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骑行滇池唯一出水河道螳螂川,磨磨蹭蹭终于在10:00点钟出门,按导航选择了距离最短的一条道路前往螳螂川起点海口川字闸。因要穿城而过,顺路去巡津街打卡。</p> <p class="ql-block">出了一环上滇池路少了许多红绿灯、行人、车辆比在城中心好骑很多,一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12:00到了西华街陈家饭店午餐。</p><p class="ql-block">沿途大丛大丛的三角梅盛开在路旁,甚是让人喜欢。</p> <p class="ql-block">14:20进入海口镇,穿大街过小巷终于来到了滇池唯一出水口川字闸。</p><p class="ql-block">元代,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将云南行政中心从大理迁至昆明。同时开始对昆明城水患进行整治在昆明东北,疏浚河道,引“邵甸九十九泉”入盘龙江;北边建松华坝闸;开凿金汁河,建水闸、涵洞水渠放水以灌溉农田;滇池下游开凿宝象河、马料河等6条人工河。其中最为重要是于滇池西南角,掘通滇池与螳螂川相连。使得滇池这个内陆湖泊,有了出水口。此后滇池水位大幅下降,从小西门潘家湾一直退到大观楼,并得良田万顷。</p><p class="ql-block">川字闸,就是座落于这个出水口上,是调节滇池水位的重要水利设施。它位于海口中滩村的海口河上,亦称白鹤桥。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是一座多孔石拱桥,全长约109米,拥有20个桥孔,桥面宽3米,18个桥墩每个高6米,宽4米。川字闸横跨由河心小岛分隔形成的三股河道之上,每个桥孔两侧桥墩设有沟渠,可启落木板为闸,分北闸、中闸、南闸,其中南闸最为雄伟。川字闸是桥闸合一的建筑,既能通人又能隔水,结构精巧复杂,是古代水利工程和水陆交通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沿螳螂川时而左岸,时而右岸顺流而下,16:00抵达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电站。电站由德国工程师设计并组织施工,于1909年(清光绪34年)7月开工,1912年(民国元年)5月28日发电。,安装了德国西门子电机机组,最初装机容量为480千瓦。后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等多个历史时期六次改扩建,至今已有111年的运行历史,被誉为活着的“水电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的村子里一户农家大门</p> <p class="ql-block">翠金寺旁的一条小溪及加盖后拱桥变平桥。</p> <p class="ql-block">途中</p> <p class="ql-block">电站内</p> <p class="ql-block">螳螂川在此来了个90度大转弯</p> <p class="ql-block">18:30到达今天目的地安宁温泉小镇,全程90公里。安顿好美美泡个温泉睡觉。</p>