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全新改建的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端午节刚过,我就迫不及待地前往参观。</p><p class="ql-block"> 该遗址是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及其王后的墓葬,完整保存着汉代最高葬制的 “梓宫、便房、黄肠题凑”体系。新馆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建筑设计遵循“整体保护”与“最小干预”原则,室内展厅完整呈现一号墓原貌,二号墓则通过硬质铺装技术在室外地面复原墓室结构,构建起室内外协同的立体展陈体系,体现了汉代礼制文明的核心内涵。开馆同时推出“勃碣都会 幽燕华章——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和“汉风轪华——马王堆生活艺术特展”两大展览,为公众呈现汉代文明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鎏金铜铺首。长24.6厘米,宽19.9厘米。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一号墓出土,铜质,鎏金。铺首为龙首造型,头戴博山冠,冠饰以神木灵草。双角竖起,角端分叉,下有双耳,以卷云纹装饰。它不仅给人一种狞历之美与无限的神秘感,而且集装饰与实用于一身,映射出西汉时期的文化风貌和社会风尚。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以其夸张与变形的独特艺术风格,展现了西汉时期的艺术特色,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黑漆陶壶。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一号墓出土</p><p class="ql-block">壶腹两侧对称贴塑一对模制铺首衔环,外髹黑漆,制作精良。</p> <p class="ql-block"> 螭虎纹玉佩。大堡台西汉广阳王陵二号基出土。白玉质。圆廓中间透雕一盘曲螭虎;圆廓边缘阴刻两园弦纹,中间横刻双弧形纹;圆廓顶部有一叶形穿孔,其下透雕两卷云状分又螭尾。以阴刻技法刻划螭虎的胶体细部,整体形象飞扬灵动。</p> <p class="ql-block"> 纹昭明铜镜。大葆台西汉广附王陵一号基出土。镜背刻铭文“内清质以明明,光辉象去平兮一日月。心忽而愿忠,然痛塞不泄而。“明明镜因“明明”二字而得名,流行于汉宣帝至新养时期。明明。即明亮之意。借镜质洁净光明为喻,说明忠君坚贞之志。</p> <p class="ql-block"> 凤首玉觿。长11.8~11.9厘米,宽2.4~2.5厘米,厚0.4~0.5厘米。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二号墓出士白玉质,色泽温润细腻。呈獠牙形,扁平细长。透雕回首风鸟,凤鸟身体弯曲,尾部尖锐如锥,以阴刻线条刻画眼晴、羽毛等细部,双面雕琢,雕工精巧,造型生动。玉觿是汉代常见的一种佩玉,通常成对出现,大小一致且造型纹饰相同。这一对玉熊,应为组玉佩中的饰件。佩觿代表一个人具有解决煉手问题的能力,有治烦决乱的寓意。因此,帝玉贵族们多爱佩戴玉觿,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治世之能。</p> <p class="ql-block"> 轩车骏马。金羁玉络的骏马、鎏金错彩的车辆,是身份显赫、王国强大的标识。广阳王陵出土的马车,为汉代诸侯王出行等级最高的“王青盖车”。驷马高车,盛装出行,千乘雷动,万骑龙趋,尽展广阳王的赫赫威仪。</p> <p class="ql-block"> 鸡血红缠丝玛瑙。长6.1厘米,宽4.6厘米,厚1.1厘米,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一号墓出土。</p><p class="ql-block">玛瑙经过精心琢磨,光滑平整,鸡血红花纹跃然其上,色彩鲜艳夺目。纹理丰富,白色、红色、褐色丝带交织缠绕,或宽如带,或细如丝,自然天成,美轮美奂,尽显其高贵典雅之韵。其坚硬的质地与绚丽的色彩交相辉映,深受西汉贵族阶层的喜爱与追捧。</p> <p class="ql-block"> 黄肠木。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一号墓出土</p><p class="ql-block">“黄肠”即黄心柏木。柏木便于加工,有香味、耐腐蚀。此处黄肠木经检测均为侧柏木芯,规格以长90、宽厚各为10厘米为主,亦有少量规格不一者。黄肠木开料规整平直,表面打磨光滑,部分黄肠木上还留有清晰的“十”字墨线,划线时应使用墨斗一类工具。还有些黄肠木改做它用,在其一端或两端的平面上,凿有极其规整的长方形眼,眼孔之平整,足证汉代钻孔技术已达较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 全新改建的展室大厅,确有西汉遗韵,古典浪漫。</p> <p class="ql-block"> 陶俑。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一号墓出土。</p><p class="ql-block">上身扁平,下身椭圆。分实心与空心两种。俑衣纹刻划简练,造型简单古朴。有脸涂白粉,墨绘眉、耳、口、鼻和胡须者,背部阴刻简练的衣纹、腰带。从活人殉葬制度到代替活人的木俑、陶俑的出现,直观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性的觉醒。</p> <p class="ql-block"> 彩绘云气纹陶钫。老山汉墓出土。盖与方口处施红彩,颈部至腹部施黑彩。颈部与腹部绘制云气纹。彩绘陶器,即在烧成的坯体上施加彩绘装饰的陶器,在盛行厚葬之风的汉代尤为流行,因色彩易脱落,难以保存,故显得更加珍贵。</p> <p class="ql-block"> 广阳王陵黄肠题凑严格遵循等级规制,从柏木枋选材到堆砌方式,均与文献记载及葬制规范高度契合,是西汉礼制体系在丧葬领域的直观体现,具有极强的身份标识性,唯有天子恩赐方可使用,深刻体现了西汉社会以宗法血缘为基础、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权力结构与等级秩序。</p> <p class="ql-block"> 玉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