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镜头下的大美山西之五:乔家大院】

金钟之声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5日,我的山西之旅步入了第四天。早餐后,我便怀着满心的期待与憧憬,踏上了前往乔家大院的路途。这个地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观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时,就已悄然在我心中种下了好奇的种子,而后随着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它更是如同一幅神秘的画卷,在我的脑海里徐徐铺展,引得我无数次想要亲眼目睹它的真容。</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需穿过一条百米左右的商业街,左转就见到了“乔家大院”高高的牌楼。再往前走,已经望见了乔家大院,宛如一座巍峨的城堡静静地伫立在这片黄土地上。走近乔家大院,看到大门前巨大砖雕照壁,正面是巨大的“福”字,背面是百个不同的“寿”字,游客情不自禁的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坐西朝东,古朴而庄重。踏入这座大院,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达8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由6座大院、20进小院以及313间房屋巧妙组合而成,平面呈独特的“喜喜”字形布局,寓意吉祥,也彰显着乔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院四周高大厚实的堡墙,宛如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院内的一切,既保障了防御性,又赋予了这里极强的私密性。漫步其中,南北六院各具特色,每一处设计都精巧绝伦,变化万千。从院落的形式来看,四合院方正规整,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穿心院深邃幽静,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偏正套院错落有致,展现出别样的韵味;过庭院则连通各处,让整个建筑群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走进乔家大院,抬头望见正堂大门上方眺阁檐下的一幅“福种琅嬛”的匾额格外显眼。此匾是在光绪二十七年时,慈禧太后为褒奖乔家在她来山西时的慷慨资助和热情接待,亲自题写并令山西巡抚赐予乔家的,其意为福泽种于书香之地。它不仅赞美了乔家的家风家训,也隐喻乔家如琅嬛福地般人杰地灵。乔家大院的匾额很多,我无意对每块匾额进行考证,只有拍照将其保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抬头仰望屋顶,造型更是丰富多彩,不同的屋顶造型相互搭配,构成了一幅极具层次感的天际线。而门与窗的结构也多种多样,或雕花精美,或造型别致,每一扇门、每一扇窗,都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不仅集中展现了中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还巧妙地吸取了西洋式建筑的特点,中西合璧,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我穿梭在各个院落之间,抚摸着斑驳的砖墙,凝视着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仿佛能感受到当年乔家的繁荣昌盛,看到来来往往忙碌的身影,听到人们的欢声笑语。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诉说着乔家几代人的奋斗与辉煌,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行驶中的火车木雕。</p> <p class="ql-block">江南园林木雕。</p> <p class="ql-block">  时间似乎过得太快了,从乔家大院出来时已近十二点,导游选择了在牌楼房的饭店用午餐,然后要赶往五台山。虽然我对离开乔家大院有点依依不舍,但我的脚步却是快步捷走,我急忙赶到牌楼处去放飞无人机,趁团友们还未到前完成对乔家大院的航拍,把这座历经岁月洗礼的建筑永远留在我镜头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