,我认为那时的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都是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即使有走资派,也是在有权决定方针政策的干部中。就算有个别干部有问题,也不应连累他们的子弟。此外,大庆人说,见困难就上,基于这些想法,我决定去当辅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按毛主席说的:不打无准备之仗。我借了一套中学课本,先在单位复习了差不多一个月才去。我到知青点后,先了解一下基本情况,我发现,知青的差距很大。年龄有的三十了,有的才十八、九岁;有的自己要学习,有的父母要他学;准备考理工、医农、文、史、哲的都有;不想参加高考的也有。我要他们推举一个负责人,有事好协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一会,负责人来找我, 我和他说,在数、理、化方面我有点特长,不要认为我什么都懂,离高考只有半年多了,也不能什么都讲。我可以向你们的领导建议,你们最近就少参加点劳动。我先花点时间,给你们复习一下数理化基本知识,然后,白天你们自习,有什么问题,就向我提出来,晚上我给你们解答,你们看行不行?他们也没有再好的方法,就按我的方法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花了五天时间,给他们讲数理化基本定理、定律、公式。我说这些内容,是基础知识的精髓,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些内容记住了,解题就熟能生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第第六天晚上,我给他们解答问题。有个知青,给我提了个数学题:有一队士兵,排了100米长,匀速前进。队尾有个传令兵,他要到队伍前头,传达一个命令,当他回到队尾时,部队前进了100米,问传令兵要走多远?他也是匀速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初听这道题,我也不是很有把握。我想能讲出来当然好,讲不好无非是他们换人来辅导,我可以回到单位干我的本行 ,心里也就不紧张。我仔细想,这个题目应该有实数解,我就边想边讲。我对他们说,对解这样的题,要分四步进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步,是设未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步,列方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步,简化方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四步,解方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通过四步,我给他们解了这道题,解的过程在此不细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解数学题,分步来考虑, 难题也会变得容易些。再有根据 高考评分原则 ,考生题目即使没有做出最终答案,你做对了几步,也会有几步的分数。如果不按步骤来,漫无边际去想 ,最后可能拿不到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注意到讲这个题目时,大家听得很认真,没有人说小话,没有人开小差,没有人干别的事。以后我讲课,先前没来听的人也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几何题问得比较多 ,对容易一点的,我只给他们提示一下,让他们自己做。他们自己实在做不出来,我再给他们讲。对难的题,我也分步骤给他们讲。为开拓他们的思路,有几种解法的题,就讲几种解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物理方面,力学、电学、光学问题比较多。我把力学运动方程、电磁理论做了细致的讲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化学方面,他们好多人都感到化学分子式记不清。我就告诉他们,怎样记元素的化学价,化学价知道了,分子式就容易列出。按化学价从低到高,我把元素排起来:氟氯溴碘氢,钾钠银汞金,氧硫钙镁钡,铁钴镍锰锌,…要求他们背下来。要他们记住 :从头开始是一价 ,从哪个元素开始是二价,从哪个元素开始是三价…,这样就能记住所有元素的化学价。如水的分子式,水是氢和氧的化合物,氢是一价,氧是二价,那么水的分子式就是H2O。即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而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他们的负责人对我说,你给我们讲了许多数理化的知识,对我们非常有益。大家希望你给我们讲点语文知识。我们都是文革中高中毕业,没有受到系统教育。您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相信您能给我们一些有用知识。我们好多人都感到,对一个作文题目,感到无从下手。你给我们讲讲写作文也行,我们不论考哪一类,都要考语文。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面对他们的恳切要求,我只有迎着困难上。我花了两整天时间,回忆一些语法知识、写作要点。才开始给他们讲语文。我说,写文章和讲话,都要遵守基本语法。首先,要避免重复啰嗦,鲁迅先生说,讲话、写文章重复啰嗦等于谋财害命。因为这样会浪费别人的时间。比如某某领导一上讲台就说:各位同志们,在没有解放以前…,连续两句话都是重复啰嗦话,“同志们”就包括所有听众,“解放前”表示共产党接管政权前,“在没有解放以前”时间观念反而不清楚,如果人家问你,“在没有解放以后”是什么时候 ?你怎么回答。三个字能表达的用了五至七个字,三十分钟可以讲完,你花了五十、七十分钟,你浪费听众的时间;如果这样写的文章出版,浪费排字工人的时间,浪费纸张,岂不是谋财害命?二是不能把词拆开用,比如有人把“对敌人专政”说成“专敌人的政” ,专政是一个词,不能拆开用。还有人把“提醒你”说成“给你提个醒”,一是啰嗦,二是如果你是对外国人说的,老外会有一串的问题:醒是什么东西?有多重?我提不提得起?如果太重,最好用車装,免得我提了太累。三是主语、谓语和宾语配答要正确。一个完整的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构成,它们之间一定要配搭好。比如“读大学”、“吃食堂”、“消灭贫困户”之类的说法(它们是动宾短语,也要配搭正确)严格说是錯误的,大学怎么读?食堂怎么吃?消灭贫困户,岂不是对贫困户惨无人道?工农兵这么说 ,我们可以谅解他们,有文化的人这么说 ,就不能原谅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上大学,在食堂就餐,帮助贫困户脱贫。四是正确区分“的、地、得”。“的”用法之一是用在代词后面,构成物主代词,如“你的”、“我的”。之二是用在名词、形容词后做定语,如“铁的纪律”、“美丽的姑娘”。“地”的用法是放在形容词后修饰它后面的动词,如“輕輕地放”、“狠狠地打”。“得”的用法之一是放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或结果,如“睡得香”、“冷得很”。之二是放在动词后,表示可以、能够,如“跳得高”、“站得稳”。特别要知道 “的”、“得”不能通用。例如,“敌人打的炮很好”和“敌人打得炮很好”,语法都没错,但意义不同,前者是指敌人的炮好,后者是指敌人打得炮这个行为好,如果用后面的句子,作者的立场就站在敌人一边去了,唯恐敌人打不得炮,就犯了政治错误。文革中,好多干部和文艺工作者,就因为这类错误,受到严厉的打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又给他们讲作文,我说要写好作文,首先要确立中心思想。以恢复高考为例,对恢复高考,你怎么想?如果你能想到,我国大学十一年没有招生,国家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恢复高考是好事,每年可为国家培养大量各类人才。旧中国落后,归根结底就是科学技术落后,国家非常虛弱,我们不能回到老路上去。现在恢复高考,国家又重新见到希望了。所以你忠心拥护恢复高考。这样你的文章起点就比较高。如果你只想到,恢复高考,对我是个机会,我要报考,考取了,我可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这样,起点就低了点。对任何题目,你如果能提升到党和国家利益方面考虑,或者帮助人、做好事、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作为中心思想,那都是好的,得分必然高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心思想确定后,要围绕中心思想选取题材,千万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下面你可以写你准备积极迎接考试,准备考哪一类,你有什么优势,有哪方面不足,要往哪方面下功夫。最后可以谈你的设想,最好的设想是一颗红心,两种打算 :考取了应该怎样做,没有录取又准备怎么样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给他们辅导五个月,离高考的时间已很近,他们的问题也越来越少,我们准备回单位了。知青点杀了一头猪,做了丰盛的菜,一方面表示对我的感谢,二来他们自己也补补身子,准备以旺盛的精力参加考试。后来听说长沙县知青点,录取比例比其它知青点大。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一是那些干部子弟,接受的遗传基因比较好;二是我五个月的辛勤劳动,算是没有白费。过了二十多年,网上有人又摆出了传令兵行程问题,说这是难倒二十多个大学生的数学题。我想有那么难吗?大概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